分享

不对亲近的人发火,是一个人最高的教养

 艾子行水 2017-08-04
不对亲近的人发火,是一个人最高的教养X

  
一位法国作家曾说:“人和人之间,最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的地方,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
  人活一世,饱经社会与岁月的磨炼,没有亲近之人的关心与支持,难以欢笑着直面磨难。但我们收获了他们的善意,却往往忘记给予他们对等的礼遇。我们在外人面前毕恭毕敬、彬彬有礼,在他们面前却常常口无遮拦、肆无忌惮,让他们遭受了太多的烦扰和损害。
 在周星驰的电影《大内密探零零发》中,有一个颇有意思的情节。零零发因完全不懂武功,只会搞些离谱无用的小发明,而不受赏识重用。心中郁闷难以发泄的零零发回到家中,因为一些琐事,就和妻子大吵起来。
  妻子说:“谁得罪了你,你去把他骂回来!你不要拿我当出气筒!”零零发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回答说:“因为我跟你熟啊!”老婆觉得很无辜:“那我就活该倒霉呀?”零零发说:“不怕告诉你,没错!我就是拿你当出气筒!”
  因为熟,就可以把亲密的人当出气筒,可谓错误至极。但持有这种逻辑的人,在现实中却并不少。
  “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在亲近的人面前,我们感到安全,于是我们依仗着他们对我们的爱与关心,越发放肆,知道就算今天对他们恶言相向,明天也会被轻易地原谅。但是,不对亲近的人恶言相向,已是对于我们品格的最低要求。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哲理故事。
  有一个女孩在羽毛球馆里,发现两对夫妻正在混合双打。理所当然的搭配模式,自然是每一对夫妻搭配为一队。但有趣的是,夫妻二人“同一边”打球时,一遇失误,就开始互相指责对方,最后两人互相埋怨,竟然气得没法继续打下去。
  女孩见状,上前建议他们互换搭档,即让各自的太太到对方那边去,充当自己的对手。如此调换之后,两边打得兴高采烈,再无一丁点抱怨之辞。
  心理学家已经总结出一个公式:满意度,等于行为减去期望。
  我们总是对亲近的人太过苛刻。我们希望父母、伴侣、好朋友,成为我们肚子里的蛔虫,想我们之所想,急我们之所需,而且无所不能,无所不会。我们对他们不切实际的要求越多,换来的失望自然会越大。但我们,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