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普定西北部,与织金县接壤,海拔1500多米,在普定境内绵延20余公里的那芮大坡,其山脉走向自南向北延伸进入织金境内,西坡下的村寨叫肖家湾,与织金、六枝两县交界,当地就把这大坡西坡称为肖家大坡。肖家大坡在普定第二高峰喻家屯(海拔1800米)下,分散有碓窝井、张家坝、后箐三个自然村落47户人家,除了他们耕种的寨子周围那些窝地外,长的都是狼鸡(蕨类植物)和大约一米高的盖房子的茅草。我家就在肖家大坡西南面直线距离大约五公里的地方,从小就天天看到肖家大坡西面的四季变化。那时候大人们总是给我们讲肖家大坡的故事,让我记住那首民谣:“肖家大坡、肖家大坡。头在龙爪坡,尾在沙家河(今乌江上游三岔河马场段);谁要识得破,金银用马驮。” 在我参加工作之前从来就没有上去过,是大人们说:要是没有肖家大坡,粮食关(大人们把1960年大饥荒饿饭叫粮食关)不晓得要饿死多少人,那上面长的狼鸡根挖来打粉做粑粑吃充饥,救了好多人的命。这算是“粮食关”他们对肖家大坡宝贝的“识破”。总之,大人们讲的那些“粮食关”的东西,对于我没有感觉,记忆也不深刻,我真正有印象深刻的是每年的冬天,遇上干燥的年份,晚间肖家湾的人就去坡脚放火烧坡,站在我家房后的高处就能看到,非常的壮观,火龙在肖家大坡西面上尽情的舞动,一直要到坡上的植物全被烧光为止火龙才消失。第二年春天,野草又疯狂的生长起来,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我参加工作就在肖家大坡山脉尾部的沙家河边上的煤洞公社,普定境内的肖家大坡是煤洞公社管理的地盘,我到公社报道上班的第二个星期,公社陈书记就分配我和公社电影放映员杨家林到高坡大队的后箐去给那里的老百姓放电影《南征北战》。从公社所在地到后箐要走大约十公里山路,从肖家大坡半腰开始(由公社所在地至此是原来公社通过发工分各大队派社员修建的马车路),路在半腰高的茅草中,一直蜿蜒至后箐。后来公社安排我联系高坡大队,这条山路走的次数就多。我记得肖家大坡半腰以上是公社办的林场,栽种数百亩杉树,开的荒地种洋芋,修了一批土墙房子,据说曾经办了一个养殖场,用洋芋烤酒后的酒糟作饲料养猪,出栏后叫食品站供应全马场区干部改善生活。我与这些接触的时候,煤洞公社在肖家大坡的社办企业已经彻底的垮掉了:杉树“千年不长二寸半”,成材楸树被偷坎了,用洋芋烤酒的作坊已墙倒屋漏,养殖场空无一物。一九八四年我调离煤洞公社(乡)之后,就再也没有上去过了。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十六日,重华“天问禅茶”公司老板汪朝祥邀请我到肖家大坡去“赏茶”,他说他的公司在那里栽种了近五千亩朵贝茶。我听说朵贝茶栽种在肖家大坡,一是感到好奇,那种只长茅草,水浅地皮薄,地下满是硅酸盐矿石的地方也能栽种朵贝茶?成功了一定是一个奇迹;二是不相信,让我去欣赏那里的茅草秋色一定不错。抱着这样的心理,重游一次故地,算是周末的一种“休闲”体验。 入冬的天阴冷冷的,在飘飞的毛雨中,重华“天问禅茶”公司的越野车载着我和树平及他的职业经理,从县城直奔目的地。到了肖家大坡脚下,一辆拉沙的车坏了,堵住我们前行的路,我们只能下车徒步上山。我们沿三十年多前修建的路行走,步行约两公里,就进入肖家大坡上五千余亩规模的朵贝茶茶场。抬眼望去,青葱葱、绿油油,强烈的刺激着我的瞳孔,让我不能不聚焦在这呈梯状分布在肖家大坡上七沟八梁上面,这是一幅壮观的茶叶与七沟八梁组成的画卷。视野可以扫描,可没有大的广角镜头可以一次拍摄完整。我用微单,一层一层的定格。从下往上,又上到高处由上往下,抓拍每一片朵贝茶在肖家大坡七沟八梁一面坡上的精彩。这个季节不是采茶的时候,茶场工人们正在剪枝追肥和除草,不用我去导演,他们在不同区块的分布,是我拍摄和赏茶的最佳视点。 真的没有想到,重华“天问禅茶”公司花了四年多的时间,硬是把肖家大坡这“屙屎不生蛆”的地方打造成为“朵贝茶”的基地之一,让肖家大坡实现了当地民谣长期以来留给人们难以“识破”的愿望。肖家大坡确确实实被重华“识破”了,四年多的付出,如今这青葱葱、绿油油的朵贝茶带着重华开启了“金银用马驮”的旅程,重华也让肖家湾村及附近村民分享到朵贝茶在肖家大坡安家落户所产生的红利。 我们在茶场转了一圈之后,结束“赏茶”来到茶场总部,重华公司负责人向我们介绍茶场未来的发展:已经预定了一万株丹桂,对方已经取苗,近期就可以在茶场栽种。既丰富茶场的内容和色彩,又作为高档园林树木用苗基地。我借他的话题,建议公司根据这片朵贝茶呈阶梯分布,高差较大,茶场在七沟八梁的坡面上,景观价值很高,可以考虑收一些野桃种子,开春就栽种在每一块茶叶的地坎上,两年之后红红的桃花就开了;在不同区块的每一块茶叶地坎上扦插当地樱桃,两年后洁白的樱花也开了;在不同的区块插花栽种红枫,秋天“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规划先行,做“山地现代高效农业”的示范,打造安顺最具特色的“农业观光旅游”精品。让春天人们到茶场来赏花的同时体验采茶、炒茶的过程,之后坐下来品味硅酸盐地上生长出来的朵贝茶的清香与甘甜;夏天来茶场避暑,营销肖家大坡的与众不同的“清凉”;秋初丹桂飘香的时候来茶场,坐在飘香的桂花树下品味“天问禅茶”的妙悟;深秋来欣赏茶场里“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红枫。 如果通过专家论证我的“点子”可行,我想,重华公司对肖家大坡的“识破”就更进一层。在更进一步“识破”的过程中,再通过三至五年的实施和努力,有理由相信,“识破”肖家大坡的重华公司一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一人。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当年把丹桂栽种下去之后,长势喜人,鸡场坡镇政府为了支持重华公司的发展,主动对接发改、交通等部门,把上肖家大坡的公路扩建到坡顶后箐,方便重华公司开展现代山地茶旅一体化发展。第二年我再次上去时,看到的已经是桃李遍地,樱桃满坡,茶叶与水果相得益彰,丹桂与茶山相互点缀,茶旅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相信,再过三年,一个以朵贝茶为主的农业旅游观光体验综合体就会呈现在肖家大坡,喜迎八方宾客。 来晕啊:安顺日报 文/图 高守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