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张锐锋 阅读答案详解 (2012 高考语文山东卷)

 陌瀟 2017-08-04
详细如下: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山东卷) 解析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张锐锋

①我来到一个古老的村庄,帝舜耕作过的地方。从早上开始,我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一天的生活。

②鸡叫声是一天生活的起点。不到早上六点钟,鸡鸣响起,几千年来,这样的永不毁坏的大自然的钟表,精确无比。它总是将人的生活正点代入一个不朽的方程式,只是得出的答案日日常新。林一家人开始起床,林的老父亲年过古稀,照常起来做第一件事情:劈柴。锋利的斧头,在暗淡的天光里发出黑蓝的光,一个还未来得及被完全照亮的人的轮廓,用有点笨拙的姿势,预备一天的炊火之薪。斧头上下挥动,从高过头顶的地方,借取了这一高度上的自然能量,猛烈地越过空间。这一动作,这一被压缩了的短暂时间,以及啪的一声闷响,劈木开裂,舜的以前或舜的以后,从未改变。

③林的妻子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鸡栅,一群鸡涌到院子里。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漱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然后她开始拿起扫帚打扫庭院,就像每天洗脸一样,对生活的敬畏含于其中。村庄的独特声息渐渐大了起来,那种类似于琴瑟的音乐之声,优雅,古老,节奏鲜明。这与城市庞大、庞杂的噪音能量不同,它代表着清淡、恬淡、恬静的基本秩序。林和大儿子一起,到院外的柿树上采摘柿子。邻居们做各自的事情,狭窄街道旁边的一块空地上,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一切劳动几乎没有语言的参与,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交谈。然而,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

  ④秋天就要过去,天气仍很暖和。地里的活儿已经做完,再有一场雨,就可以把冬小麦种好,那时的庄稼人就可以享受一年中最安逸的季节了。林这些天的习惯性动作,就是仰望天空,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蓝。趁着这样的间隙,邻居开始盖房,林和妻儿前去帮工。他的老父亲则挑着柿子到河边的石头上晾晒,顺手用小刀将柿子皮削掉,以利于它的水分很快蒸发,以便在冬天贮存。河边的大石头献出了自己的平面,供老人坐下,他眯起眼睛发呆地望着远方。他在想什么?我们谁也不可能猜到。也许他所想的仅仅是眼前的一片蓝,天边的蓝。

⑤天很快就黑了下来。一天的光阴就像几千年的光阴,简单而迅忽。林的一家人陆续回到家中,林对着墙壁上挂着的日历,沉思了好久,好像想起了什么,又好像忘掉了什么,总之,他犹豫了一会儿,然后用老茧坚硬的大手,粗暴地撕下了一页。用大大的黑体字标着阿拉伯数字的日历,和造币厂刚刚印制的崭新纸币一样,挺括,坚韧,在黑夜到来前的最后时刻闪着光,它用每一个唯一的日子作为自己的防伪标志,一个日子根本不会与另一个日子混淆,只是在撕下它的一瞬,发出嗤的一声,尖锐,迅疾,刺激,不容置疑。一天的终结,多少年的终结,嗤的一声嘶裂。

⑥晚饭后才开了灯,一盏15瓦的灯泡,将并不明亮的光射向每一个角落,人们的脸庞现出明暗的分界,夸张的塑像都坐在小板凳上,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屏幕,在一片雪花斑点里推出了清晰度很差的人影,繁忙喧嚣的城市场景,豪华汽车和别墅,高架公路和人行天桥……奢华的生活只露出冰山一角,已经足够让人震惊。对于林一家人来说,电视剧中讲述的不过是一个传说,一个神话,和远去的舜的故事几无区别,甚至他们更相信后者。

⑦这个古老村落里的人们,几千年来恪守自己的寂静生活,按部就班,连步履也是那样从容、谨慎、不慌不忙,完全符合自然地悠悠节奏。但是其中仍然藏着神奇,平凡比非平凡可能更有价值,或者说,平凡乃是非平凡的极限。

(节选自《被时间决定的讲述》,有删改)

19.本文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何好处?(4分)

【答案】顺叙(以时间为线索)。与标题相呼应,使文章条理更加清晰(或“能更好地展现农村一天的生活场景”),暗示了千百年来农村的生活节奏。

20.如何理解文中画线部分的含意?(4分)

【答案】从劈柴的细节可以看出,农村劳动简单自然、平凡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这种生活千百年来一直不变。

21.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4分)

【答案】①形象生动。如“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漱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在精致的细节描写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鲜明生动。

②优美抒情。如“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运用多个抒情性意象,给人诗情画意之感。

③含蓄蕴藉。如“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语言含意丰富,从而具有了多重思想情感。

④简洁而细腻。如“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蓝”,语言简洁凝练,描写细腻。

(答出两点或类似意思,并分析得当,即可)

22.你认为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对生生不息的乡土文明和从容恬淡的劳作生活的敬重(或“赞叹”)。

②对奢华、喧嚣的城市文明的排斥和反感。

③对城市文明冲击乡村生活的现状深表担忧。

④对贫困落后的农村生活的同情。

(答出①或类似意思,分析得当,可给满分;答出②③④或类似意思,酌情给分)

与“被时间决定的讲述”张锐锋 阅读答案详解 (2012 高考语文山东卷) 的经典一题

精: 题目 张锐锋散文《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最佳解答: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我读阿兰·罗伯-格里耶

  一

  我不记得具体在什么时间看到阿兰·罗伯-格里耶的著作《橡皮》,但是可以断定大约是在80年代的某一天.因为我所购买的《橡皮》一书的版权页上表明了出版日期,我想可能在这本书出版不久,我就在新华书店的书架上可到了它,并决定将之买下.这一决定的意义在于,我从此喜欢上了阿兰·罗伯-格里耶,我认为,他是一位大师级的小说家,他改变了文学史上许多重要人物一直推崇的写作方法.实际上,真正的大师就是以推翻一切定论为己任.定论是别人的结论,大师必须有自己的结论.

  《橡皮》的序幕之前有一段引文:时间,自己决定一切,不由你作主,它就已提供了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段来自索福克勒斯的话,已经说明了一篇小说之所以要讲述一个特定故事的理由.多少年来,我一直认为,小说应该讲述有意义的故事,应该围绕意义盘旋,一切情节和细节都在意义的四周活动,知道这些意义被我们发现,并且理解.但是,《橡皮》不是这样,它似乎已经脱离了我们预约的原则,它背叛了阅读者的期待,它走向了我们不能接受的另一个方向.也就是说,阿兰·罗伯-格里耶毫不理会现实主义的约束,他不愿意因循守旧,盲目地跟随在别人之后,塑造又一些文学人物,并将其摆放到已经供奉了无数著名典型人物的殿堂里.他觉得,这种数量意义上的增加,对于文学的发展于事无补.

  这样,阿兰·罗伯-格里耶事实上已经放弃了塑造人物的努力,也就是说,在一个虚构的世界中,人物并不是那么重要,而事件本身的重要性可能超过人物.人在小说中不过是一些被偶然使用了的道具,他只是在事件线索所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他本身的条件并不比其他因素更为优越.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橡皮》选择了一个谋杀案作为叙述的对象,没有什么故事比一个扑溯迷离的谋杀案更具有刺激性,也没有什么故事比一个谋杀案更易于忽视人物形象的意义了,迄今为止,还没有什么侦探小说中的主人公,让我们感到他的个性存在,即使是成功的、受人青睐的福尔摩斯,在我们的印象中不过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物而已,除此之外,我们看不到他在小说中具有更多的深意.

  当然,《橡皮》选择了一个谋杀案作为叙事对象,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一个谋杀实施的过程中,充满了误差.它不仅为一个案件的线索提供了复杂性和理解的难度,还为讲述提供了更多悬念.不过,事实上,阿兰·罗伯-格里耶也不注重情节.情节在很多时候发挥作用,是因为其在事件中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讲述者看到了情节的表象性,因而,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一个谋杀案的周围,而不是它的中间.他只是讲述了一个政治经济学教授遭到暗杀的那一天所发生的事情,而它的背后却隐藏着更深的意图.一个案件实际上只是为了将这一案件的背景揭示出来.

  书名“橡皮”是一个极有象征意味的名字,它至少说明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事实可能是经过了修改的,一些真实的痕迹被“橡皮”擦去了,事实的连续性被破坏,一条完整的链条出现了断裂,这对我们的基于逻辑的认识形成威胁.或者,一个事实的破损,就是一个思想的破损,因为我们缺失了思想得以保持连贯性的依据.用《橡皮》中的叙述就是:“……不久之后,时间就再也不能主宰一切了.这一天所发生的一些事情——虽然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在错误与疑惑得围绕下,过一会儿就将开始活动,逐步损坏完美的布局,暗中使这儿或那儿发生时间颠倒、位移景动、境界混乱、形象歪曲,最后一步步地全部收场:呈现的是初冬的一天,杂乱无章、不知所向,既难以理解又骇人听闻.”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一些东西,很可能是一些关键的内容,被“橡皮”无情地擦去了.

  所以,一个侦探越是想弄清真相,就越是把事情办得更糟.结局是,应该死去的活了下来,本已经逃生的又一次陷入绝境,一场血腥的误杀成为时间答案的图解.阿兰·罗伯-格里耶在这里创造了一种新的讲述故事的方式,场景的不断重复,却以微小的细节作为时间的区分,正像赫拉克利特所说,人不可能两次涉足同一条河流.一条河流在时间中的改变,可能是微小的、不易被人察觉的,但是改变是绝对的.而且,这样的改变只有细心的人们才能够看到,也就是说,只有细心的人们才能窥视到时间的秘密.如果说,《橡皮》是一部侦探小说,也未必是不恰当的,因为它是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对一个事件在时间中展翅盘旋的奥秘做了小心翼翼的侦破.

  这里没有智力高超的福尔摩斯,没有料事如神的大侦探波罗,只有在一个个事件堆砌的迷宫中迷路的人们,事实的真相被它本身的力量推到了背后.以致于时间都搞乱了,连叙事者都难以逃脱被误置的事物的引导.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结果早已经出现了,答案早已经给出,迷路的人们却仍然走在岔路上.另一点就是,物质的外观永远真实,从来都显现得那样精制、可以说毫厘不爽.“他把铁栅门重新关上后,穿过沙砾铺地的圆形场地,走上四个台阶.他揿了一下电铃,立即听见远处响起了铃声.在上过清漆的橡木门中间,有一个长方形的窥视孔,上面镶着一扇小玻璃窗,一道花纹复杂的像装饰品一般的铁栅保护着这个窗子.这件装饰品有点像几枝交错在一起的花朵,由柔软的叶子衬托着……也可以说是几朵火焰……”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一切误差不是体现在物质的外观上,而是出现在人的判断中.物质总是以极其精确的方式存在着.

  在这样的讲述中,巴尔扎克的方法被丢弃了,人被四周的物质包裹起来,人们必须透过物质才能看见别人和自己.在阿兰·罗伯-格里耶看来,“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谬的,它存在着,如此而已.” 阿兰·罗伯-格里耶在从事写作之前,一直是一位农艺师,也许是大自然中植物的秘密行为,启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因病结束自己水果方面的研究,在从非洲返回法国的途中,在轮船上写下了《橡皮》.大海的重重波涛推动着他,每一个波浪似乎都是相似的,但是他的创作力量来自那不相似的事物中间.

  二

  阿兰·罗伯-格里耶是一位新小说作家,或者,是他创造了新小说.尽管法国的新小说派的名单上,可以找到一连串的名字,但是,阿兰·罗伯-格里耶永远排在最前列.没有哪一个作家可以取代他的位置,即使大名鼎鼎的、获得了诺贝尔奖的作家西蒙,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在新小说中,阿兰·罗伯-格里耶永远是最新的,他从来不喜欢旧的东西占据自己宝贵的橱窗.如果是一件古董,就应该送到博物馆阴暗的博物架上,并受到种种特殊措施的保护,而不应该一直毫无忌讳地待在明亮的玻璃后面.

  他在五十年代所写的《关于某些过时的定义》一文中,对批评家经常使用的陈旧词汇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清理.他为文坛上的保守主义思想感到愤怒.他甚至感到这种保守主义倾向实际上是想把文学退回到腐烂了的所谓传统价值上.他说:“……只要抬起头来,哪怕仅仅一次,看一眼树梢,就足以证实,一些新的枝条,绿色的,生机勃勃的,充满活力的,很久以来早已长大了.”他举出例证:“《尤利西斯》和《城堡》已经超过三十年了.《喧哗与骚动》的法文本的出版也已经有二十年了.许多其他作品随之而来.”于是,“人物”、“故事”、“形式与内容”等等评价小说的词语,在其内涵上已经发生了改变,或者,搬出这些破烂的概念,已经不能说明小说的价值了.因为,“小说显得在动摇,失去了它往日里最好的支撑.”而且,“讲述实实在在地成为了不可能.”

  在阿兰·罗伯-格里耶的小说集《快照集》中,一切都在为一个小小的发现做准备.传统的人物失去了个性特点,甚至连最简单的形象描绘都弃之不用.因为,这不重要.传统的故事方式也宣告结束,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一个赚取阅读者眼泪的故事,都不再出现.因为,这不重要.为什么不能让一个读者置身事外?为什么不让一个阅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思考的机会?为什么必须要求一个阅读者不顾一切地被一个个情节推动,以致于手不释卷、不得不一口气读完?这都是问题,必须解决的问题.《快照集》用几乎最短的篇幅,给出了阿兰·罗伯-格里耶的解决办法.

  比如说,在《方向错误》中,作者只是从大自然开始,到大自然结束.“雨水汇集在一个不太深的洼地中,大致呈现为直径约十来米的圆圈.周围,土地是黑色的,在树木又高又直的茎干之间,没有丝毫植物的痕迹.”这是阿兰·罗伯-格里耶一贯的讲述方式.人们开始注意事物的细微之处,阿兰·罗伯-格里耶已经为你提供了照相一样清晰的视野,并且,一个观察角度也放在那里.他接着告诉我们,“一个人物出现在了右方.”这个人物仅仅是一个人物,他可能是任何一个人.他甚至不代表他自己.因而,这个人的一切发现,具有了更为宽广的意义指向.“他漫步的目的就是这里.也许,在这一时刻,他发现自己迷了路?”然后,“他沿着走来时的原路走了”.

  这就是全部故事了.是不是还有比这更为简单的故事?一个模糊的人物,一个模糊的面孔,一个环境.这就够了.结局是,“场景又变得空空荡荡.左边,太阳始终还在原来的高度上,光芒一直未变.对面,笔直而又平滑的树干倒映在没有一丝涟漪的水面上,垂直于落日的光线.”一个人来了,又走了,但是对于这里的一切,毫发未变,一切好像没有发生.而对于那个迷路者来说,也许已经在迷途中发现了自己.也许,他的一切发现都是虚无,因为“强烈的逆光继续令他什么都看不清楚.”并且,他“始终一声不吭”.自然的所有存在,都是以一种神秘的暗示方式,呆在那里的.对于迷途的发现,可能来自一个最小的细节,即,“在他的脚边,并没有橡树叶子.”这意味着,作品中的人物的真正目的地原是和橡树叶子有关的地方.

  《舞台》一篇小说则同样充满了平淡而离奇的描叙.它同样只说一个人物,同样不知道这个人物是谁,当然,也没有知道的必要.这个人只是在舞台上思索,案上放着书和纸张,接着是一阵敲击木牌的声音从舞台的另一端传来,使人物的姿势发生了变化.同样的场景,人物由于不同的事物出现,呈现出不同的反应,姿势改变的幅度是很小的,必须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其中的差异.最后,我们发现,那位舞台上的人物,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他在接受着一个来自另一个地方的指令.这是一场演出?或者,这是一场排练?我们已经失去了演出与排练之间的区别,我们只是知道,在舞台上,所有人物从来不是他自己,而是别人,或者是别人的玩偶,他不存在,但他又必须呆在那里.还有一点,那就是,他必须重复别人告诉他的动作,重复说别人让他说的话,而且,他的每一次重复看起来都不相同,就在这不相同中,我们能够感到他依然是存在的.这是多么奇妙的悖论,但是,事实本身的确是这样.

  阿兰·罗伯-格里耶是一位具有创造力的优秀作家,他从来没想过自己所写的和以前的作家们所写的一样,或者,在同一条线路上比以前的作家们走得更远.不管是多么让人崇拜的作家,不管以前创造了多少经典,阿兰·罗伯-格里耶不会被迷惑,也不会被吓住.他没有仰望的习惯.他总是说,“连最没有定见的观察家,都不能以自由的眼光看他身边的世界.”或者说:“在小说原作中,作为情节支撑物的物体和动作彻底地消失了,而让位于它们的唯一意义:无人占据的椅子不再是别的,而只是一种缺席或一种等待,放在肩膀上的手,只是同情的标志,窗户上的栅栏条只表示外出不可能……它们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意义已经不能独占我们的注意力,它只是额外的条件……能触动我们的,能留在我们记忆中的,能成为基本因素而不至于减弱为模糊的定义的,正是动作本身,是物体,是移动和轮廓,形象突然间一下子(无意中)恢复了它们的现实.”

  三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之间,法国文学忽然迎来了陌生的海浪.它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冲决了早已筑好的堤坝,让习惯了传统作品的人们毫无心理准备.阿兰·罗伯-格里耶、米歇尔·比托尔、克洛德·西蒙等一些并不耀眼的名字一下子放出了异彩.可能,这注定是一个创造的年代,没有什么比创造出一样新的东西更让人心醉神迷.法国的文学评论家匆忙地为他们命名,将之称之为“新小说派”或“反传统小说派”.但是,阿兰·罗伯-格里耶很快就将这样的说法,列入了带有贬义性的传统批评的“一套语汇”.

  他说:“一旦一个作家拒绝陈旧的模式,试图铸就他自己特有的写作,他就会立即看到被贴上了先锋的标签.”实际上,阿兰·罗伯-格里耶不喜欢“反传统”这样的词,因为他认为,今天一个人走在前面,明天就会有很多人接受并采纳前一个人的方法.也就是说,只有传统的向前延伸,没有反传统.即使是“反传统”,也最终成为传统的一部分.

  但是,他还是认同了“新小说”的说法,并成为新小说的自觉的鼓吹者,也不遗余力地建构一系列关于新小说的理论.当然,这不是赞同一些理论家的说法,而是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是固执的,在1961年写就的《新小说,新人》一文中,他强调说:“我们的意愿是恰恰相反的.”那么,阿兰·罗伯-格里耶的小说创作事实上和别的“新小说”作家也大不相同.他对小说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也有着与别人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叙事方式以及不同的思想特征.

  他的创作特点,在《未来小说的一条道路》中做了阐明.尤其是,他在创作中受到了侦探物证的启发,并将之运用到自己的创作方式中.一个侦破的过程从哪里开始?首先是搜集物证、寻找线索.“丢弃在犯罪现场的物体,凝固在一张照片上的动作,被证人听到的一句话——一开始似乎总在召唤着一种解释,似乎只依据它们的使命存在于一个超越了它们的事件中.”在这样的情况下,理论渐渐现形,它是被拼凑起来的,一个聪明的侦探正是在这样的证据之间寻找合乎逻辑的事物之间的联系.

  事实是,阿兰·罗伯-格里耶正是依据这样的方法创作的,甚至,这样的方法已经成为他的很多小说遵循的一般公式.他还将侦探式的题材,纳入自己的创作视野,直接加以利用.《橡皮》是这样,另一部小说《反复》也是这样.即使在自己的一篇短篇小说《密室》中,也不忘运用侦探小说的材料,以便营造迷离惶惑的氛围.总之,阿兰·罗伯-格里耶不放过任何机会,来展示自己的侦探才能.可以说,他的每一次展示,都让我们感到眼花缭乱,都让我们感到新奇,当然,他也尽可能地每一次都给我们以新的东西,就像他从前研究的果树,每一个果实的外形都不一样,但是个个都浆汁饱满、果肉丰腴.

  很多时候,阿兰·罗伯-格里耶的侦探公式,都行之有效.不论哪一种题材,都可以套用这样的公式.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公式已经是一种写作思想的体现,就像牛顿或者爱因斯坦的某一个定律那样,具有普适性价值.无论是在他的长篇小说《橡皮》、《嫉妒》、《窥视者》、《反复》中,还是在他的精短小说中,这种由零乱、不清晰、模糊,到对现场的整理,直到一样事物现出端倪,几乎无处不在.所以,在阿兰·罗伯-格里耶的小说中,处处洋溢着一个行踪不定、神秘莫测的侦探的魅力,或者,他的小说还要求我们每一个试图阅读它的人,都成为一个侦探.这既是很有趣、也是一个有点过分的要求.当然我们中间必定会有人说,好吧,我愿意转到这样的迷宫里,并从中出来,这是一种智力经受考验后的纯洁享受.那么,阿兰·罗伯-格里耶会心一笑:他就是用自己的作品,寻找这样的阅读者.

  在《快照集》里,阿兰·罗伯-格里耶一直用一种警觉的目光,注视着物质的外形.这同样是一种侦探式的注视,不放过任何可疑的东西.《在地铁的走廊里》充分地反映了作者的意图.“一队人,一动不动,在铁灰色长扶梯的最低下,扶梯的阶梯,一级接着一级,露出在到达方向站台的水平上,又在一种润滑得很好的机械声音中,带着一种有些沉甸甸但同时又一颠一颠的匀称,一级一级地消失……”在这里,一队人和一个阶梯,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显然,人也变成了物的一部分,人与物,表现出在观察者眼中的平等感.是的,在一个案件中,物证和人证同样重要,它们都是其中线索的一部分,在一个逻辑系统中,它们占有同等的地位,有着同等的价值.

  在《自动门后面》一节中,“人群被挡在一道关闭的双重门后面,不能进入车站月台……一张张脸都凝固着,表情既不是气恼,也不是不耐烦,也不是期望.”它描述了一种等待中的状态,一种中性的状态,你很难说“人群”的具体形象.人一旦以群体的形式出现,个体就丧失了其特征.“整个系统油漆成暗绿色,每一面门扇上都有一个红色的长方形,几乎和门扇一样宽,上面写着大大的白字.只有这些文字的第一行——“自动门”,高于最后的那一排脑袋,它们把下面那一行文字档隔为一个个耳朵之间的分散字母.”自动门,实际上成为一个符号,一个阻隔的符号,这与它所表述的字面意义正好相反,这是一种很巧妙的隐喻,一种哲学隐喻:它指出了人类的一种状态、一种境况.在这样的状态、境况面前,一切等待者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习而不见.

  四

  “我想到了,我想到了,一本书往往对一种意义抱有何等的奢望,但是,假如它在宏大宽度上无所作为,这又是何等异常美妙啊.”阿兰·罗伯-格里耶曾引用罗贝尔·潘热的这段话作为《一种自我创造的小说》的开头.他认为一个作品的理想状态应该是,“每一页里,这些故事都在矛盾中编织并分解,在疑问中,在冒险的跳跃中,人们不是常常逃过难关,而是落入困境.”“表面上看来无头无尾的书”,也许是“异常美妙”的作品了.在20世纪50年代,阿兰·罗伯-格里耶几乎沉醉于新小说的理论中,他不遗余力地不断发表自己对小说的新见解,“一切都该重做”,阿兰·罗伯-格里耶从不回避自己的基本看法.

  曾经有一度时期,他对电影创作表现出极大兴趣.这是也许是因为,自己的许多主张,更易于在电影的动态过程中得以体现.50年代中期,阿兰·罗伯-格里耶在巴黎午夜出版社担任文学顾问,同时从事写作及电影创作.电影有着与小说不同的特点,它能够将画面不断转换并以一些形象巧妙地暗示事件的进展,本质上,它有着更为快速的叙事力,一件事情以几个回合的跳跃就可能通向终点.它可能比文字更简练,也更有概括力.

  也许,在电影创作中,阿兰·罗伯-格里耶更加坚信自己的创作理论的正确性,或者说,理论是无所谓正确不正确的,它只是一个作家的信条,一个关于写作的诺言.

与“被时间决定的讲述”张锐锋 阅读答案详解 (2012 高考语文山东卷) 的相似考点[共5道题]

1 题目 关于时间的句子(出自散文)

[优质解答]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是光阴错了流年,还是流年残了浮生?

轻轻的低诉,青春染指流年的悲情演绎.

落花流逝,那已经不是从前,已经回不去了.

我是否早已学会忘却?或者说我只是不知道有多久.

能冲刷一切的除了眼泪,就是时间,以时间来推移感情,时间越长,冲突越淡,仿佛不断稀释的茶.

捏一把指间阳光,伏耳聆听,那起起落落走走停停的过往会像一幕幕电影,随着音乐轻舞,最后悄然谢幕.

一切在过去中淡忘,过去在一切中重来.流年浅唱,记忆被瞬间遗忘,我的思念汇聚成河,流淌在天涯尽头…

有太多的改变,许多说过的“永远”努力想要去铭记的,最终都如沙粒般轻易的被时光的海浪打散,漂泊,许多锁住的时间,也并不是永恒,只是一种缅怀,一种祭奠.

2 题目 写英文,文章的时候,写信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啊2

[优质解答]

就以你的话为关键词在百度里搜,三个问题一样解答,求人不如求己.

3 题目 写英文,文章的时候,写信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啊3

[优质解答]

英语信件的种类比较多,有一般信件,邀请信,推荐信等.但几乎所有信件的格式都大同小异.书写英语信件要注意下面几点:

(一) 英语书信结构、书写款式及要求:

1.书信结构

英语书信结构一般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信封(envelope).英语的信封和中文的一样,有三部分组成,即发信人地址、收信人地址和邮票.只不过英语信封的格式除了邮票所贴的位置(信封的右上角)和中文的一样外,英语信封上要写的发信人和收信人的地址和中文的大不一样.发信人的地址应写在信封的左上角,收信人的地址应写在信封偏中右偏下处,

2)信头 (heading),即写发信人的地址和日期(右上角).

3)信内姓名地址 (inside address),即写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左上角).

4) 称呼 (salutation),即写对收信人的尊称(一般用Dear Mr.… ,; Dear Madam Helen,; Dear Miss…,; Dear John,; Dear Professor Smith,等).称呼直接写在收信人地址的正下方,中间空一至二行.称呼后面的标点一般只能用逗号.以上信头、信内姓名和地址三部分:

注:如果是相当熟悉和随便的朋友之间,因为彼此都知道对方的地址,故信头和信内的地址常常省略.

5)正文 (body),即信件内的主要内容.正文第一句句子一般和称呼之间空一至二行.

6)信尾客套语 (complimentary close),即写信人在信的右(或左)下角,写上表示自己对收

信人一种礼貌客气的谦称.一般有Sincerely,; Sincerely yours,; Yours sincerely,; Friendly

yours,; Truly yours,; Yours truly,; Cordially yours,; Yours cordially,等.

7)信尾签名 (signature),即亲笔签上写信人自己的姓名.如果是用打字机或电脑写的信,在写信人签名的上方,同样应该打上写信人的姓名.

除以上七个部分外,有时一些英语书信还包括:(1)附件 (Enclosure),以Enc.表示,如“附有.证明”应写为Enc…Certificate;(2)再启 (Postscript),以P.S.表示;(3)抄送件(Carbon Copy to…),以c.c.表示,说明一式多份抄送其他有关人员.这些都是次要的补充部分.P.S.主要在私人信件中使用,事务信件中应避免使用,以免造成写信人粗心大意的印象.Enc.和c.c.大都用在商贸信函中.

2.书写款式

英语书信的款式一般有两种:齐头式 (Block Style) 和折衷式 (Semi-Block Style).齐头式常常在商贸、官方以及一些正式的信件中使用,以显示信件内容的严肃性,真实性,

可靠性.而折衷式则显的比较随便,主要用于家人、朋友、私人之间来往的信件.如果两人之间不是第一次通信,相互比较了解,可以省略信内的双方地址.

以下分别介绍齐头式和折衷式信件两种款式.

A:齐头式信件款式:

注:用齐头式信件写信,其正文与称呼之间空一至二行.每段的第一句句子不需要空

格,但段与段之间需要空一至二行.齐头式信件的信尾客套话和签名可以有两种款式.第一种写在左下方,这是最常用也是最正式的.另外也可以写在右下方,这种形式则表示写信人与收信人之间的关系比较熟悉随便.下面是另一种齐头式信件的格式.

齐头式信件款式:

B:折衷式信件款式:

用折衷式书写信件,其正文与称呼之间空一至二行.第一段第一句的第一个单词必须在Dear称呼的直接下面.以后每段开头都要与第一段第一个字对齐.信尾的客套话和签名都写在右下方.朋友之间写信一般都使用折衷式,而且称呼与正文之间一般不空行.具体款式和要求参见后面的一些信件.

以下是一封折衷式信件.

3.信件书写要求:

写英语信件一般可以使用打字机、电脑,朋友之间比较随便的信件也可以用钢笔、圆珠笔甚至彩色笔,但不宜用铅笔.不管你用什么形式书写,一些重要的信件,签名处必须用深蓝色或黑色墨水笔签名.

二)各类常用信件

2)祝贺信

3)邀请信

4)一般信件

5)商业信件

6)求学信

7)出国留学推荐信 ( Recommendation Letter for Studying Abroad )

随着我国出国留学生日年增多一般,大部分学生需要在出国前让自己的老师、导师或领导写一份出国推荐信,从而可以在信中告知对方学校申请人的学历、能力、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情况.如果推荐信是写给对方某某人的,开头用 Dear… ,如果是写给对方单位或学校的,则开头可以用To whom it may concern,或To Whom It May Concern,(意为:有关负责人).

以下是一封出国留学推荐信:

4 题目 节约时间的英语文章

[优质解答]

A proverb says,"Time is money."

But in my opinion,time is even more precious than money.Why?Because when money is spent,we can earn it back.However,when time is gone,it will never return.This is the reason why we must value time.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the time for our study and work is unusually limited.Hence,even an hour is extremely precious.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our time to do useful things.As a student,I must make efforts to engage in my study so as to serve our nation and people in the future.But it is a pity that there.are a lot of people who do not know the importance of time.They do not realize that wasting time is equal to wasting a part of their valuable life.

In a word,we should form the good habit of saving time.Do not put off what can be done today till tomorrow.Laziness will not only bring us failure but also lead us to the road of poverty.

5 题目 表现时间过得很快的文章开头(写段描写)

[优质解答]

曾经这里满满的,以至于我无聊时还能看一看.每一次都难免觉得遗憾,毕竟那是我的,我一个人的.冬天好像又走近了一点,天气永远都那么奇怪,似是而非,变幻莫测,而我已经习以为常.虽然我不喜欢冬天的寒冷,但是我眷恋只有冬天才能带给我的那种安全的温暖感.我不晓得在原始时代,那些衣不裹体的人群里有没有前世我的灵魂附属的身体,如若真的存在过,那所幸的是,我对于那时寒冷的记忆并没延续至我的每一生.我那么相信轮回,我相信真的会有人在我离开现在这个身体的时候为我安排下一段的旅程.前世今生,当我呆在今生,所谓的前世,不过是我听说或者阅读或者猜测别人的故事,但我并不知道我会是那前世中的哪一人,那么多甲乙丙丁,我会是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