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缅甸黄龙玉”的宝石学特征及其归属

 靜蘆 2017-08-04


 

图1 “缅甸黄龙玉”多呈脉状产出,与绿玉髓产状相似(左侧为黄龙玉 ,右侧为绿玉髓)


1 “缅甸黄龙玉”基本特征


“缅甸黄龙玉”原生产出状态多为不规则的板状、片状,厚度不大,一般在3cm~10cm之间,两侧为粘土质物质,与绿玉髓的产出特征极为相似(图1)。颜色呈浅黄色至橙黄色,颜色分布均匀,但由表面至中心颜色逐渐变浅。“缅甸黄龙玉”结构均一、质地细腻,自然断面呈不平坦状,粗糙且不规则,可见细小颗粒状外观(图2)。


图 2 “缅甸黄龙玉”结构均一,自然断面粒状外观


成品多加工为挂件、珠子、戒面及小摆件等。颜色呈浅黄色至橙黄色,微透明至不透明,具有颜色均匀、鲜艳、饱和度高,光泽明亮,质地细腻等特点(图3、图4)。


图 3 “缅甸黄龙玉”手把件颜色均匀、饱和度高


图 4 “缅甸黄龙玉”挂件颜色鲜艳,光泽明亮,质地细腻


通过电子天平利用静水称重法测定其相对密度,以及利用折射仪测试其折射率,测得“缅甸黄龙玉”平均比重为2.63,折射率为1.53~1.54。测试样品如图5,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图 5 “缅甸黄龙玉”测试样品


表1 缅甸黄龙玉的比重与折射率


通过将“缅甸黄龙玉”样品切磨成薄片,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到样品的矿物成分、颗粒大小及结构构造等特征。镜下可见“缅甸黄龙玉”成分较均一,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含量大于98%,其次含有少量蛋白石及其他矿物(角闪石、云母、方解石等)。颗粒直径约为0.02mm~0.05mm,他形粒状结构,晶形大小均匀,晶粒结合较紧密,正交偏光下呈波状消光(图6)。另外,外来物质沿颗粒间隙浸入可呈现不规则黄色斑块,边缘可见一些结晶粗大的石英颗粒。


图 6 缅甸黄龙玉呈他形粒状结构,晶形大小均匀,晶粒结合较紧密 Q001正交偏光


图7 测试样品原石


2 “缅甸黄龙玉”与其他石英质玉石对比


为探讨“缅甸黄龙玉”的归属,文章还收集了石英岩玉、云南黄龙玉、玉髓、玛瑙和蛋白石等样品与其进行对比分析,样品如图7所示。


2.1 原石特征


石英岩玉多呈块状、条带状或脉状构造,粒状结构,参差状断口,自然断面颗粒感明显。云南黄龙玉原石呈块状、条带状或皮壳状构造等,并有山料和子料之分,质地随结晶程度不同而有差别,颗粒较粗的原石中自然断面有颗粒感(图8)。玉髓多呈块状、板状或脉状产出,肾状或葡萄状构造,结构均匀,质地细腻,自然断面无颗粒感(图9)。玛瑙多呈球状、不规则状或块状产出,条带状构造,质地细腻,断口无颗粒感;内部可有晶洞,外部一般有风化壳或包裹一层黏土物质。蛋白石为非晶质集合体,呈脉状、皮壳状、钟乳状等构造。


图8 云南黄龙玉原石呈块状构造,自然断面可见石英颗粒


图9 绿玉髓呈脉状产出,结构均匀,自然断面无颗粒感


“缅甸黄龙玉”与石英质玉石的原石特征对比如表2所示。从产出状态而言,云南黄龙玉原石呈块状或条带状构造,与石英岩产相似;而“缅甸黄龙玉”多呈脉状产出,与玉髓特征较相似。

 

表2石英质玉石的原石特征


2.2 颜色特征


石英岩以无色、绿色和灰色为主,还可有黄色、褐色、橙红色、白色、蓝色等颜色,颜色分布较均匀。云南黄龙玉颜色组合较丰富,除黄色为主外,还可有黄色、红色、白色、黑色、棕色、灰色等不同的混合色(图10),也可被外来物质浸染成“水草花”图案等(图11)。玉髓颜色种类主要为绿色、蓝色和黄色,可有红色、白色、紫色等,颜色色调单一,分布均匀。玛瑙颜色种类繁多,以灰色、白色、红色为主,及黄色、蓝色、绿色、紫色等,颜色呈同心圆状、条带状分布。玛瑙及玉髓都可有被外来物质浸染而呈的“水草花”“象形图纹”等图案。蛋白石可有黑色、白色、黄色、红色、绿色、蓝色等,颜色分布均匀,局部可有变彩效应。


图10 云南黄龙玉,多种颜色混合


图11 云南黄龙玉“水草花”图案


“缅甸黄龙玉”与石英质玉石的颜色特征对比如表3所示。一般来说,云南黄龙玉颜色丰富,除黄色调外,还可有红、白、棕色等混合色及变化万千的浸染图案;“缅甸黄龙玉”色调单一、分布均匀,与玉髓较相似。


 表3石英质玉石的颜色特征


2.3 显微组构特征


将9件石英质样品切磨成薄片,观察其显微组构特征并与“缅甸黄龙玉”比较。待观察样品为:Q001-浅黄色“缅甸黄龙玉”、Q002-黄色“缅甸黄龙玉”、Q003-棕黄色云南黄龙玉、Q004-浅棕色玛瑙、Q005-非洲南红玛瑙、Q006-无色石英晶体、Q007-无色石英岩、Q008浅绿色蛋白石、Q009-蓝色石英岩、Q010-蓝玉髓、Q011-蓝色玛瑙。观察结果如表4所示。

 

表4石英质玉石的显微组构特征


石英岩晶粒呈他形至自形粒状,直径约为0.030mm~0.150mm。整体呈粒状镶嵌结构,颗晶粒边界规则、形状大小相似,颗粒间隙较大,分布均匀,正交偏光下呈四明四暗消光(图12)。


图12 石英岩颗粒呈自形-他形粒状,镶嵌结构 Q007正交偏光


云南黄龙玉颗粒呈自形至他形粒状,直径约为0.050mm~0.100mm,粒度均一。呈粒状镶嵌结构,晶粒边界较规则,且颗粒间隙较大,石英晶粒在正交偏光下呈四明四暗消光(图13)。局部可被外来物质沿颗粒间隙浸染,颜色浓集较多的部分呈现“水草花”图案。


图13 云南黄龙玉颗粒呈他形粒状,镶嵌结构 Q003正交偏光


玉髓主要为纤维状-细粒状结构,细粒部分晶体颗粒较小,直径约为0.001mm~0.010mm(图14)。放大200倍观察可见细粒部分颗粒为他形粒状,颗粒间紧密结合,大小均匀,正交偏光下呈波状消光(图15)。纤维状结构为直径更小、定向排列的石英晶粒。


图14 玉髓细粒状部分颗粒较小Q010正交偏光


图15 玉髓细粒状部分呈他形粒状结构,颗粒紧密结合 Q010 正交偏光


玛瑙普遍呈放射状-纤维状-细粒状结构,内部可有晶洞。细粒部分颗粒为他形粒状结构,直径约为0.010mm~0.020mm,颗粒间紧密结合,晶粒分布无定向性,正交偏光下呈波状消光。放射状-纤维状部分为定向排列的石英晶粒,纤维状晶粒直径更小,约为0.001mm~0.010mm,正交偏光下均呈波状消光。玛瑙的放射状-纤维状-细粒状结构可层层生长形成特征的条带状结构(图16),或由中心向外呈放射状生长,形成“水立方”结构,且每个“水立方”圆内呈“十字形”消光。另外,非洲南红玛瑙中观察到大量红色点状物质,这可能是使其呈现红色的原因。


图16 玛瑙特征的条带状构造 Q005 正交偏光


蛋白石为非晶质体,呈现极其细微的胶体结构,局部结晶可见变彩效应。薄片周围可见大量典型的球形十字消光,中心为球形空心,十字形消光可随薄片转动而转动。


石英单晶体可见细晶化现象,其被亚晶界面分隔开成多边形微区域,正交偏光下石英颗粒呈许多消光位有微弱差异的、有规则界限的消光区,而在单偏光镜下仍是一个颗粒。


从显微组构特征来看,云南黄龙玉呈自形至他形粒状镶嵌结构,与石英岩特征相似;“缅甸黄龙玉”则呈他形粒状结构,晶粒分布均匀且结合紧密,在颗粒间的结合方式上与玉髓相似。云南黄龙玉晶体颗粒较大,属于石英岩区间,而“缅甸黄龙玉”的晶体颗粒大小更接近于玉髓。

 

3 “缅甸黄龙玉”的归属


根据对“缅甸黄龙玉”与不同种类二氧化硅质玉的对比分析可见:“缅甸黄龙玉”多呈脉状产出,结构均匀,质地细腻,颜色单一、鲜艳且饱和度高,与玉髓的特征极为相似。在显微组构特征中,“缅甸黄龙玉”在颗粒间的结合方式上与玉髓相似,且其晶体颗粒大小介于玉髓和石英岩之间,比云南黄龙玉细,更接近玉髓。综上所述,“缅甸黄龙玉”应当属于介于石英岩玉与玉髓之间的二氧化硅质玉石一类,特征上可划归为黄色玉髓种类,而不属于石英岩类的黄龙玉范畴。即可命名为“缅甸黄玉髓”,因其细腻的质地,鲜艳独特的黄色调,与黄龙玉相比,应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作者:磨鸿燕(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