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者收买士人为之服务的一种手段,但也确给出身贫寒的读书人一个晋身仕途的机会。历代状元多数是当时读书人中的佼佼者,他们的学识、书法也是非同一般。 下面是历代状元的书法真迹,佳作共赏: 1.吴鲁,清光绪十六年(1890)状元。 2.朱昌颐,道光丙戌一甲一名进士,状元。 3.夏同龢,光绪二十四年得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 4.梁国治,清乾隆十三年(1748)状元。 5.元朝秦不华,元代著名的书法家,元英宗至治元年状元。 6.朱之蕃,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状元,官至礼部右侍郎。 7.刘春霖,清光绪30年(1904年)甲辰科状元,亦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他在诗书画上均有极高的造诣,至今书法界仍有“大楷学颜(真卿)、小楷学刘(春霖)”之说。 8.赵秉忠,明朝万历26年(1598年)考中状元的试卷,上面有朱批“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 《新唐书·选举志》上写道:“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 由此可见,想考上状元除了学识渊博书法功底过硬,“体貌丰伟”的外形条件也十分重要,因此这些状元多半个顶个的高颜值。 小编只想说: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偏偏要拼才华,叫人情何以堪? 墨点字帖©整理发布 Thanks:) 用 心 练 字 的 人 都 在 这 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