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藩的太阳可以晒干爱美丽的衣裳?

 齐一摄现美 2017-08-04

何藩1933-2016)国际知名摄影家、电影演员及导演开创香港街头摄影先河的一代宗师。《阴影》 摄于1954年。201511月被拍出37.5万港元高价。


爱美丽   90后摄影师、策展人、演员。香港中文大学视觉文化研究硕士。《禁闭岛》摄于香港离岛。表达往前一步是天堂,退后一步是地狱。


很少在短时间内同时阅读二个影展。一个是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做的《何藩摄影作品展》。一个是深圳色界空间的《这个夏天 爱美丽》。


“东方布列松”何藩的奇妙,“爱美丽”的惊喜,本来这两个相差一个甲子,八杆子打不着的人,却让我这个沉默寡言的八卦佬欲言又止。


何藩自始至终只有一台机:Rolleiflex f 3.5双镜反光古董机,这是何藩唯一的一台相机。爱美丽也是只有一台全机械Leica-MP Classic。两人都以黑白为主,坚守对灰度的终极追求。有趣的是,两个相隔一个甲子的同行,竟然都是靓爆镜之人。还有,他和她都演过电影。



四十年前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一书中就断定:摄影最后会变成一种娱乐而不是作为艺术来实践,它是一种社会仪式,一种防御焦虑的方法,一种权力工具。摄影就是占有欲的常态表现并且不断强化这种关系。所以人类无可救赎地留在“柏拉图的洞穴里”自慰地娱乐致死。


何藩有两个世界:“黑白”和“色”。作为无可替代的“香港布列松“,他是黑白世界的主宰者。他将布列松“决定性瞬间”(the decisive moment)理论演绎得淋漓尽致。我最顶礼膜拜的《无题》正是何藩对此理论最完美的实践。尽管何藩后来在电影界出“色”至一骑绝尘,于我而言却无法与他的黑白世界相提并论。


爱美丽,年少却无轻狂。不急不躁。镜头语言轻曼地写着难能可贵的二个字:淡静。游走在黑白之间虽未游刃有余,但这种对摄影纯粹性的保卫,让我刮目相看:为了没有尽头的空白……


在乏文化年代玩摄影是一种无味的无奈,在泛视觉年代玩摄影是一种滥交的滥情,如果摄影将变成一种娱乐。


潘石屹说: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


何藩,一个甲子前的太阳,可以晒干爱美丽的衣裳?


1984 年,美国摄影家史蒂夫·麦凯瑞在巴基斯坦白沙瓦附近的难民营拍下了举世闻名的《绿眼睛姑娘》,感叹:没有第一,只有唯一。


史蒂夫在巴基斯坦拍摄的《绿眼睛的姑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