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四大年画乡之一天津杨柳青是什么情况?

 古今芳草任我赏 2017-08-05

现状:传承的艰难

在乾隆嘉庆年间,杨柳青镇年画的作坊有三百多家,从事年画的人有三千多人。现在有69家,但真正做年画的也就只有两家,杨柳青画社和霍家。

霍老先生告诉我:过去在年画社是很和谐的,画庄与画庄相互合作,是良性竞争,现在是劣性竞争。过去大家相互交流,如果我的画庄里出了好画便给别的画庄看;别的画庄出了好画也给我看,就能出更多的好东西。“所以人活着是一个德字,如果没有了德社会就完了,没有德了就是人吃人的恶果。就像过去有人摔了人必定有人扶,这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标准,而现在道德沦丧,所以会有偷工减料、利益为上的事。”如今,画社与画社之间的不合作,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以画社可以窥见社会的一面。

当问到年画现存的问题时,霍家儿媳妇颇为不平:“现在就是做假年画的太多了,把价格压得很低,使这些经过严格工序的年画价格上不去,与国画什么的价格差距太远。”老先生倒是很是明白:“年画的价值为什么没有一些国画或者其它画种动辄几万几十万一幅的价格高,其实在于年画是属于老百姓的,可以雅俗共赏,同样的题材可以做无数张,而另外一些画是属于小众的,每一幅画只有一张,是不可复制的艺术。”如今一张大一点的年画价格在两千左右,而一幅最小的《莲连有鱼》价格在两百左右,我想,这大概还是老百姓可以消费得起的,如若哪一天真的上万或者更高的价格,怕是这门民间工艺也失去了原本的使命吧!

老先生担忧的是,如今做木版的人已经基本没有了,木版是杨柳青年画区别于别的年画的特点之一,木版年画的木版技术肇始于唐宋以来的雕版技术,木版线条追求简炼流畅,刀随情走,极其生动,富于张力,印出画来,版味十足。版材最初使用杜梨木。杜梨为野生树种,生长缓慢,木质软硬适度,纹理细腻。可是如今在杨柳青会做版、愿意做版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对于年画的传承,老先生也无不担心:“儿子和儿媳妇都跟我学了,可找个徒弟却不容易,外边的世界诱惑太多,再加上这门手艺收入不高、比较单调,年轻人很难静下心来。徒弟不断来又不断离开,能坚持的没几个。”“传统文化的继承除了媒体应该呼吁之外,还要让小孩都知道,应该进入他们的教育里,潜移默化,才能普遍地被人们认识和接受。”

另外,传统节日渐渐被淡化,尤其是春节不再像从前般兴师动众,也让“年味”渐渐淡得可有可无,依附于“过年”而发展的年画自然也就得不到较好的发展。“传统节日的不被重视,像圣诞节、情人节,现在在中国这么受到重视,而传统节日反倒日渐冷清。以前过年要用两个月的时间,每一天吃什么做什么都有讲究。每个节日都自己的来源、文化和风俗习惯,哪是外国那些一两天就过完的节日可以相提并论的。我并不是说外国节日不好,但一定得保护好自己的传统,如果我们自己的文化丢失了,那还怎么立足!像日本,对传统就是非常敬畏,而中国一直在随着朝代不停地变,不停地变,最终将有很深的文化底蕴的东西丢掉了!”老先生说到这里是有些义愤填膺。

同是天津人又致力于研究天津民俗文化的冯骥才曾经说过:“年是一个太美好的节日了,春节的文化又是一种让人难以割舍的国人文化情结,将春节申遗,如果成功了其意义将非常重大,表明它得到世界的公认,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文化贡献,。同时全世界就会更加重视这一重要的节日文化,从春节了解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道德准则、价值观,认识我们究竟是怎样一个民族。”“有了集体记忆,节日才可以传承。培养节日文化情怀,必须从孩子们开始。如果他们没有这样的文化成长氛围,只是每天面对着电脑,我们的节日建设是不可能的。”

集体记忆,在现代化的冲击之下,下一代更下一代的集体记忆怕是再也离不开科技了。

在从画社到老先生家的途中,老先生指着一片还蛮新的楼房,无不遗憾地说:“原来这一带都是作坊,可是最后都建了房屋,我当时很反对,但没有用。现在到杨柳青来看,已经见不到留下来的作坊,房子建得再怎么好,都不再有那个味道了,跟哪里都一样。以前我们前院是画廊,后院是堂屋。”“现在都为了一个字,钱,再也回不去了!”“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了!”

我只能凭空想想,当时这一片地方,是一些热闹的年画作坊,人们在这里用心纯粹地画着各种民俗的、娃娃的年画,就在这个世界里,没有车水马龙,没有高楼大厦,他们相互交流,画出一张张淳朴、充满生趣的年画。又是一年年底了,那时人们一定充满期待,一定将充满喜庆的年画高高兴兴地贴在墙壁上、门上,幸福和乐,又何是今天这般人们对“年”已经犹如鸡肋般食之无味呢?

传统的消亡,又何止是一门技艺的消失,更是人们的心态、文化。我抚摸着那些画着娃娃的年画,有些爱不释手,跟着那画面,就由衷地乐开了、喜不自禁。临走的时候带了几张回家,两岁多的孩子看到了高兴地跳起来“妈妈,妈妈,好漂亮的画啊!”随后到处找画笔去画画。我想这即是“喜闻乐见”吧。可是我并没有把年画贴起来,而是包裹好,放进箱子里,或许这本该挂在墙上,每每看到,也生平安喜乐之心,可究竟还是被“珍藏”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