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疁风】牛吃稻草鸭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

 清风明月tbm5q1 2017-08-05
  土改时我家分得了十四亩水田,为了耕种,家里买了一头黄牛。过去,江南一带种田离不开牛,当地老百姓亲切地叫它耕牛。我家的那头黄牛与其他耕牛一样有两大任务:一是耕田耙地;二是抽水灌溉。

  家里分到的是一大片沙地,村子里的人都叫它“长沙田”。这种田种水稻困难特别大,遇到多雨的年份泥土会板结,排不出水,水稻会淹死;遇到干旱季节,沙土盛不住水,稻田干得特别快,如果不及时上水,水稻的分蘖发节就会受到影响,秋天收成必然大打折扣。

  每年,要给水稻田上水,靠的就是那头老黄牛。

  1953年,遭遇数十年未见的大旱,水稻田整片整片的龟裂,穿着布鞋可以随便在田里走。家里那头辛苦的老黄牛从早到晚,几乎整天围着车轴转呀转,这样不停的抽水十天、半个月、一个月……中途休息的时候,它总要躺下来,把四只走疼、走伤的脚底侧过来。一次,我发现老黄牛的蹄子底下血红血红的,我问祖父:这是怎么回事?祖父叹息一声,告诉我说:老黄牛的脚底快走穿了!

  祖父为了保护老黄牛,想了不少办法:先拿来铁钉钯把车道的泥土翻松,再喷上水让车道上的泥土松软一些,老黄牛踏上去能舒服一点。

  到了后来,看看老黄牛实在走不动了,祖父就在牛车棚绑上木棍,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全家都上阵推水……人的力气再大,怎么能跟老黄牛比呀,几圈下来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水没抽上来多少,最后还得把老黄牛驾上去。

  老黄牛太累了走得很慢,我不忍心挥鞭抽打,老祖父看到了,没有责怪我,只对我说:“田里的禾苗快枯死了……”

  那时穷,只有到过年的时候,家里才有几天吃好的。祖父没有忘记老黄牛,他盛起一碗年夜饭,把饭捏成饭团,塞到老黄牛的嘴里。老牛欢快地咀嚼……于是我就知道过年的时候,老黄牛也要吃年夜饭。新年里,老牛的草料也是当年新收割的稻草。

  嘉定有一句方言歇后语:牛吃稻草鸭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

  鸭子“不稼不穑”,却享受着稻谷香甜,相比起来,耕牛真辛苦。然而,各有各的职责,各有各的命运,人亦如此
原标题:牛吃稻草鸭吃谷
  来源:葛秋栋/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