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意大利(1):在罗马倾听历史的脉搏

 非开挖 2017-08-06

  走进罗马,就走进了古代的欧洲。

       罗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特洛伊木马'。在那场著名的争夺美女海伦的战役中,希腊人最终攻占并血洗了特洛伊城;而幸存者一路向西逃亡到意大利半岛,在台伯河畔着手建立新家园,这便是最早的罗马城。所以是特洛伊的木马孕育了罗马。

从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成立,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在这延续千年的历史长卷中,罗马从最初台伯河畔的小小城邦,继而征服整个意大利;经过庞培、凯撒、渥大维等一代又一代枭雄的不懈努力,罗马的版图一度向北到达莱茵河,向西抵达英吉利海峡,向南占领埃及和突尼斯,向东占领土耳其; 整个地中海变为它的内海,罗马成为雄跨欧亚非的伟大帝国。

看罗马,更多地不是看风景而是看古迹; 走在罗马的大街上,仿佛踏着两千年欧洲的脉搏。

       圆形竞技场,是罗马最有名的古迹,古罗马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它已经不屑于排列在世界遗产的行列,而必须跻身于世界奇迹之林。无论是旧七大奇迹,还是新七大奇迹,一定得有它的出席。圆形竞技场,代表着五百年的西罗马帝国时代。

  圆形竞技场俗称'罗马斗兽场',不仅建筑规模堪称空前绝后,结构安排也为后世之楷模。这个庞大的椭圆形剧场,中央为表演区,地面铺上地板,地下是各种机关和暗道,类似后台;外面围着层层看台。60排的看台分为五个区,最下面前排是贵宾(如元老、长官、祭司等)区,第二层供贵族使用,第三区是给富人使用的,第四区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后一区则是给底层妇女使用,全部是站席。各层观众席有各自的出入口,互不干扰。

  圆形竞技场,两千年前的八万人体育场。只是这里上演的体育项目是人与人,人与兽的惨烈争斗,生死相博,血迹斑斑。如今人们把战场转移到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丰富的场景里,再罩上一层温情的面纱,再竖起一支道义的招牌……

       这座由八万名战俘花了十年时间建造起来的巨型竞技场,落成时罗马人狂欢了100天!在这一百天里,有三千名奴隶和战俘,与五千头猛兽在这里血腥厮杀,最后同归于尽。今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面对这片遗迹,又是怎样的感受呢?困惑,惊恐,厌恶,好奇还是羡慕呢?

       两只快乐的鸽子,站在这片血染的土地上,旁若无人地温存着。它们不必为那些困惑而烦恼。

  慕名而来的游客在烈日下排起长队,等待着瞻仰这座雄伟的竞技场。不远处是著名的君士坦丁凯旋门,纪念这位再次统一西罗马帝国的皇帝的凯旋。

       在古希腊时期,剧场大都傍山而建,呈半圆形,观众席就在山坡上层层叠起。如今去瞻仰希腊的雅典卫城,还能看到山脚下半圆形的古老剧场。到了古罗马时期(约公元前330年),建筑技术进步,建筑师利用拱券结构将观众席架起来,不再需要依托山势,于是才有了圆形剧场。

       夜晚再度走过圆形竞技场。白日的喧闹嘈杂不再,清冷的灯光下,他像一位饱经风霜的慈祥老人,默默地看着这个世界。我们的一生,在他的眼里,不过一闭一睁而已。

  离圆形竞技场不远处是古罗马市集。这个市集比竞技场更加古老,不少建筑始建于公元前的共和时期。

  远在两千五百年前,中国还处在春秋战国时期,在这块土地就建立了共和国,元老院、执政官和部族会议一应俱全,三足鼎立。在这之后的将近五百年时间里,罗马共和国东征西战,先后打败了伊特鲁里亚人、高卢人和迦太基人,把共和国从亚平宁半岛上一个小小城邦扩张到横跨欧亚非,称霸地中海的大国。我们熟知的庞培和凯撒,都是那个时期的著名领袖。

  可是,五百年之后,这个巍然不可动摇的共和国的政治体制轰然崩塌,随之诞生了长达数百年的罗马帝国。

        古罗马市集。这里矗立着罗马元老院,公共演讲台,以及众多的神殿和交易场,大街上挤满了罗马的贵族,商人,奴隶和妓女。得胜的军队回来,马车上装的可是GDP啊,理所当然地获得民众的欢呼,还为他们专门修建了凯旋门!我站在高高的山坡上俯视着,想象着,空间是对的,时间却相隔了两千多年。于是,眼前就只留下残垣断壁……

       罗马是古老的。在纽约的街道上,一座有一百五十年历史的建筑就是古迹了;而在罗马的大街上,如果没有被风雨侵蚀过一千五百年,都不好意思称为古迹。是啊,如果能把城市比作人的话,一千五百年前,纽约的曾曾祖父还未出生,而罗马已经进入中年期了。那个时候,不仅古罗马共和国早已消亡,在这之后又历经了四百多年的西罗马帝国也已烟消云散……

       眼前又是一片断壁残垣。

       这里曾经是古罗马共和国的元老院。那残缺不堪的石阶前,据说便是当年凯撒遇刺的地方。

       经过了两千五百年的风霜雪雨,经历了多少次兵祸人灾,还能辨认出这当年共和国的权力中心,能幻想出身披红袍的元老们侃侃而谈,已经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撇开价值判断,政治体制要实现稳定大致有两种模式,一种具有坚实的民主基础,层层选举,属于自下而上授权的体制;另一种有个极端强势的独裁者,作为权力的终极;然后层层任命,属于自上而下授权的体制。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其他体制,都会因为权力链缺乏封闭性而出现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

       当一个政治体制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它会自发变迁,寻找相对稳定的位置,这在经济学里叫做'趋于均衡点';它或者往民主化迈进,或者向独裁化靠拢,取决于各方利益群体的博弈结果。

       在古罗马共和国的发展进程中,也曾有过几次从贵族民主向平民民主的尝试,可每次都以失败告终。贵族阶层的利益结成了牢固的板块,不是一两个热爱民主的保民官能够掰扯开的。既然往更加民主化的方向走不通,体制就自然向着另一个方向演化,以追求自身的稳定。

       于是,一批强人就应运而生。军队与资本相结合的前三头联盟对抗元老院,克拉苏、庞培和凯撒,合而又分,最后以凯撒的胜利而告结束。凯撒距离帝位只有一步之遥,却被元老院的贵族刺杀;布鲁图斯'我爱凯撒,可我更爱罗马'的豪言只是一个动人的幌子,其实他爱的是贵族联盟下的既得利益。 

      体制奔向独裁的脚步并不因为凯撒之死而停止。掌握军权的后三头结成新的同盟,再一次合合分分,在公元前30年,终于推翻共和,走向帝制。这便是罗马帝国的创始人,独裁者'奥古斯都'屋大维。

       这位坐在废墟旁餐厅的老人,是在探索历史还是在研究菜谱呢?

        万神殿,是罗马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帝国时期建筑,距今已有两千年。从外观的建筑风格看,与巴黎万神殿很像,但它比后者要早建一千多年呢。从定位来看,这里从早期供奉奥林匹亚山上诸神,到如今作为历代国王的陵墓(只有天才的拉斐尔也葬在这里);而巴黎的万神殿,或许因为在法国大革命后建成,则成为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伏尔泰、卢梭、雨果、居里夫妇、大仲马……;所以那里更合适称为'先贤祠'。

       万神殿的建筑风格非常独特。直径43米,顶高也达43米的巨大圆形神殿内竟然没有一个柱子,也没有一扇窗户,只有那象征着天宇的穹顶透进一缕阳光,似乎代表着天堂与人间的宽带联络。这是建筑史上的奇迹,表现出古罗马的建筑师们高深的建筑知识和深奥的计算方法。

       万神殿门前,终日游客如过江之鲫。每天都有一些民间艺人在那里表现他们的才能。

       万神殿前的那条神龙鱼,持续喷水上千年啊!

  泉城,本是我国济南的别称;走进罗马才发现,那里才是名副其实的泉城。

在罗马街头行走,大到宫殿广场,小到豪宅庭院,甚至在公园一隅、十字路口,都可以不时看到各式各样的喷泉。有壮观雄伟的,也有小巧精致的,更有不少是三四百年前的名家手笔,总让人叹为观止。

       四河喷泉是罗马一处非常著名的喷泉,坐落于美丽的那沃纳广场(Piazza Navona)中央,紧挨着教皇英诺森十世的家族宫殿。四百年前,当这位教皇上任时,决定扩建宫殿,包括要建造大型喷泉。经过一番仔细筛选,他选择了当时最伟大的建筑师贝尼尼的作品。这确实是一座巨大的喷泉,中间是一尊54英尺高的埃及式方尖碑,象征着天主教在全世界的胜利;四角四尊大理石雕刻的强壮河神,代表着被人类征服的四条大河以及四个大陆:多瑙河(欧洲),恒河(亚洲),尼罗河(非洲)和拉普拉达河(美洲)。

       在四河喷泉的两旁,还各有一座规模小些的喷泉。南侧的摩尔人喷泉也出自贝尼尼的设计,北边一座为海神喷泉

 

       如今的那沃纳广场向公众开放,是当地人与游客休闲的好去处,广场上从早到晚都是熙熙攘攘。坐在广场两边的咖啡馆或者餐厅里,点上一杯正宗意大利咖啡,观赏着壮观的喷泉和广场上的艺人表演,很是赏心悦目。

       巴贝里尼广场,四周车辆川流不息;可中央的海精灵喷泉总能吸引路人的目光:精灵仰首痛饮,喷泉恰好从那盛水的贝壳上溢出,成为视线的焦点。这也是贝尼尼的作品;而在广场的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还有一尊也是由他设计的更小巧的蜜蜂喷泉;因为蜜蜂正是他家族的徽章。

       或许贝尼尼最为杰出的喷泉作品还是西班牙广场的破船喷泉。罗马的西班牙广场早已经被奥黛丽·赫本和格里高利·派克在《罗马假日》里的经典镜头而传世,可是人们却没有注意到,那137级台阶的底部,有座不甚起眼的喷泉。这里地下水压力低,难以形成壮观的喷泉气势;于是贝尼尼就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只行将沉没的破船,让涓涓细流的泉水从船板上溢出,十分生动。

       破船喷泉旁坐着许多漂亮的女孩,一脸期待的样子。难道她们期待着能像奥黛丽·赫本似的,在这里遇到一个像格里高利·派克般帅气的小伙子?

       罗马是文艺复兴起源地之一,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这三巨头都曾在这里大展宏图;但是,罗马人似乎更喜欢十七世纪兴起的华丽浪漫的巴洛克风格;这里到处都能见到巴洛克大师贝尼尼的作品,大到教皇领地梵蒂冈里的圣彼得教堂,小到街心广场上的各色喷泉。 其实喜欢街头巷尾造喷泉,本身就是巴洛克风格的特征之一。

  从西班牙广场拾阶而上,走完那华丽的123级台阶,便是著名的三一教堂。可惜我去的时候,那些台阶正在维修,没法拍出教堂的气势。

       即便是路边街角,不经意间也能发现一些别致的小型喷泉。四喷泉就是一例。听说有这么一个喷泉,我们一路按图索骥地寻去,结果在九月二十日大道与四喷泉路的交叉口找到了它。

       四喷泉,就是四座小喷泉,在路口的四个角落里各藏着一个小喷泉,泉口上都有一尊半躺的神像,两男两女,姿态悠闲。一下子普通的十字路口平添了几分典雅和仙气。

       最大也最著名的喷泉当然应属许愿池,或称特莱威喷泉(Fontana di Trevi)。这里是世界各地的游客首次来罗马必须光顾的地方。

       喷泉以波里公爵府的整座墙面为背景,气势宏大。雕塑中央是得胜归来的海神尼普勒,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嘶鸣的骏马,汹涌的喷泉,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这座巨型雕塑建成于二百五十年前,巴洛克风格风靡欧洲,从雕塑的精美浮华中也能让我们领略一斑。

       这尊如此著名的喷泉却不像四河、海精灵等喷泉那样端坐在广场中央,而是矗立在一个狭窄的三岔路口,位置并不开阔,所以周边总是拥挤不堪。我们特地一大早赶去,才能从容地拍照和许愿。

       背转身去,向池中投抛一枚硬币,可以许三个愿;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据说罗马大大小小的喷泉有三千座之多,更有一百多处经过名家设计的喷泉造景。难怪音乐家奥托里诺·雷斯皮基在罗马定居之后,第二年便创作了著名的交响音画《罗马的喷泉》。

        台伯河,是罗马的主要河流。虽然它也像塞纳河那么古老,甚至河岸边也有像塞纳河边那样的固定书摊,可是两岸远不如塞纳河那么繁华。

       如果说塞纳河是巴黎的母亲,那么台伯河只是罗马的护卫;它在古罗马城的边缘。两千年前的共和时期,元老院严格规定,罗马军团不得越过台伯河进入罗马城。所以当凯撒带着他的军队从高卢(如今的法国)回师越过台伯河时,就意味着起兵造反了。

       前面便是科斯美汀圣母教堂(Santa Maria in Cosmedian)。说起这个安静的小教堂,许多人都不知道;可是一说里面有'真理之口',大家就记忆犹新了。显然,格里高利·派克与奥黛丽·赫本的电影《罗马假日》早把它给炒红了!其实它只是一只古罗马时代的井盖,上面雕刻着海神头像;其价值远不如这座六世纪修建的教堂。

        传说中,如果说谎的人将手放进“真理之口”,手就会被咬断。于是游客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排起长队来让这架古老的测慌器检测,证明自己是个诚实的人。我也不例外!

       轻松地晃悠在罗马的小巷子里,到处都能见到生活的精巧而别致。无论是路边的小餐馆,还是街角的小商铺, 都会发现一些让你赞叹不已的东西。那食物未必好吃,但能看得你大流口水;那商品其实没用,却让你舍不得离去。

       青砖铺成的小路,橘黄色的粉墙, 激情里带着几分保守。

       街头随处可见的美女,自然也是一道靓丽的景致。

       这位女孩面对着古市集遗迹,一脸肃穆,她想起了什么?

       这一对,笑得可有几分暧昧……

       这家位于万神殿隔壁的咖啡馆,里面空间很小,却被誉为是罗马味道最好的咖啡。

  罗马的集贸市场上也是游人如织。那瓷器虽不精致,色彩却很艳丽,就像阳光下的罗马。

  老板全神贯注地切着火腿片。你可以想象出那鲜红的色泽,浓烈的香味,在餐桌上所发出的诱惑……

  漂亮女人在讨价还价时一点都不含糊!

  罗马曾经是多么的荣耀!即便在罗马帝国崩溃之后,意大利半岛还是十分繁荣;北部有威尼斯,中部有佛罗伦萨,而罗马成为教廷所在地后更具有强大的宗教话语权!到了13-15世纪,这块土地上依然率先掀起文艺复兴。所以面对外来势力窥视这块土地时,罗马人常用的语言就是'野蛮人滚出去!';就像上海人把上海以外的国人都定义为'乡下人'似的。  

罗马毕竟不再是当年的罗马了!可它依然有着独特的气质和韵味,也留下了数千年的历史故事由我们去回味与遐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