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篇关于男性精子的报道估计把很多人都吓坏了。这个报道说英国医学期刊《人类生殖快讯》(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最新公布研究显示,在北美、欧洲、澳洲及纽西兰等西方国家过去40年里,男性的精虫数量减少超过50%。如果人类的精子数量继续以目前的速度下降,人类可能会灭绝。 这个研究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哈加以·莱文(Hagai Levine)的团队完成的。莱文表示,研究样本中还包含了不少没有生育问题和已经有小孩的男性,所以精子密度下降的现象不仅存在于本身有生殖困难的男性群体中,这意味着大部分男性的健康状况都不理想。“这是一个被严重忽视的公共健康问题,”莱文这样表示。他还警告,如果以这种趋势持续下去,人类可能会灭绝。 那么事实上真的有这么严重吗?是莱文他们危言耸听吗? 答案是,现实的确很严峻。但也不用对这一个研究过分担心,因为一百年来关于男子精子质量和数量下滑的研究非常多。事实上,过去一百年,是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化、生物医疗进展最迅速的一百年,但也是男性精子下降速度非常快的时代。 比如2017年初,在海外学术期刊《生育与不育》刊发了一个关于中国男性的精子研究。研究者通过对2001年到2015年湖南的精子捐献库3万多份男性精子进行了研究,发现2001年有56%的精子是符合健康标准的,到了2015年只有可怜的18%达到了这个标准。“过去15年,中国年轻男性的精子质量下降非常明显”,这个研究的结论是这样的。 再比如《纽约时报》较早的一篇报道估计会让男性朋友们更绝望:研究表明一个正常的年轻成年男子体内,高达90%的精子都没有呈现出健康的形状,要么是两个头、要么是两个尾巴。即便是那仅存的10%形状健康的精子,也并不都是真正健康的、具备生育能力的精子。 毫不夸张地说,精子的数量过去100年一直都在下降,未来也会持续下降,衰退的趋势的确是不可逆转。几十年以来,很多的研究得出的结论的可怕程度跟上面的实验有过之而无不及。 1996年《纽约客》杂志就发表了一篇名为《寂静的精子》的文章,在里面详细讲述了1996年之前的几十年对男性精子的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列出来给现代人受受刺激。 爱尔兰的医学专家Stewart Irvine在医疗实践中长期跟踪发现:生于60年代的男性比生于40年代的男性精子浓度低了40%。 法国知名生物学家Pierre Jouannet研究了20年男性精子的走势,并建立了一个数量庞大的数据库。1993年,他通过对这些大数据进行仔细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男性的精子浓度以每年2%的速度在降低。“如果这个趋势持续下去,70到80年后,男性的精子浓度就要归零”,这是Pierre Jouannet的结论。 丹麦科学家Skakkebaek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主攻睾丸癌。他发现,睾丸癌从70年代之后的发病率大幅攀升,而且致命原因并不是成年之后才导致的,Skakkebaek很早就在流产的婴儿的细胞里,发现竟然也存在着可能导致睾丸癌的致病因子,当然这些致病因子要等到男性到达青春期的时候才有可能引发疾病,但是一旦发病,就会有很严重的后果。这些研究显示,丹麦男性处在一个很危险的境地:丹麦男性罹患睾丸癌的风险也很高。此外,Skakkebaek的跟踪研究也表明,84%的丹麦男性精子的质量低于WHO(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尽管这些男性从其他方面来看都很正常,但是精子的质量真是堪忧。 1974年,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两个教授也有类似的发现。他们研究了50年代到70年代的男性的医疗记录,并进行分析,结论就是50年代男性的精子不论从质量还是从数量上,都远超70年代的男性。在这份报告里,两位教授推测,应该是环境的原因导致了精子的数量和质量的大规模下降。 90年代,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Dougherty对男性的精子数量下降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试图找出原因。他们设计了一系列可能引发精子下降的变量实验,然后发现,精子数量下降和这些情况有非常强烈的正相关性:使用人工合成化学物质、机动车的数量、摄入肉类的量、肥胖和酒精。 爱丁堡科学家Sharpe从生理学的角度印证了以上环节对男性精子的影响。他发现,各类固类醇雌激素被广泛应用于家畜的饲养,这样可以让家畜的肉质降低20%的脂肪,从而提高瘦肉的含量。这些被家畜食入体内的固类醇雌激素通过奶制品,进入到婴儿的体内;通过肉制品,进入到成年人的体内。 此外,Sharpe还发现了环境中的固类醇雌激素对人体荷尔蒙的影响,甚至尚未出生的婴儿在子宫里就会被影响。他的研究成果表明,非常微量的固类醇雌激素通过母体进入胎儿体内,就会对男性胎儿的性器官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影响。此外,男性精子质量下降,还会导致男性后代数量的明显下降。 Sharpe在上世纪90年代还对更多的工业化学品进行了检测和实验,来确定它们是否会影响荷尔蒙。事实证明,一些常见的化学品里都含有导致人体荷尔蒙紊乱的成分。非常微量的二噁英就会导致男性的精子数量下降60%。 生物学家也有惊人发现。英国的鱼类生物学家发现英国的很多河流里,出现了雌雄同体的鱼类,甚至有统计显示,20条鱼里就有一条是双性的,这些“双性”鱼自然都丧失了生育功能。 此外,避孕药的滥用也是固类醇雌激素肆虐的重要原因。 那么男性还有救吗? 按照法国知名生物学家Pierre Jouannet在1993年的推论,从那时候起,70到80年后,男性的精子浓度就要降为零。那么这个趋势还能挽回吗?男性还有救吗? 第一,尽量少吃外卖。首先装外卖的餐具大部分是塑料材质,这是人类摄入各类化学元素的重灾区。尤其是不要把食物放在塑料餐盒里加热食用。当然,有些专家更极端,甚至建议连购物小票和ATM的票据都建议尽量少接触,尽量减少跟化学工业品的联系。不吃外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非常不营养不健康,这样会导致人体摄入营养不足;而长期吃高热量的垃圾食品,那就是精子杀手。 第二,多用避孕套。避孕药是引发荷尔蒙混乱的罪魁祸首之一,女性长期服用避孕药,会导致身体的内分泌受到影响。为了拥有健康的下一代,男士们还是尽量不要让自己的爱人服用避孕药,多多使用避孕套才是上上策。 第三,远离烟草和酒精。烟草和酒精对于男性精子的杀伤力,就不用再多赘述了。内分泌专家Kenan Omurtag在2016年的研究表明,吸烟者的DNA和精子数量被严重破坏,比如影响灵活性和导致不健康的形状,从而降低精子的生命力,这样会直接导致不育。Omurtag还表示,大麻和类鸦片还会“直接阻断大脑和睾丸的联系,这样就导致了不育”。此外,酒精在导致不育方面的效果也很显著。 第四,远离“王者荣耀”。不用想都知道,每天沉迷《王者荣耀》这样的电子游戏、或者一集一集追着《权力的游戏》这样的精彩影视剧,对于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精子没有任何好处。纽约的Levine医生说,现代人的生活比起1967年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太不健康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长期“坐着”。坐着,会导致很多的后遗症,精子下降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你一周不能运动150分钟以上,你的精子就会下降”,Levine医生总结。 第五,健身要注意温度、以及适量。当然也有很多男性朋友非常喜欢健身,跑马拉松、骑动感单车等等,这样很好,但是同样要注意不能过量运动。怎么运动也是一门科学。比如,男性为了自身的健康,就尽量不要选择动感单车这项运动。“你骑动感单车,会对睾丸产生挤压,自然会造成伤害”,Levine医生如此表示。此外,尽量不要在嘈杂和过热的健身房里,男性应该保证所处的健身环节比自己的体温要低一些,所以高温瑜伽等等也不适合男性。 第六,紧身的衣服尽量少穿。这个就不用多说了,研究发现,男性如果长期穿紧身的牛仔裤,对精子造成的伤害比抽烟和喝酒还大。 第七,尽量减少工作的压力。压力会导致男性精子数量减少,这是有很多的科学实验都已经证明的。甚至,长时间的上下班交通时间也会带来焦虑。但是这个在大城市不可避免,各位男士就需要想办法调节,尽量给自己减压。 第八,发胶、发蜡、发泥!最近这几年,男士们非常流行用发泥发蜡打造出漂亮发型,头发越吹越高。实验证明,长时间接触发胶、发蜡等化学材料之后,老鼠、猴子和人的内分泌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现代人,使用这些产品的数量和频率远远大于过去。 看了上面的一些建议,你肯定觉得这些办法还不够给力,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的确如此,就像是本文开头莱文医生总结的那样,这是一个被严重忽视的公共健康问题,而不是一个个体靠自己的自觉就能够避免。 自然环境里大量使用的农药、日常生活里各种塑料和化学制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无所不在的社会压力,日益增加的环境污染等等,都会给整个人类带来致命的威胁。 我们不仅仅要反思个人的生活习惯,更要从整个国家的层面反思,生物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应该如何解决、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的造成原因以及解决之道、社会的福利制度如何提升每一个普通人的幸福感等等宏观但又影响深远的课题。 毕竟,精子的健康是人类健康的前提条件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