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钱的时间长了,你就会注意到,很多漂亮的苹果绿、孔雀蓝的钱币在逐渐褪色。特别是你喜欢的,经常把玩的钱币,变化更是很快。那天在微信上,我的泉友,东北军泉展示了一系列面世不久的金国出谱古钱币。翠绿锈色,文字清晰,美极了。我说,这样的钱,你要避光保存。他说,我已经放到盒子里,避光保存了。你看,玩钱的行家,就是会积累经验。大家想,古钱币埋在地下,正因为潮湿,才生出绿色的浆锈。它们露出底面,在光线和周边环境的影响下,逐渐褪色、消色、露出本色,变成红漆古、黑漆古,这就是古钱币的外观演化路径。你到北京历史博物馆,几千枚钱币,你看还有绿色锈的钱币吗。? 古钱币出土以后,它的锈色生命要有一个周期。这个周期是因人而异,因保存环境而宜。严格的说,已出土的绿色锈为例。在阳光下的阳间,出土浆色逐渐退去,变成灰白色。再演变为灰黑色。洗尽铅华,逐渐的垂垂老矣。成为黑漆古和红漆古的鲜亮颜色。 1、这是出土不到一年的钱币,现在,已经没有了刚露出底面的那种葱心绿。 2、这枚皇宋通宝篆书折十母钱,半年前,整个钱币表面都覆盖着绿锈。由于经常把玩,绿色锈在脱落。 3、这两枚折十大母钱,到我家已经八年左右,尽管我把他们装在盒子里,最初的葱心绿开始退下,呈现了局部蓝色。 4、这两枚天策府宝钱币出土环境是不同的。绿色水坑钱,锈蚀掉了一部分,已经漏出了黑漆古包浆。第二枚应该是沙漠坑,就是干燥的黄色土壤地区出土。最早是有一些绿色的,现在已经消失殆尽。黑红色包浆已经露底。如果再擦一擦,就是黑漆古钱币了。 5、嘉定元宝折五钱币。在边缘和地章交界的底部,还有一点点隐约的绿锈残留。 6、这枚天圣元宝,它也曾经绿过。看看底边,手碰不到的地方,还有点绿色残留。 7、承安宝货。眼睛看,是一枚正宗的黑漆古钱币。但是经过照相机的放大。字缝里还有绿色微痕。 我提出了古钱币绿色锈的生命周期问题,在历史上就是一瞬间,在我们的生命里也就十几年。你可以想象,我们当年照相,底片是见不得光的。古钱币的锈蚀,就是在没有光的湿润的地下生成。它出土,见到了阳光。绿色消退,锈蚀也在逐年的慢慢的脱落。当它《老了》的时候,就露出了黑色、红色或黑红色的包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