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孔圜钱与方孔圆钱及方孔钱

 国民一员 2017-08-06

方孔圜钱与方孔圆钱及方孔钱方孔圜钱与方孔圆钱及方孔钱方孔圜钱与方孔圆钱及方孔钱方孔圜钱与方孔圆钱及方孔钱方孔圜钱与方孔圆钱及方孔钱方孔圜钱与方孔圆钱及方孔钱方孔圜钱与方孔圆钱及方孔钱———兼谈Warm先生的先秦圜钱研究之误

这是三个经常被钱币学家和钱收藏爱好者使用的钱币学专用名词,有人把它们混为一谈,有的虽知道它们有区别,但不知区别究竟在哪?为使初学者多掌握些入门知识,现将方孔圜钱与方孔圆钱及方孔钱三个专用名词的内涵、外延、共性、区别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方孔圜钱:源自圜钱,是圜钱的一种。圜钱是先秦时代的一种青铜铸币,是由玉壁和纺轮演化而来。圜钱沿用壁、环的专称称其形体。如以“好”称“穿孔”;以“肉”称孔至边缘间钱体,和古人称璧环一致。《尔雅·释器》“好倍肉谓之瑗,肉倍好谓之璧,肉好若一谓之环。”

圜钱有圆孔和方孔两种,圆孔产生较早,方孔产生较晚。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面弧形背平板形,总体轻薄而边缘如刃,穿孔亦向中心成坡形;早期圜钱穿孔和边缘均无“廓”(廓:为环绕肉或孔之突出部分。环绕肉之者称外廓,环绕孔之者称内郭。),晚期部分圜钱才逐渐出现了“廓”;圜钱均背平素,应为单面模腔铸造;钱文均为大篆,文字排列有旋读(顺时针或反时针读)、横读(从在至右)及单字三种;圜钱文字分纪地、纪重、纪国号、纪封号、纪值、纪材质等多种,但以纪重为主。纪重又分为“两”,和“釿”两类。

“圜”即“圆”。但先秦人不称其为“圆钱”,而偏偏称其为“圜钱”呢?这和先秦人的早期的宇宙观有关。先秦人认为天是环绕大地的看得到而摸不着的神秘物质,它所产生风雨雷火是和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天降现象。人们敬畏天,乞求天的保护。就模仿混沌时天的形象“环绕之象”,创制了祭祀天的礼器-----璧、环、瑗。因此也就演化出了天赐神物,圜钱。先秦人称这种圆形的钱为“圜钱”,而不称其为“圆钱”,实是它们内涵有很大不同。“方孔圆钱”所反映的是晚出的、混沌之后逐渐出现的“天圆地方”宇宙观。“天圆地方”宇宙观最早产生于秦,所以“方孔圆钱”也最早产生于秦,受秦影响,齐、燕两国也陆续铸造了自己的“方孔圆钱”。但秦人尊重先人混沌朴素的宇宙观,把“天圆地方”的新宇宙观视为在先人宇宙观上的发展。所以,先秦的秦人仍和其他六国人一样,称“方孔圆钱”为“圜钱”。二十世纪以前的所有历代钱币学家也都以先秦人自称的“圜钱”,称呼秦统一六国以前的所有圆孔、方孔圜钱。

最早铸行方孔圜钱的应是秦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年)“初行钱,天子贺,行钱”以后出现的方孔“两甾”和“半两”。方孔圜钱中未见公元前三世纪时铸造的纪国号钱,不要说三种(Warm),就是一种也沒有。如果有人强以燕国燕孝王死(公元前255年)后,开铸的“明化”、“明四”的“明”解作“匽”进而解化为“燕”,并定其为最早的纪国号的“方孔圆钱”。那只能是一种未被钱币界认可的一家之言或称臆说,不足为凭。(钱币学会最新的、2008年4月出版的,由戴志强编著的《中国钱币收藏鉴赏全》仍把燕方孔圜钱称作“明化”和“明四”。)而且也不是“公元前3世纪就已经出现了”(Warm)。晚了近半个世纪。Warm所说的先秦周室 有东周西周两公国,皆铸有方孔钱。凡是见过东、西周二钱的明友,都知道公元前3世纪面世时二钱仅有圆孔圜钱,只是在周亡(公元256年)前夕试铸了极少量的方孔东西周圜钱,如果把公元二世纪中叶铸造的钱,硬算是公元前3世纪以国号为币文的方孔钱,是不是有点硬凑之嫌?

二十一世纪以来,一批标新立异的新兴钱币学家,不承认圆孔、方孔圜钱内涵的同一性和相互的承续关系,片面强调它们的差异性,硬把先秦方孔圜钱从圜钱中剥离,冠之以他们认为通俗准确的“方孔圆钱”,把它们与秦统一集后的“方孔圆钱”相提并论,甚至有的竟直接称它们为“方孔钱”。彻底混淆了先秦方孔圜钱与秦统一后的“方孔圆钱”以及“方孔钱”内涵与外延的差异。

“方孔钱”其实是个包罗万象外延非常大的一个钱币学名词。它包括:先秦方孔圜钱,秦汉南北朝方孔铢两圆钱,宝货制方孔圆钱,机制方孔圆钱等,上下近二千五百年方孔圆形铸币。如果说先秦方孔圜钱是方孔钱之源,应是准确的。但如果说“先秦方孔圜钱”即是“方孔圆钱”,或即是“方孔钱”,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并不相同。

名词好解释,可能真正理解名词内涵和外延,并准确按它们去做学问却并不容易。一个自称“先秦经济史研究天下第一”的先生,连最基本的名词都没弄明白,最基础的货币知识都没掌握,竟敢说能做出天下第一的研究。这牛皮是不是吹得大了一些?

2008-11-3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