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中国书坛涌现出了一批大师级人物。他们或青年得名、或位高得名、或晚年才得名、或离世后才被广泛熟知......虽然各自成功、“封神”的道路不同,但基本的书法地位广受尊崇,如齐白石、沙孟海、启功等,皆是如此。本文主人公陶博吾,大抵也属其中的实力书家。 陶博吾,是在晚年被书坛极力推崇的又一位遗世书家。对他而言,世俗名气来得太晚。梅墨生坦陈,当一个所谓的“艺术家”在垂暮之年而欣逢盛世得到爱戴,其实生命的意义已经扩大而被“他者”所重新认知了。 陶博吾八九岁时才临颜真卿、欧阳询等名家帖,十余岁对书法开始感兴趣,以后见到碑帖就买。为他书法打下根基的关键点,文从沈梦了解,却是他就读吴昌硕创办的上海昌明艺专时期。他在自述中所透露,“我受吴昌硕的影响当然很深,爱原刻石鼓,更爱吴所书的石鼓……” 在人生晚年,陶博吾叹息道:“在书体上,本想跳出吴老的藩篱,露点自己的风格;然而笔软腕弱,力不从心,终归一个谬想而已。” 姜寿田认为,陶博吾书法明显受黄宾虹、齐白石、吴昌硕的影响,但黄、齐、吴三人中,给他影响最大的还是要推齐白石。陶博吾喜欢作《石鼓文》,这可视作来自吴昌硕的影响,但其《石鼓文》,却与吴昌硕大异其趣。姜寿田坦言,大师的书法必须有境界,但只有境界而无技巧上的千锤百炼,炉火纯青,也难称大师。 陈传席指出,因是性情中人,陶博吾写字过于性情化,太任意则技巧不及,也不好,但他在书法上的成就不容否认。 陶博吾书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