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贴标签,正在毁掉你的亲子关系。好的标签也一样 | 自省力

 长沙7喜 2017-08-06

常常有人问:

“我的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我的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

“我的孩子娇气爱哭,怎么办?”

…………

这些是家长们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在工作中常常被问到的问题。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实话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因为这个问题太泛太大,让人无从解答。

“不听话”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是你让他回家,他不愿意,这叫“不听话”?还是冬天她要穿夏天的裙子,这叫“不听话”?抑或是你让他往东,他偏偏往西,这叫“不听话”?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一千个父母,他们心中对于所谓的“不听话”也有一千种不同的解读,或许这个父母希望解决的所谓“不听话”的行为是孩子和小朋友打架,而那个父母希望解决的所谓“不听话”的行为是孩子不按时睡觉。因此仅仅用一个“不听话”的标签来概括孩子,并企图寻求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那是不可能实现的。

怎样才能真正帮助到孩子?

我们要真正帮助到孩子,就不能给孩子贴上标签,而是应该针对具体场景里的特定行为。

比如,孩子到了十一点还不睡觉,我们能做什么?可能我们就会从环境、睡前游戏、故事、规则等方面去考虑,这样解决问题比去解决一个让人抓瞎的“不听话”的标签更有方向性,也更明确、具体。

那么,到底什么是“行为”呢?它和“标签”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所谓行为,是指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动作、行动方式,以及对环境与其他生物体或物体的反应。行为是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是能用照相机拍下来或者用录音笔录下来的真实场景。而标签则是我们对孩子的评判、认定,是一种主观判断。就比如下表,左边一栏是具体而清晰的行为,右边则是我们贴的标签。

如果我们给孩子贴上各种标签(包括好标签),等于给孩子下了定义,这样的定义,会给孩子极大的暗示力量,让他向着那样的方向发展。

贴不好的标签,当然不好;那么,给孩子贴上好的标签,是不是就代表很好呢?事实上,当我们给孩子贴一个好的标签时,也是在给孩子压力。

比如,孩子今天把玩具让给妹妹玩,我就说他懂得分享,那要是明天他不想给妹妹玩了,是不是就说明他不懂得分享了呢?哪个孩子能保证总是把玩具让给别人玩?

与此同时,这样的标签也让我们陷在自己对孩子的认定里,认为所有的问题都出在孩子身上,引起我们对孩子成长的焦虑,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要去改变孩子:“他就是这样一个……的孩子,我该怎么办?”“我怎么把孩子养成这样呢?”

因此,要想真正帮助到孩子,就要客观地观察孩子的行为,只看具体场景下孩子的具体行为和真实发生的事实。那么,如果我们观察到了具体场景中的具体行为,我们又该如何帮助孩子呢?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P.E.T.父母效能训练创始人托马斯·戈登博士独创的“行为四角形”,我将其简化概括为下面的表格:

从这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托马斯·戈登博士将孩子的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可以接纳的行为,一类是我们不可以接纳的行为。比如,孩子去厕所尿尿,这是可接纳的行为;而孩子故意尿在客厅里,这是大部分父母不可接纳的行为。

同样,如果我们接纳孩子的行为,也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孩子处在问题区。什么叫问题区呢?所谓的问题区,不是指这样的行为有问题,而是说当事人此刻有情绪,有未被满足的需求,不高兴了,我们就说他处在问题区了。比如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很不高兴地说今天他被人抢了玩具,这时候他就处在问题区。

另一种是孩子很高兴,没有情绪,亲子双方都不处在问题区。比如,孩子从幼儿园放学回来,说:“妈妈,今天老师亲我了。”两种不同的情况,处理方式也不一样。第一种情况,孩子处在问题区,父母需要倾听;第二种情况,双方都不处在问题区,可使用一些增进双方关系的技巧,也可以什么都不做。

而不可接纳的行为也分为两种:

一种是父母处在问题区,孩子没有问题。比如孩子不吃饭跑去玩,父母不接受,但孩子很高兴,这时候需要用到“面质性我信息”,父母要表达自己的需求; 

另一种是父母和孩子都处在问题区。父母既要倾听,又要表达,甚至有时候是因为价值观不同而造成的,就需要改变环境、调整自我,或者采用其他方法了。

不管孩子有什么样的行为,我们要么就是接纳,要么就是不接纳,不可能出现既接纳又不接纳的情况。可能有些父母接纳度高,孩子很多行为都能接纳,但即使接纳度再高的父母,都不可能接纳孩子所有的行为。因此,是否接纳孩子的行为不重要,重要的是,接纳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做的;不接纳的时候,我们又是怎么做的。

而且,与其强调接纳孩子,不如强调了解孩子,只有了解,才能带来真正的接纳,正所谓“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而我们倾听孩子、向孩子表达等,可以更多地了解孩子,也让孩子了解我们,甚至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真实中真正连接孩子,帮助孩子。

1、如何听孩子说话

虽然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很多人说话,但并不表示我们就会听别人说话,尤其是当别人有情绪、处在问题区时,倾听就变得尤为重要。曾经我听到这样一段对话:

甲:“我今天和我爸吵架了,他大发脾气,差点动手打我,我都快被气死了。”

乙:“你和你爸较什么劲?他都多大年纪了?你得让着他呀,万一你把他气出个好歹,怎么办?”

甲:“……”

乙真的会听人说话吗?他的几句大道理就把甲的话都堵在心里了,到底甲为什么和他爸吵架,甲心里有多少委屈,乙其实根本就没有听见,长此以往,甲即使有什么委屈,也不会再跟他倾诉了。

对于孩子也是这样,如果孩子处在问题区,感觉不高兴时,不恰当的回应会立马堵住孩子的嘴,让孩子无话可说,最后和父母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样听身处问题区的孩子说话呢?

首先,要专注。

你要听别人说话,就要有听的样子,而不能一边忙着干自己的事情,一边心不在焉地听着。

当孩子伤心的时候,父母可以运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关心,比如和孩子坐在一起,在孩子不抗拒的情况下握着孩子的小手,倾身向前,保持眼神交流等,这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重视,他知道你是真的关心他,真的想听。

其次,善用被动倾听。

比如适时地保持沉默,用简短的语言回应孩子:“嗯!”“哦!”“这样啊!”或者用引导性的语言:“然后呢?”“你想谈谈吗?”“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再次,适时使用积极倾听。

积极倾听的完整句式是“事实加感受”,比如“你磕到膝盖了,很疼”“你想要这个玩具,妈妈却不同意买,这让你感觉很不高兴”。

但这不是一个公式,我们可以放松,自然地倾听,也可以只说其中一部分。比如,只倾听孩子的感受:“你觉得很委屈。”“你觉得很不高兴。”或者只倾听事实:“你坐在那里玩得正高兴,他就过来抢走了你的玩具。”“你在幼儿园一直等爸爸来接,可是别的小朋友都被接走了,爸爸却没来。”

最后,倾听要做到跟随。

很多人认为倾听是在引导孩子,其实这是对倾听的误解。真正的倾听是无我的,我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他是怎么想的,因为对于此时的孩子,他需要的是一双耳朵,而不是一张嘴巴。

如果孩子真的询问父母的意见时,父母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而且仅仅只是分享。不要轻易给孩子建议和意见,尤其是不要给身处问题区的孩子建议,因为他是听不进去的。更不要随意评判孩子,因为再多的对和错、好和坏,都没有眼前的孩子重要,我们要信任孩子自己体验人生的能力,任何一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生命过往,我们不可能代替孩子生活,更不可能让孩子一点错都不出就过完整个人生,我们只能知道对我们自己来说什么是最好的,却无法知道对孩子来说什么是最好的,因为他是带着不同于我们的使命来到这个世界的,他将拥有的是与我们不同的人生轨迹。

2、如何对孩子表达?

当我们自己处在问题区,想要对孩子表达时,我们该如何去说呢?

比如,孩子吃饭吃到一半就跑下餐桌玩,父母常见的表达是:

““你怎么这样,吃饭也不好好吃?”

“你这个孩子怎么这样不听话,叫你回来吃饭,你听不见吗?”

“赶快回来吃饭,不然我就……”

这些陈述往往很难有效,原因就在于这种表达方式是一种指责性的表达,要么给孩子下了定义,要么威胁孩子要采取某种行动,而孩子听到这样的话,虽然有时候会屈服,但大部分时候都会对着干。

真正有效的表达是从“我”的角度出发进行陈述:“你吃饭吃到一半就跑下餐桌,我很担心饭凉了,这样你再回来吃饭,我就要去热饭,那样会很麻烦。”

也就是说,我们的表达是向内的,陈述的是此事对我本人的影响,而不是指责你怎么怎么样。这种表达方式在P.E.T.中被称为“面质性我信息”。

“面质性我信息”由三个部分组成:行为、感受、影响。对给父母带来困扰的孩子的言行进行非责备性描述;描述孩子的行为给父母带来的具体、明确的影响;描述父母对孩子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的感受。

比如,“你把衣服扔在客厅地上,我担心衣服会被踩脏,这样我就需要洗更多的衣服”“当我看到你的玩具放在客厅、厨房的地上,我担心会摔倒”。

面质性我信息能够在避免责骂孩子的情况下,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如何伤害了父母,以及知道父母希望自己能够对此事负责。

同样,在孩子和父母都不处在问题区时,我们也可以发“我信息”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计划。

比如预防性我信息,提前告诉孩子即将发生的事情或者计划:

“周末我要加班,爸爸会在家照顾你。”

“明天我们要去打预防针,可能会有点疼。”

比如表白性我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看法:

“我喜欢在天气好的时候和你一起散步。”

“我不喜欢被人催促。” 

比如肯定性我信息,描述对孩子的肯定感受:

“我爱你!”

“我回来看见你把地板拖干净了,这节省了我很多时间,谢谢你!”

作者的话:

如何听、如何说,表面上看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因为当我们在倾听孩子的时候,我们是在清空自己,使自己像个容器一样包容孩子;而当我们表达自己的时候,实际上又是我们倾听自己的一个过程,整个加在一起就是一个连接孩子、连接自我的一个过程。

做父母的如果不注重自我成长的话,即使知道了倾听的公式、表达的技巧,他们也是很难运用的,因为他们无法连接到自己,更无法连接到孩子。就好比人是人,剑是剑,送你倚天屠龙,你也无法笑傲江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