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海王星比火星大,而且要大得多。海王星的直径约为49500公里,火星的直径约为6800公里,海王星的直径比火星大了7倍多,体积则要大386倍。事实上,火星也比地球更小,它的尺寸差不多只有地球的一半。 那么,为什么海王星会比火星大这么多呢?它们有什么差异吗?这其实是有原因的,这两颗行星隶属两大类行星。海王星属于类木行星,又称气态巨行星,主要由氢以及少量的氦组成,没有固体表面,它们的个头往往较大。与我们的地球一样,火星属于类地行星,又称岩质行星,主要由硅酸盐岩石组成,拥有固体的表面,它们的个头往往较小。一般而言,气态巨行星都是远大于岩质行星,海王星和火星的情况也不例外。 如果你细心观察一下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组成,你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规律——距离太阳较近的四颗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均是岩质行星,而距离太阳较远的四颗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均是气态巨行星。毫无疑问,太阳系的四颗气态巨行星远大于另外四颗岩质行星,尤其是木星,其直径达到14万公里,体积是地球的1300倍,质量比另外七大行星的总质量还要大2.5倍。 那么,为什么距离太阳较近的四颗行星是岩质行星,而距离太阳较远的四颗行星却是气态巨行星?这背后是否存在某种机理呢?事实上,这与太阳系的形成过程有关。在太阳系诞生之初,这里弥漫着一片星云,即太阳星云。随着太阳星云的坍缩,太阳逐渐形成,它开始发光发热,并释放出恒星风,一些残余的太阳星云就被吹到远离太阳的地方。在靠近太阳的地方,留下的物质大都为硅酸盐和金属尘粒,它们最终聚集形成了包括地球在内的岩质行星。而距离太阳较远的地方,星云较为丰富,它们就聚集形成了气态巨行星,这也是为什么它们的成分类似于太阳。 总之,我们看到的很多天文现象,背后都是有其机理的,海王星比火星大就是一个例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