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菜共生系统原理与方法(四)水质管理,看完你就是专家

 雪狼dexjdhkloe 2017-08-06

如何搞好鱼菜共生系统中养鱼水质的管理呢?

一、水体体积

在鱼菜共生系统中,不断流动的水能将营养盐送到作物的根系,使其吸收并净化水质,同时也能利用水流将鱼的排泄物滤除,维持水的洁净。一旦水停止流动,首先影响的就是溶氧量的降低,时间一久还会导致鱼的死亡,对于薄膜栽培系统 (NFT) 来说,会在短时间内干涸导致作物死亡。水体体积也直接影响养殖数量,以鱼的重量计算, 最好是1000L水容纳20kg的鱼。养殖密度过高必须在水中增加打气设备,维持适当的溶氧量。

鱼菜共生系统原理与方法(四)水质管理,看完你就是专家

二、投饵喂食

喂食时间以白天为主,每天下午16时以后最好不要喂食,以免夜间鱼活动量减少造成消化不良或者食物沉积。一般投饵后30分钟水中仍剩余饵料,就表示喂食量太多,须将剩余饵料捞除以免影响水质。鱼的健康与索饵活动息息相关,因此如果索饵情形变差或停止进食,最好停止喂食。鱼索饵情形也与水温相关,因此水温大幅下降时,需降低投饵量甚至停止喂食。利用自动喂食器定时、定量喂食,可以简化喂食工作。

鱼菜共生系统原理与方法(四)水质管理,看完你就是专家

三、水质检测

鱼菜共生系统中,溶氧量对浮筏栽培系统(DWC) 甚为重要,密集放置的水耕种植槽,作物根系吸收水中氧气会造成养殖水体溶氧不足,进而导致根系褐化。因此DWC系统植槽水体必须维持至少5 mg/L的氧气浓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在植槽中放入氧气泵。藻类也会消耗水中的氧气,使水中的溶氧量产生变化,防止藻类大量孳生也是不容忽视的。系统水体养分浓度可通过控制喂食量进行调整,如水中硝酸态氮浓度低于5 mg/L,就可慢慢增加每日的喂食量,而硝酸盐的浓度高于150 mg/L,就必须降低喂食量或进行换水。氨离子及亚硝酸浓度高于1 mg/L 则表示硝化菌的活动出现问题,必须进行换水或停止喂食。总体而言,在鱼菜共生系统中,养殖物、作物及硝化菌最理想的条件为:温度18∼30℃;水的pH值6∼7;氨浓度小于1 mg/L;亚硝酸浓度小于1 mg/L;硝酸浓度5∼150mg/L;水中溶氧大于 5 mg/L。水的pH值偏高时,即使硝酸盐浓度已维持稳定,作物仍可能发生微量元素缺乏。因此在系统中加入水之前务必检测水质,尤其酸碱度偏离中性太多时,需先调整后再使用。在鱼菜共生系统中,微量元素的补充是无法避免的,不同作物也会有不同的需求。一般除了水质检测外,我们也可观察作物叶片颜色,判断是否缺乏微量元素。水质检测虽然有现成的仪器,但价格十分昂贵。一般利用试剂检测较为简单经济,建议检测的项目有:pH值、氨、硝酸及亚硝酸含量。为维持水质稳定、养殖物健康,作物栽培最好分批种植、分批采收。虽然自来水是最容易取得的清洁水源,但其中的氯对鱼有毒性,添加自来水前必须先储水至少3∼5天,使水中的氯自然散发,如果能用气泵进行打气,可缩短储水时间。但使用自来水可能导致部分微量元素缺乏,影响作物生长,需配合栽培的作物品种及时进行适当补充。鱼菜共生系统水分消耗主要为蒸发或被植物吸收,平均耗水仅约一般土耕栽培的10%,是十分节水的生产方式,但实际耗水量会因作物种类及地区而异。

鱼菜共生系统原理与方法(四)水质管理,看完你就是专家

鱼菜共生系统原理与方法(四)水质管理,看完你就是专家

鱼菜共生系统原理与方法(四)水质管理,看完你就是专家

四、养殖鱼种

鱼菜共生系统中鱼的选择非常多样,包括罗非鱼、鲤鱼、鲢鱼、草鱼、金目鲈、宝石鲈、鲶鱼、鳟鱼、鲑鱼、莫瑞鳕及大口鲈。一般适合养殖的食用鱼有:罗非鱼、鲤鱼、鲢鱼、草鱼、鲶鱼、鳟鱼;观赏鱼则有:朱文锦、金鱼、锦鲤、玉如意、孔雀鱼、鳑鲏等。

鱼菜共生系统原理与方法(四)水质管理,看完你就是专家

鱼菜共生系统原理与方法(四)水质管理,看完你就是专家

五、投饵与栽培参数

以一般标准含32%蛋白质的饲料而言,每平米叶菜类每日约需喂食40∼50克的饲料,而每平米果菜类每日约需喂食50∼90公克的饲料。作物栽培密度:叶菜类每平米为20∼25株,果菜类每平米为4∼8株。养殖初期鱼体较小,每日约可摄食体重10%的饵料。体重大于50克的鱼,每日的摄食量约为其体重的1∼2%。

六、水温

夏季水温经常超过30℃,容易导致溶氧不足,因此需要适度增加打气量。同时高温的环境容易使鱼类发生细菌性的感染,可增加养殖箱排污的频率并适度换水。冬季寒流容易发生冰冻造成鱼只死亡,因此寒流来袭之际,必须要有加温或利用塑料布防风的御寒措施,才能降低损失。

七、藻类孳生

藻类孳生通常无可避免,有藻类对养殖而言并非全然无益,但过多的藻类会影响水色,增加过滤系统的负担,同时可能与作物争夺养分。可在养殖箱上方以透气材质覆盖,避免阳光直射,栽培槽上的水面也尽可能利用浮板或作物进行遮蔽。

八、摇蚊 (红虫) 孳生

摇蚊成虫几乎不取食,虽然不会叮人但繁殖速度惊人,其幼虫为一般所称的红虫,其食物一般为沉积物中的有机物碎屑、藻类、细菌、水生动植物残体等。在养殖箱内通常会成为鱼的食料,而在过滤系统及栽培槽内则会大量孳生。密度太高时会造成过滤系统阻塞,并影响观赏。除了可利用防虫网遮盖水面之外,也可放养孔雀鱼、斗鱼或白条等鱼种进行捕食。

九、计算栽培面积及水量

鱼菜共生系统中作物主要的养分来源为鱼类进食饵料后的排泄物,因此在计算栽培数量均以投饵量为准。假设DWC系统以1吨的水养20公斤鱼,每日需喂食饲料20000g×1%=200g。可种叶菜面积200g÷40g/㎡=5㎡。栽培槽水量=5㎡×0.3m(深度) ×30%(栽培基质空隙)=0.5m³。过滤系统容积为养殖箱容积的10∼30%。总水量计算如下:总水量=1吨 (养殖箱)+0.5吨 (种植箱)+0.2吨(生化过滤系统容量)=1.7吨.

十、饲料的氨转换

影响水中氨浓度的因子包括饲料中蛋白质及氨基酸的质与量,饲料的消化性、鱼种、温度及系统移除鱼排泄物的性能。约有30%的蛋白质会留在鱼体内,因此70%的氮会流失到水中,其中15%是无法消化或存于固态排泄物及残留的饲料中。所以鱼的消化过程会有55%的氮转换成氨,约有60%的固态排泄物会被过滤系统移除,其余40%会降解成氨留在水体中,总体而言喂食的饲料大约会有61%的氮变成氨留存在水中。蛋白质含氮量约16%,每克氮会产生1.2克氨。以200克饲料 (32%蛋白质) 计算,会产生7.5克的氨,计算公式如下:200g 饲料×32%×16%×61%×1.2=7.5g。

十一、生化过滤面积计算

硝化菌消耗氨的速率约0.2∼2g/㎡/天,但与水量、水温、盐度、pH、溶氧有关,为了简化复杂的计算,通常使用较保守的转换率,即0.57g / ㎡/天。因此7.5克的氨每日须有13.2 ㎡的硝化菌面积,才能完全转换成硝酸盐,计算公式如下:7.5g 氨 /0.57g /㎡/天=13.2㎡/天。

十二、生化滤材体积计算

过滤基材能提供给硝化菌栖息的面积,与体面积比(specific surface area(SSA)) 有关,计算所需基质量时,将所需硝化菌栖息的面积除以SSA,即得所需的基质体积。选用SSA较大的过滤基材能降低基质的使用量,但这类基材使用后容易造阻塞,不但影响水流也会影响硝化菌的生长,因此基材的选用必须针对水质、养殖密度、耐久性及操作性进行综合考虑。在FAD(潮汐型)系统中作物栽培介质的量远大于硝化反应所需的基材量,但却有助于在不利的环境下维持足够的硝化反应。以生化球(SSA=600)为例,仅需22L的生化球就能满足每日200克喂食量的硝化反应需求,计算式如下:13.2㎡/ 600㎡/ m³=0.022m³=22L。

十三、生化过滤基质及用量计算 (以32%蛋白质的饲料为基准)

鱼菜共生系统原理与方法(四)水质管理,看完你就是专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