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韶关新丰云髻古镇:深山密林处突现飞来古镇,建筑风格怪异,是否存在必要,众说纷纭

 丹琳书斋 2017-08-06


我们习惯将那些本不属该地,属于“外来”的事物称为“飞来”,“古镇”在我们的定义里,是指那些经过历史岁月沉积,有百年以上文化底蕴,供人集中居住的建筑群,“飞来峰”、“飞来石”我们常听,但“飞来古镇”却是我对韶关新丰云髻古镇的别称。那一天在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刚参加完“2017年全国学生定向锦标赛”新闻发布会后,当地的朋友邀请我们前往“云髻古镇”游玩,一直对古镇都存有浓厚兴趣的我欣然决定前往。

车子离开县城后,沿着山路慢慢爬行,仅仅容得下两辆车勉强交汇的山路两旁是一片苍翠,透过绿荫的缝隙,偶尔还能看见山下层层叠叠的梯田,穿过树荫,山涧里的流水声传进耳里。车子越往里走,空气越发清新。大约20分钟,我们就来到新丰县云髻山自然保护区,缴纳了30元门票后,步行不到十分钟就来到云髻古镇前。古镇的镇门非常有气势,感觉有点类似于徽派建筑,虽然有修复的痕迹,但根本遮掩不了它的沧桑。

很喜欢门楼旁的这间小筑,或许曾经的石阶已经废弃,换成了今日的水泥台阶,但依然唤起我想回归田园悠闲生活的期望,尤其是庭院里那座用树桩搭起的凉亭,更可见屋主的别具匠心。

古镇位于深山密林处,幽深峡谷中,傍水而建,站在门楼前,看着眼前的这两尊泥塑,似乎让人还能感受到那曾经的繁华,古镇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能如此完好,本来就是个奇迹。

从门楼进入,一道古色古香的风雨长廊出现在眼前,长廊外是湍湍的山涧溪流,试想古人闲暇轻倚美人靠,听水声、风声,满眼翠绿,长住在这里,生活该是多么的闲适和静逸。

古镇很安静,但建筑保持得非常完好,慢慢,我有点纳闷了,这么安静,古镇的原住民是否都已搬迁,很多外墙完好的古宅,进入房后,发现里面多少有点凄凄,似乎已很久没有人住过。

云髻山属广东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87平方公里,位于新丰县中部,距县城西北8公里处,从105国道可达。距广州市区150公里,距深圳市区198公里,距韶关市区165公里。是集自然保护区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区内超过千米以上的山峰有十多座,其中主峰海拔1438米,是珠三角地区的第一高峰,也是新丰江的发源地。因山峰像古代老人盘在头上的发髻及多藏于云雾中而得名。

中国传统古镇的组成因素:木雕门楣、青砖、青石板、门当、户对等这里都有,云髻山里有山有水有绿荫也完全符合古人对生活环境的苛求。

看得出古镇里的一切都是经过修缮的,但修旧如旧,今天的工匠们很好的还原了古镇的古朴风貌,推开木窗,一切美景就跟随入室。

慢慢观察,感觉云髻古镇真的有点神奇,别的古镇,民居的建筑风格是整齐划一的,或相类似,但这里的古民居却似乎包括了好几个不同风格的古建筑,有徽派、福建厝式、广府......

民居里,看得出很多房屋结构的明显就是未曾做旧的“老旧木料”;天井里的青石板完全就是古时“陋室”里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这些古建筑有石头堆的,有木材搭的,有青砖砌的,一个古镇竟然会有如此多风格的建筑,实再是令人匪夷所思。

细问之下,才知道这是新丰县的一个旅游项目,叫“云髻百筑”工程,里面囊括了民居、祠堂、书院、戏台、商铺、作坊,是一项古建大规模异地重建工程。

项目方在全国各地搜寻较为完整的,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及欣赏价值,可以拆分的古建筑,然后派工程人员前往,将古建筑进行拆分,一砖一瓦、一石一木编好序号,进行细致修复之后运载到云髻山脚下,再依照山形结构进行重新构筑,重新建立出这座“崭新”的“古镇”。

据媒体报道,300栋明清古宅,通过异地拆解,整体迁移重构,在云髻山组成密集的古建筑群,绵延于两公里的小溪沿边。有来自江西婺源徽派风的,有清代的、民国的,有闽南的、广府的,有瑶族的、客家围的……

这幢华美的清代中期建筑原是江西婺源附近乡间某姓的宗祠,也是云髻古镇最具有历史及欣赏价值的古宅,据说当时婺源当地正在进行旧村改造,要将这幢祠堂拆除,云髻山风景区获悉消息后,花了数千万元从村民手中将其购下,然后拆分至云髻山异地重建。

从2013年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古建来到云髻山,在保护云髻山原生态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在云髻山脚下重新构筑,形成风格独特的古镇景观。古建是该原址保护还是异地重建?至今说法不一。

这种修建出来的“古镇”,我是第一次听,也是第一次见。它们这所以“古”,是因为它一直承载着经年的文化积淀,蕴藏了多少曾经的旧梦。当古镇祖地的乡亲们哪天心生怀念时,是否该千里迢迢前来观瞻。

今日,很多人都喜欢在节假日里远离都市,彷徨在古镇的街道上,在斑驳的墙面上感受岁月带来的变迁。古镇不仅仅是建筑遗迹,更加是居民的精神家园。离开了祖地的古镇,就像是种子离开了原来的土壤,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古镇的文化传承该何去何从?或许,这要时间才能给我们答案了......

————————

洋光摄客:一个前新闻摄影工作者,与您分享旅途风景,人文趣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