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敦煌经历了玉门关和阳关之后,我们对这个戈壁城市有了些新认识,觉得旅游还是要看这个景点的管理水平,不然,再好的景点也会带来负能量的。
暑假旅游第六天的计划是去鸣沙山和月牙泉,然后自驾前往嘉峪关市,入住宾馆,假如时间足够,想看看嘉峪关的落日。预计这一天的自驾行程是370多公里,强度不大。

敦煌鸣沙山是国家级重点旅游风景名胜区,位于祖国西北,敦煌城南5公里,是丝绸之路上神奇瑰丽的甘肃旅游景点。
鸣沙山在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过渡地带,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鸣沙山有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
其实鸣沙山这样的地方才真的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他们才不在乎什么人文历史呢,只要能玩沙那就是最大的开心,所以这几乎是黄豆子整个旅程中最尽兴的一天了。
出发前,黄豆子给车辆清洁以换取当日门票钱。

鸣沙山离敦煌市相当近,有一种出门即见山之感,坐在车上,看着那么巨大的沙漠山迎面而来,感觉真是怪异之极。另外也感慨现代都市的发达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在沙漠边缘建起一个欢乐世界。

很多游客一大清早就过来看日出,然后在这里等到看日落,门票似乎可以用两次,还是很人性化的。
沙漠或者沙丘中,由于各种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以石英为主的细沙粒,因风吹震动,沙滑落或相互运动,众多沙粒在气流中旋转,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应发生嗡嗡响声的地方称为鸣沙地。
在中国西部地区鸣沙地主要是沙漠,这些沙丘堆成山状,因此又称为鸣沙山。
景区的大门很有意思,就相当于在山前面搞个小门脸。绕过这个门脸,哗,一大片沙山就扑面而来,那么有型有款。想想我们小时候能有个工地玩玩沙,那个兴奋劲儿。



进沙山玩是一定要买脚套的,这种脚套的质量非常好,大概20一双,可以还价,不容易磨破,就是太捂脚了,可是不穿也不行,那沙子太细了。后来我一直后悔,下山之后,没有将这鞋套洗巴洗巴带回北京,感觉下雨天也能穿的。
著名的防沙鞋套

鸣沙山可以玩的项目太多了,我们首先决定骑骆驼走一走鸣沙山,事实证明这个真的是物有所值,对于一个连活鸡都很少见到的城市娃而言,黄豆子第一次骑骆驼还是表现出应有的气概。
哎呀,骆驼这么多,挑哪一头好呢?

骑上骆驼的小豆子一会儿就适应了

看着前面的骆驼队伍行进的样子,觉得特别有趣

骆驼队伍的骑行路线还是很讲究的,既让游客领略了鸣沙山的概况,又能让各支队伍比较有序前进,还要留出时间拍照。


带队的人是可以帮游客拍照的,当然也是收费的。于是拍了这么样一张全家福。

骆驼真的是超级温顺的动物,好象这一趟走下来,我对骆驼还产生了一些怜悯的情绪,觉得它们每天如此辛苦的驼人也只不过得到一点点口粮,希望它们的主人能够善待它们吧。
这是我骑过的骆驼。平生第一次,也许也是最后一次。

滑沙,即乘坐滑板从高高的沙山顶自然下滑,滑板用木质、竹子、塑料等材料制成,坐在滑沙板上,两手撑在板壁上,双脚蹬住前沿,身体微微向前倾,下滑时随着沙山的坡度加大和下滑速度的加快,顿觉两耳生风,转眼之间就冲到了山下,在有惊无险的瞬间体味到了刺激与快感。
就在我还在感慨今天风和日丽,心情非常HAPPY之时,一阵妖风吹了过来,黄沙漫漫,天地变色啊,在敦煌入住酒店的时候,都会送头巾给你,发现它很好用,而且你必须用。如图所示。

在敦煌,黄沙,烈日,全副武装是非常必要的。

风沙来的时候,远处的鸣月阁和月牙泉显得特别渺小。

就在这个时候,黄豆子说他还是要玩那个滑沙项目,仰望高高的沙山,要先爬上去,再爬下来,因为天气热,沙子还很有些温度,叹了口气,谁让这是亲生的娃呢?上吧!

看看滑沙用的这个小板子


可能是因为体重太轻,滑到一半,就没有动能了。。。黄豆子只要拉着滑板走了下来,留下在边上心痛钱的麻麻。

虽然一直到现在都在吃沙,但因为孩子玩得很开心,我也有一种在沙漠里安全行走的错觉,比昨天在玉门关的体验要好不少,沙子玩够了,决定去月牙泉转转了。
鸣沙山和月牙泉挨的特别近,就像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
在敦煌市里开车的时候就数次遇到那条名为“党河”的河流。在戈壁地区,水源就是生命啊。
党河是由祁连山冰雪融化进入敦煌的母亲河,也是中国唯一一条由南向北流向的地渗河流。
据说,正是因为它才提供了水源,才有了沙漠中的月牙泉。
为什么要在这里提一下党河呢?当然是有原因滴。

月牙泉的源头是党河,依靠河水的不断充盈,在四面黄沙的包围中,泉水清澈明丽,且千年不涸,令人称奇。
可惜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河和月牙泉之间已经断流,只能用人工方法来保持泉水的现状。
月牙泉边建起了亭台楼榭,再加上起伏的沙山,清澈的泉水,灿烂的夕阳,景致还不错。
虽然已经是人工在维护的水源,但在沙漠里能做成这样的景观也还是不错的,月牙泉与鸣月阁都值得看看。
游人还是比较多的,所以基本上拍不到完整的月牙泉照片。放一张网上的版本,你们对比看看。


这个地下水监测的意思,不知道是不是指有朝一日党河水送来了,月牙泉还能恢复自然蓄水?

我在西北旅游的一个奇怪感觉,就是经常与鸟儿一起同框。

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长约150米,宽约50米,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在网上看过很多它的照片。今日得以一亲芳泽,还是觉得真的不错。


沿着泉水走一圈,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从地势上看,泉水的地势看着比较低,又总是刮风吹沙,为什么一直不能将泉水填上呢?
据说,这是因为地势的关系刮风时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从山下往山上流动,所以月牙泉永远不会被沙子埋没,被称为沙漠奇观。
月牙泉南边有一组建筑群,造型还比较雅致,可以到这里休憩饮水,也有吃食。登高看远,比较惬意。

我注意到泉水边还有一处古柳,号称也有几百年了,满怀敬意前去拜访,已经砌了一道围墙保护起来了。



考虑到还要开三百多公里赶到嘉峪关市,为了能赶上看日落,我们就没有再流连。
敦煌有八景,此程玩了四个景点,感觉还比较愉快吧。
敦煌确实是一个转折点,经过这个点之后,我们就从大环线的最北端开始南下,开始远离戈壁沙漠又能或多或少看到绿色的植被,自然风光又开始变得旖旎。

黄豆子非常迷恋长城,所以他很早就知道万里长城最西端是在嘉峪关,最东头在山海关的老龙头,自从两年前去过了老龙头,他就一直惦记着嘉峪关,有一年寒假,本来想看看雪中雄关的,因为觉得性价比太低,就没有单独跑那一趟,总算在今年的西北大环线旅行中实现了这个计划。
从敦煌开车到嘉峪关,大概370多公里,因为从北到南,地貌还是有明显的变化,最美的风景总在路上。
敦煌迎宾大门与高速入口,以及窗外茫茫戈壁滩让人特别想逃离。



在车子开到玉门市之前,路过一片很有特色的地貌,天气也变得特别好,听路人说,这叫“雅丹地貌”,正好有个女人在路边卖瓜,我也就下车欣赏风景,顺便照顾一下她的生意,她的小车摊上,年幼的儿子正在香甜的睡觉,我给她五十买了半个瓜,让她别找钱了。
小小瓜摊

雅丹地貌

好多自驾的人都停车欣赏风景,蓝天白云又回来了。


自我科普: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现在的孩子学地理的时候,是多么幸福啊,不比我们当年只能死背。)
西北常见的风力发电设备


终于又见绿洲。心情非常激动。

经过几百公里的长途自驾,终于从嘉峪关西 进入该市。

嘉峪关市并不大,一会就开到了市内的酒钢宾馆,它是酒钢集团的产业。
不得不说,我真的被酒钢集团的规模吓到了,这个城市简直处处都被打上它的烙印啊,酒钢宾馆管理的特别好,停车方便,服务周到,饭菜也极其好吃,温馨的家庭房相当舒适。虽然并不是什么高档宾馆,要知道我们可是从“沙漠”里刚爬出来的人哪,这种待遇已经感动得不行了!




敢问,还有什么酒钢不能干的吗?
在发展钢铁主业的同时,酒钢积极发展非钢产业,已形成火力发电、装备制造、耐材建材、工业民用建筑、房地产开发、种植养殖、葡萄酒酿造、物业管理、物流配送、医疗卫生、职业教育、商业保险代理、餐饮旅游服务等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多元化产业格局。
遗憾,没有看到落日
吃完饭,我们就赶紧去嘉峪关,想能看看落日如血,雄关似铁的风范,然而,不得不说这么个大旺季,居然这么早就关门了。黄豆子站在门口拍了照,我们就打道回府了。期待明天会有一个非常棒的旅游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