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顺平先生禅学讲座答疑(五)

 wanggang6895 2017-08-06


主办:腾讯北分禅学会


主讲:张顺平老师  时间:2017年3月2日




01

问:我觉得大家的问题,主要就是心里的不安、焦虑,那么是不是我们修行到心里安定、安祥了之后,这些问题就都没有了?


答:你讲的很对,所有的问题就是心不安的呈现,比如忧虑、担心等等,这就是心不安的现状。

02

问:我认为不管是什么禅修方法,追求的是心里的平静,包括打坐、诵经,从开始入门就是往这个方向去追求,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感悟,经历了一些事之后,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说你去做了,才会觉得怎么样,比如说我不知道到底要学儒家、佛学,还是要去练太极拳,到底怎么去选择,你得做了才知道,我不知道我的心在哪?但是你要有寻找这个心的过程,得先去做,先去实践一下,比如我先看了一些道家的书,觉得和自己不匹配,可能觉得道家的东西,我学了不太合适,然后可能会再去选择学佛,这个过程可能还是要自己去感觉的。


答:第一,追求心安因为本身你心不安,心安就是直接让心安下来,这就是禅,你要讲追求心安,这就不是禅了,这不是一个抠字眼的问题,这里头很有意思的;


第二,不是到了一个境界之后心才安,不同的阶段,心安的程度不一样,但总体上来说就是心安。你开始可能会说这个心安太平淡无奇了,觉得没什么意思,好像以为我现在喝着茶、吃着水果,啥事也没有,一个人待在这儿就是心安了,不是的,心安不是这样的,当然这要比你上窜下跳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那样要安一点,但真正的心安不是那样的。真正禅宗所讲的心安,首先一个前题是“什么是心”?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就已经很不错了。什么是心?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要小看这个。儒家讲半天读书半天静坐,长期静坐的人,他才有心静,心静下来,他才能感受到什么是心,只是感受到而已啊,禅宗不是说你感受到就是啊,你要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心!所以心安这个话里是埋了东西的,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不是到了一个境界之后心才安,而是说心安是一个操作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受用、有不同的状况,但是总体心安这个方向、趋势是这样的;


第三,实践、寻找,包括你去看道家的书,广义的来讲,那也是一种实践,你寻找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哪怕你起心动念就是在实践了,尤其禅讲心法,只要你起心动念,你想想道如何、佛如何、太极如何,那都属于实践的范畴。这你要自己去抉择,没有一个人会跟你讲你要修禅,这样讲是不礼貌的,我这话讲得蹩脚点,让你去感受,当然这样讲也是无效的,我干嘛要跟你学禅?学禅对我有什么好处?所以根本不会讲,讲了你也不会听,你听了也没用,所以内心的事情只有自己去选择,而且禅宗是讲上上根器的,对根器的要求很高的,有很多人说想学禅,这不是说你想学就能学得了的,也不是说你想学就能学得下去的,这样讲是不是蔑视大家的智商?不是那个意思,因为每一个人的根器不一样、禀赋不一样,有些人画画是天才,有些人音乐是天才,有些人喜欢学道,有些人喜欢学佛,不一样的。只有说他的根器跟所学的匹配,不用人劝,也不用人去诱导,他自己会去学,他才容易相应,他才会逐渐深入下去,乃至于最后有成就。这个是很客观的,你看,每个人走的道不一样,走路的姿势不一样,走路的习惯不一样,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不一样,何况其他人?所以佛法讲因缘法,所有的一切,自有他的道理。


(良民根据录音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