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读刘禹锡《竹枝词》

 方远图书馆 2017-08-06

一个姑娘,一个在江边洗衣或是在船上打鱼的姑娘,在杨柳青青,春风淡淡,江水缓缓流淌的时候,正在劳作,忽然听到有青年男子的歌声从江面飞过来,总是绕在姑娘的耳边,歌词模糊却又像是为姑娘而歌,她侧耳倾听,却又被江风吹断,可过了一会儿,歌声又响了起来,使得姑娘的心情忽起忽落,难以平静下来。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读刘禹锡《竹枝词》

刘禹锡诗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竹枝词》所描绘的场景:“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诗句平白无华,是竹枝词这类民歌的翻版,作者不仅借用了曲谱,连语词也受其影响,足见民歌的艺术力量,也显示了封建士大夫用民歌体写诗所达到的高度。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读刘禹锡《竹枝词》

诗意之境

这首诗最出名的还是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多少年来被人们喜爱和传诵。这是两句妙喻,语带双关,以“晴”来暗喻“情”,展现的是眼前景物,暗指的却是人物的感情,把两种本不相干的事物通过谐声字联系在一起,贴切而自然,带给人意外的喜悦。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读刘禹锡《竹枝词》

刘禹锡画像

民歌善用双关语,含蓄而明快但不不晦涩,不像一些士人官宦或道学先生,吞吞吐吐,弯弯绕绕,闪闪躲躲,说不出半句心里话。但是,也不直着嗓子叫喊,而是把握有度,不让人觉得唐突。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读刘禹锡《竹枝词》

刘禹锡诗集

这首诗广受赞誉,除了基调明快,情感健康,以及流传百世的两句诗,还给后世的诗家词人一个启示,就是诗词创作多向民间学习,多汲取民歌的艺术营养,刘禹锡树立了好榜样,值得后辈效法。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读刘禹锡《竹枝词》

刘禹锡塑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