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学之声 作者:陈泉峰 驻马店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包括年老、疾病、药物等因素)导致身体内骨代谢的异常,使全身的骨量减少、骨的微小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 本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风险增加,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已经成为人类重要的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并列为危害中老年人的三大杀手。 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很多患者是在发生骨折就诊后才发现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警惕你我身边这个沉默的杀手。 本文将就骨质疏松的原因、危害、诊断、防治等方面给大家做一简介,帮助大家揭开骨质疏松的的真相,保护好骨骼健康。 1骨质疏松的分类及常见原因: (1)第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多见于中老年人,又称作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原因包括: ①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特别是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明显,致使骨吸收增加更为明显; ②年龄的增长,人体内调节钙代谢的激素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骨的吸收增加; ③老年人由于多种原因可致消化功能下降,常存在营养吸收障碍,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影响骨代谢; ④随着年龄的增长,户外运动减少、阳光接触减少,导致维生素D不足。 (2)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如废用性骨质疏松症就属继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因为骨骼所受机械应力减少或消失致全身或局部骨量丢失;老年人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癫痫 药、抗凝药、质子泵抑制或强效利尿剂等易引起药源性骨质疏松症。 (3)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骨质疏松,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遗传家庭史,女性多于男性;妇女妊娠及哺乳期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可列入特发性骨质疏松。 2骨质疏松的危害 骨质疏松症最大的危害是并发骨折,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如咳嗽就可发生肋骨骨折。 老年人并发骨折轻者可使活动受限,重者须长期卧床,还可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导致肺感染和褥疮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死亡率可达10%~20%; 骨质疏松的危害性还在于它常常是默默无声、悄悄发生的,多数人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出现症状,骨钙常常丢失达50%以上,短期治疗难以奏效; 骨质疏松症及并发骨折防治费用高,患者对家庭成员的依赖性强,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3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驼背,身材变矮,骨折等。严重骨痛可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饮食和睡眠等,常使病人生活无规律,牙齿过早脱落,茶饭不思,痛苦异常。 4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由于骨质疏松的发生常不知不觉,有时甚至在严重骨折就诊时才能发现,所以早期诊断很重要,当出现不明原因的周身骨痛、身高变矮、驼背及容易骨折时,需考虑是否存在骨质疏松,应该到医院做有关骨质疏松的检查。 确诊骨质疏松症主要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1)有骨质疏松性骨折可直接确诊骨质疏松症。 (2)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骨密度的结果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是最常见和公认的方法;其检测的骨密度约代表70%的骨强度。 (3)X线摄片患者常由于其他原因或者发生骨折行摄片时发现存在骨质疏松。 (4)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此方法敏感、准确,但缺乏统一标准,患者吸收射线多,现少用。 (5)超声波骨密度由于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不能准确地诊断骨质疏松症,常用于大群体的骨质疏松症筛查。 5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自我检测。 以下问题可以帮助进行骨质疏松症高危情况的自我检测,任何一项回答为“是”者,则为高危人群,应当到专科门诊就诊:
6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 峰值骨量越高,就相当于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要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从而延缓和阻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减少骨质疏松骨折发生的风险,将危害降到最低。 为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老年后坚持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增加饮食中钙及适量蛋白质的摄入,低盐饮食。钙质的摄入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嗜烟、酗酒、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高磷饮料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危险。
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反应性,改善平衡功能,减少跌倒的风险。这样骨质疏松症就不容易发生。
药物治疗包括基础药物、抗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以及一些多重机制的药物。 常用药物如下: 抑制骨吸收:雌激素类、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是最常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 促进骨形成药物:氟化物、甲状旁腺激素、雄激素、维生素K等,主要用于严重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以上药物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合理搭配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 7骨质疏松症的误区。 (1)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 (5)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 (8)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宜静不宜动。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