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崇福寺

 风舞三湘 2017-08-06

  崇福寺座落于老城区东大街北侧,当地人民俗称大寺庙,寺院坐北面南,规模宏大,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17米,占地面积23400多平方米,五进院落,十座殿字,布局严整,构造壮观,殿内塑像、壁画、琉璃脊饰、雕花门窗荟萃一堂,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古建艺术殿堂。崇福寺创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是马邑名将尉迟敬德奉敕而筑。当时兴修了金刚殿、藏经楼、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崇福寺规模初具。辽代曾改做林太师府署,名曰林衙院、林衙署。但相传院内有灵光屡现,居者惶恐不安,便又改衙署为僧舍,取名林衙寺。金熙宗崇信佛法,皇统三年(1143)大将军翟昭度奉敕在大雄宝殿后建起弥陀殿,其后不久又建观音殿,寺院终成现在规模。金海陵王完颜亮于天德二年(1150)赐额崇福禅寺。此后,元、明、清各代都曾有过重建、扩建和修葺。明成化年间重修殿宇后,改大雄宝殿为三宝殿、藏经楼为千佛阁。现存弥陀殿、观音殿为金代遗构,距今已有850多年,三宝殿、千佛阁、东西配殿、金刚殿、钟鼓楼均为明代所建,山门则是新近恢复的仿明代建筑。

  崇福寺一进院正面5楹大殿为天王殿,也叫金刚殿,原来内供四大天王及两金刚,现已无存,辟为文物展览室,不定期搞专题展览。

  崇福寺二进院面阔5间、进深3间的二层阁楼为千佛阁。明代以前叫藏经楼,明代重修后阁内周设千尊佛像,遂更名千佛阁。千佛虽已不存,但名称沿用至今。正面弥勒佛像和佛后的木制阁楼模型。佛像为铜铸,高约1米,是崇福寺传存的明代作品。后面三檐双层阁楼,高约4.5米,结构精巧,造型别致,据传是明代仿唐代这里的大藏经阁式样而作,观赏和研究价值都很高。东西两侧的造像。东边7尊是砂岩造像,高1米左右,是从朔州南榆林乡旧庙遗址中出土;西边7尊为贴金檀木造像,计有1佛4菩萨2罗汉,是朔州西山名刹神应寺遗物。

  崇福寺三进院落左右相对的是两座面宽5间的配殿,东边是文殊堂,原内供文殊菩萨和十八罗汉;西边是地藏堂,原内供地藏二正菩萨和十大阎君,现二堂塑像均无存,辟为文物陈列室。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佛寺惯例,如果东侧为文殊殿,西侧该是普贤殿;如果西侧为地藏殿,东侧应为观音殿。而这里却是文殊殿与地藏殿相对。

  崇福寺四进院正北便是崇福寺的主殿弥陀殿。金熙宗皇统三年(1143)建,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崇福寺历史,至为可贵。殿身面阔七间,通阔40.96米,进深四间八椽,22.31米。殿为单檐歇山顶,总高约21米。殿身坐落在高大的台基上,基高2.4米,基前又有宽敞的月台,衬托得殿宇高大雄伟,瑰丽壮观。殿正面檐下,悬有“弥陀殿”竖匾一方,是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的原物。殿前当中五间为隔扇门,后檐明间和两梢间各装大板门两页,供游人进入殿堂之便。为了扩大内部空间面积,当心五间,中柱减去,前槽四根金柱仅留两根,并移至次间中线上,增大了佛坛位置与礼佛部位的空间,这种减柱与移柱的做法,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大胆创新。弥陀殿内的塑像,分布在长跨四间的大佛坛上,主像结跏跌坐,中为弥陀佛,左为观世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佛教称为“西方三圣”。主像两侧塑胁侍菩萨4尊,身式微曲;台前两角有两金刚侍立,威严雄健,怒目圆睁。好像在履行各自的护法职守。这些彩塑都是建殿时作品,虽经明代重装,但造型、躯体、衣饰、面容没有大的变化,仍不失为我国金代塑像中的珍品。弥陀殿内四周满绘壁画,共计345.75平方米,也是金代作品。画题内容主要是佛和菩萨。在一座殿堂之中,建筑、塑像、壁画、琉璃以及门窗隔扇,檐下匾额、墨书题记等多种金代文物,荟萃一处,历经800多个寒暑,完好无损,实在难得。

  崇福寺五进院观音殿,是仅次于弥陀殿的金代建筑,其梁架结构最富有独创性。为“四椽伏对乳伏用三柱”。殿内前槽金柱全部减去,后槽金柱置在佛坛两侧,使殿内前部更加宽广。因省去前槽金柱,四椽伏跨度加大到10米,所以为减轻其负荷,在梁上和平梁前端施较大的人字叉手,把殿前槽上部载荷传递到前檐和后崇福寺檐柱上。这种神奇的建造能力,充分反映了古代建筑匠师的才能技术。 

绳床上坐全身活;
布袋中藏两大宽。

  • 崇福寺弥陀殿,

布袋全空容甚物;
跏趺半坐笑何人。

  • 崇福寺弥陀殿

玉瓶甘露滴;
紫竹惠风生。

  • 崇福寺观音殿

观空有色西方月;
听世无声南海潮。

  • 崇福寺观音殿

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
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

  • 崇福寺观音殿

音亦可观,方信聪明无二用;
佛能称士,须知儒释本同源。

  • 崇福寺观音殿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