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没有海,也就更没有海潮,但这里有个海潮禅寺。海潮禅寺位于河曲县城东南35公里处的旧县镇500米的南门外,创建于大明万历年间,明末被农民起义军烧毁,清顺治年间重建,海潮禅寺随山势而建,北高南低,寺庙坐北向南,建筑结构相当的紧凑,在小小的寺院内,共有殿堂、房屋70余间,塑像20余尊。包括山门一间、正殿、东殿波垫堂、西殿澜热堂、藏经殿、牛俱殿和九师塔院,倚黄土高坡的山势而建,由于寺庙依山而建,平地面积有限,故寺庙分为三层,整体建筑结构严谨,小巧玲珑。寺外山环水绕,古槐参天,寺内松柏常青,香烟缭绕,风景秀丽,气势宏伟。寺内佛像栩栩如生,石质栏杆工艺精细,壁画、供桌古色古香,碑碣石刻记载了寺庙的历史沿革,是一座保存完整的古建筑。
海潮禅寺,它的亮眼之处在于,非同于一般的建筑特色和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公路上很远处你就会看到,一座漂亮的灰顶红墙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一面黄土山崖下,你说它是楼,它不完全是;你说它不是楼,它又确实是楼。楼加院儿,一层一层地上升,一层比一层大。而在刚进寺门的时候,给你的感觉就像是个“井底”,而你就是那只“蛙”。很小的院落,站不下几个人。抬头仰望时,两侧只能看到回廊。当你上到第二层时,发现这里大了许多,门楼殿宇一个串着一个,不仅有外楼,而且有内楼梯,它像一座迷宫一样,有许多你不知道的地方。这里上下十二座庭院,数十楼阁,曲折幽深。随着地势,层层递进,每一层都有让你感到惊讶之处。二层的左边有一个像花园似的院落,从这里可以进入顶层。上顶层的回廊式楼梯是特别的,飞檐相连,逐级升高,很是少见。从这里向外瞭望,可以看到涧河及对面公路还有远处起伏的黄土高坡,二层的东面是塔林,为历代主持的墓地。每年正月是这里的庙会,整整一个月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附近三省的人们都会来这里赶庙会,上下几层院落都挤得水泄不通。
海潮禅寺的文化内涵很深,清代遗留的书法,壁画,雕塑,楹联都是稀世珍品。有清道光年间绘制的十八罗汉救观音的壁画;有历代重修海潮禅寺的碑记及著名方丈行略碑记;有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牌匾;还有各种木雕的佛龛和供桌,即使你不是信徒,细细地品味观赏,也不失为一件非常惬意的事。
海潮禅寺每年正月初八的庙会,为河曲最大的庙会,俗称万人会,每年这时,山西、陕西内蒙等地的群众纷纷前来赶会,进香许愿祈求一年的通顺。寺庙周围来至各地的商贩设摊叫卖,从凌晨到傍晚,寺院内外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摩肩擦踵,异彩纷呈,传统与新潮同在,宗教与科学同现,既弘扬了传统佛教文化也带动了旧县地区商贸的发展。
半点尘垢飞不到; 一轮明月去遂来。
千秋甘雨露; 万古海潮音。
一片婆心,总是济人利物; 三空妙谛,惟求养性修真。
慈悲群生称老母; 救难万世感能仁。
海中筏度,大千世界; 潮之音了,无量菩提。
禅林优雅,普陀法座; 寺院庄严,极乐神宫。
海渡慈航,群生普济; 潮喧梵呗,万籁俱清。
紫竹清风,吹开雾露千年晓; 玉瓶法雨,洒遍乾坤万户春。
文明济世慈云焕; 普照周天慧日光。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一路菩提树; 三空解脱门。
秘密真传演三乘; 五时说法利人天。
道体安居,高超极乐,修成佛仙; 世尘不梁,永脱轮回,豫觅功德。
- 海潮禅寺禅堂。 道体:犹云本心。 安居:喻居之安心。 豫觅:亦称逆修,即修死后的佛事
|
|
佛法深如海; 人缘涌似潮。
一粒米,檀信口中分出; 半瓢水,行人肩上挑来。
白日传心静; 青莲喻法微。
寻僧有意来莲社; 送客无心过虎溪。
满云爱河牟尼现; 且看火宅莲花生。
- 海潮禅寺焰纸炉后院炉。后院炉为清光绪三十三年铸,前院炉为光绪二十年铸。 满云:都说。 火宅:喻焰纸炉
宝鼎呈祥生佛火; 莲台凝瑞接仙云。
无相沙弥求布施; 有缘檀越种福田。
乘般若舟登彼岸; 依菩提树证无生。
海水无边开法界; 潮音不断显真如。
炉光生舍利; 香界长菩提。
无相布施植佛种; 有形炉昆作因缘。

|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