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我的前半生》昨天大结局了。《我》剧情虽不合逻辑,但不影响我追剧,一是看电视本来就是娱乐;二是女主从“全职妈妈”被离婚后转身为职场妈妈,这个人设很对已婚女性的胃口,衍生出的网络讨论也很有看点。网络中最常看到的评论之一是:女人要工作要经济独立。多么铿锵有力的一句口号!它引导着,同时也误导着很多女性,让很多奔波于单位和孩子之间的妈妈十分焦虑。 离婚前的罗子君缺的是经济独立吗?不是,她缺少的是安全感。经济独立的女性是否就有安全感呢?也不是,唐晶就是一个对感情没有安全感的赚钱能手。安全感的成分复杂,本文不讨论。本文讨论的是,与全职妈妈的安全感相关的经济来源问题。富太太罗子君离婚后不得不去商场卖鞋赚生活费,让人产生“上班有收入很重要”的错觉。实际上,这不是她的唯一出路,更不是最好选择。 罗子君的一笔离婚账《我》剧情中有一个很大的、成年人都能看出来的漏洞,就是罗子君打赢了离婚官司,拿到了房子和儿子的抚养权后,其前夫提出用公安大楼的老破小两房换200多平方的豪宅,仅补20万差价给她。罗子君在闺蜜的出谋划策下才多要了50万补偿。 仅以10万/平方米计算,罗子君离婚分得的房产价值2000多万;徐汇区公安大楼100平方的大两房最多800万,两者至少相差1000多万。如果罗子君不同意换房,把大房卖了,全款在孩子学校旁边买套小两房,手里还有1000多万现金,每个月陈俊生再付抚养费(抚养费一般按收入的20%至30%计算,按陈俊生150万的年收入,每年付30万也不多吧)。无房贷压力,每年有30万的抚养费,还有1000万的现金在手,罗子君当务之急绝不是找份商场营业员的工作赚生活费,而是规划好怎么教育好孩子,同时实现1000万现金的保值增值。确保前这两点之后,职业发展问题再徐徐图之。 如果说打赢离婚官司后,平静下来的罗子君于心不忍念及旧情愿意将一半财产还给陈俊生,当陈俊生提出换房的时候,她也可以让凌玲和陈俊生“付3成贷7成供30年”买回2000万的大房。银行放尾款后,她将600万首付还给陈俊生表示怜惜,手里还有1400万现金,罗子君用其中800万全款在孩子学校旁边买套小两房免去上学奔波之苦,还有600万现金在手。把房便宜卖给陈俊生,陈每月支付7万多月供,这对年收入150万以上的陈来说没大问题,况且他手里还有省下了买公安大楼的200多万首付款。如此安排,罗子君不仅表示了对前夫的怜惜,自己的财务情况也有很大提升:有房无贷600万现金在手,并且避免了将来陈俊生和凌玲可能断供公安大楼的风险。另外,陈俊生给孩子的抚养费还能分担生活压力。 现实生活中,如果罗子君这样安排,她有什么必要为了赚生活费急着找份卖鞋的工作?她完全可以很从容地应对生活的变化,她仍然是独立女性,不依附任何人生活,她可以走一条更好的路线去谋求自我价值和社会认同。那么,这就不是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了。没有罗子君的故做惨状,哪有唐晶贺涵的屡次相救以及后面的种种。所以,留下这么大漏洞,编剧也很无奈。 无奈,正是我们生存的现实:阶层不容易跨越,同样也不那么容易掉落。嫁得好的“罗子君”通过婚姻提升了自己的阶层,即使被离婚了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壮”,就算她以后再也不上班不奋斗经济上还是碾压累死累活一人赚钱养活全家的妹妹罗子群,如果罗子君不再消费无度并学会精打细算,陈俊生和凌玲的重组家庭想过得比她好也有点难度(即使200万的家庭年收入,仅有20多万存款,想再买回那套2000多万的房子够他们再奋斗10年)。一个富太太因为离了婚要靠卖鞋养家糊口,在现实中是不太可能的,她可能因为破产、投资失败、被骗或犯罪而返贫,但不会因为离婚分家而变得穷困。 罗子君离婚后的奋斗,与其说是为了赚钱养活自己和孩子,不如说是在追求个人职业发展和社会认同。离婚前孩子全由保姆带大自己只负责打扮漂亮和买买买;离婚后孩子平儿也一直排在工作之后,在一份可兼顾孩子的工作和一份忙得要把孩子放到前夫及小三家去照看的工作之间,她并没犹豫和纠结就选了后者。可以说,罗子君算不上一个称职的妈妈。 脱离实际的电视剧情节对全职妈妈们的现实生活没有指导价值,甚至会毒害劳动妇女,教导她们把自己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低价值低回报的事情上,或者走上一条“明明可以靠钱靠钱,却偏要靠劳动力赚钱”的独木桥。这对她们的经济状况的改善有害无益。 不是有单位才叫工作能否当全职妈妈,要不要上班,怎么赚钱?不同阶层女性的可选项是不同的。对罗子群,或者小董这样,离婚后没有足够资产做基础,下个月的生活费要靠这个月的工作来赚的单亲妈妈,可能赶紧上班赚生活费是较好的选择;而对罗子君这样,离婚后有千万资产做基础的单亲妈妈,不至于被逼无奈去商场卖鞋,她可以有更多更好的选择,能兼顾孩子又能赚更多的钱。 如果打破“一定要上班,赚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经济独立”的思维局限,女性可走的路会宽得多。工作的形式是多样的,全职妈妈也是工作。钻“经济独立”的牛角尖,也许对自己并不划算,还可能在家庭整体利益上付出更多代价。比如,一个年收入100万以上的丈夫,和一个年收入不到10万的妻子,再加上一个由保姆照看的幼儿。如果妻子每天上班只是混份工资求得“经济独立”,真不如妻子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养育孩子和照顾家庭,以及投资理财上。罗子君的问题不是当了8年的全职妈妈,而是没有成为一个称职的全职妈妈。 太多妈妈纠结要不要当全职妈妈!就在前些天,一个闺蜜打电话给我倾诉,她正纠结是否要辞职:一边是单位工作量增加收入却下降,干得不开心;另一边是一直帮忙带孩子的老人有变化,家里两个年幼的孩子没人带。内心想辞职带孩子,老公也支持,可是她还是没有安全感。 当全职妈妈的担心什么?担心自己辛苦付出,却不被认可,还没有经济上的保障。社会上流行一种偏见,以“是否得到工资”作为“是否有工作”的标准,这滋长了某种自大心理,有些男人会觉得家里就自己一个人赚钱,老婆孩子都靠自己养活。可是,这是虚妄的想法!婚姻法是不支持的。 夫妻双方都是为了家庭正常运转和未来发展付出劳动,都是在工作。上班是工作,照顾孩子也是工作。独自带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带娃远比普通上班族辛苦。这份辛苦也是有明确市场估值的,亲妈带娃的价值完全抵得上一个金牌月嫂吧,放在一线城市就是1万左右的月收入。更不要说,全职妈妈在家不仅是带孩子,还能在生活品质、子女教育、家庭理财上做更多的贡献,她们的价值远不止一个保姆的工资。 所以,法律规定婚后财产夫妻共同拥有,理论上男女双方各半,这是比较公平的。这绝不是一个男人自以为是,就可以不受婚姻法约束的!想想,“带娃靠保姆,只会买买买”的罗子君被离婚时也分得家庭一半以上财产,更何况那些带娃亲力亲为且能打理好家庭财政的全职妈妈呢? 既然在道理上,法理上,全职妈妈都获得支持的,就不要自己在辞职带娃这事上先心虚了一截。与其焦虑和纠结,不如仔细思量自己是否适合当全职妈妈?怎么把“全职妈妈”这份工作做好?做全职妈妈是需要条件和技能的,并且和职场妈妈一样,全职妈妈也可以一步一步进阶。况且,当全职妈妈也不是不可逆的,很多三五年不上班的妈妈重回职场找到的工作不比之前差。 前面那句话,我认为应改为“不一定要上班,工作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经济安全。” 全职妈妈的收入来源不是所有的已婚女性都能有条件做全职妈。对城市职业女性来说,想较为安心地当全职妈妈妈,至u满足下3个条件中的1个: 1.丈夫的收入足够维持家庭生活且有余,并有3年左右的生活储备金。 也就是说,全职妈妈的收入可源于分:丈夫收入+ 兼职收入+ 投资收入。满足的条件越多,当全职妈妈越有底气。1个条件也不能满足的妈妈,最好不要当全职妈妈。 当丈夫收入是唯一收入时,全职妈妈也最容易焦虑。丈夫收入下降,担心不够开支;万一离婚自己就没有了收入来源;丈夫收入越来越高,又会有新的问题产生。男性收入越高,分享给妻子的收入越多,他也可能会期望妻子回馈相匹配的价值。有时女性尽心尽责做好母亲、妻子、儿媳的角色,也未必能满足对方期望的价值。这种情况下,全职妈妈可以思考怎么增加自己的收入来源,实现经济安全。 婚姻的风险与是否上班无关显然,剧中的罗子君不是一个称职的全职妈妈/太太。如果她早点意识到全职妈妈/太太是一份工作,并用后来上班时的认真劲儿来对待家庭这份事业,也许不至于婚姻失败,至少不会在离婚时感觉未来一片灰暗。 罗子君的婚姻,问题出来哪里呢? 婚姻法是比较公平的,其公平体现在它保护罗子群获得家庭一半以上的财产。但法律也是简单粗暴整齐划一的公平,是一份格式合同,它不能满足千差万别的夫妻关系。结婚时,可能双方都很满意都觉得很公平。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条件发生变化,如果夫妻没有对双方的付出与得到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再平衡的话,婚姻这张合同会变得越来越不公平,最后导致一方或者双方的严重不满。 罗子君婚姻失败,她和陈俊生都有责任。罗子君的失误在于,分享到陈俊生的收入的同时,却没有提升自己承担起更多的家庭责任去匹配这份价值,一直抱着“到我碗里就是我的”的理所应当的心态,实际是靠婚姻占便宜;陈俊生的失误在于没有及时沟通表达自己的新需求,用自己做不到的承诺致使罗子君力用错方向,没有机会再平衡双方关系;陈俊生还犯了个错误,通过出轨找补寻求平衡,制造出更多问题。换作两人合伙开公司,这样的合作方式,公司最终也是要关门。婚姻如开公司一样要用心经营。 夫妻经济上是共同体,采取分工合作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为了“经济独立”变成双输,这才是最有利于家庭的选择。当不具备当全职妈妈条件的时候,努力上班多多赚钱是个正道;当具备条件,且做全职妈妈有助于家庭利益最大化时,也不用害怕受伤、纠结“经济独立”非上班不可。唐晶遇到贺涵,总要有一个回归家庭,除非不结婚。有人问,如果贺涵将来出轨要和唐晶离婚呢?我想说: 人生哪里没有坎,上班妈妈一样也可能离婚。唐晶有钱有能力,离开一个负心汉,难道不是过得更好才对?因噎废食,放不下小我,怎么拿得起幸福。 夫妻双方,如果其中一人赚钱能力很强,那么他(她)在外赚钱,另一人打理家庭,是很好的合作方式。教育好子女,安排好父母,处理家庭中大大小小琐碎事务是请十个保姆也实现不了的,更不用说在家的一方还可以规划好家庭财产,增值收益可能超过对方在外赚回的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