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苓散治疗下颌关节炎案

 中医缘的图书馆 2017-08-07

王某,女,65岁,以下颌关节疼痛为主诉。自觉下颌关节疼痛难耐,并见眼睑及双下肢浮肿,以晨起为甚,时作心慌,动辄汗出,小便短少,恶风寒,肌肤黄胖松驰,并有慢性胃炎病史十余年,一派虚象。以针刺下关、上关、颊车、外关、中渚、足临泣等十余日,乏效,又以防己黄芪汤,亦不应。后用五苓散原方,桂枝30g,茯苓30g,白术40g,猪苓20g,泽泻20g。三剂而痛止。
    按:《伤寒论》虽有113方,条目清晰,历历可法,但毕竟不能尽赅诸病。若临床遇到超出经典论述的疾病,当有圆机活法,找到经方方证,才能活用经方。清代医家徐灵胎在《伤寒论类方?自序》中说:“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知其一定之治,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徐氏所谓“一定之治”,即是指方证。方证的核心,或是一种疾病,或是一种体质,或是某一疾病的一个阶段,其表现出来的多是一组综合症与某种体质的结合。分析经典条文,五苓散的方证表现主要指向: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发热,汗出等一组症候群。又从五苓散的组方看,其方证的发热、汗出显然与白虎汤证的阳明实热不同,其体质状态当虚多实少。所以,本案在诸法不应的情况下,治疗思路从患者的主诉之下颌关节痛跳开,关注其整个的病理状态,发现其多种症候及体质十分符合五苓散方证,遂试投之,取效之捷颇出笔者意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