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弘扬主旋律的电影《战狼2》非常火爆,其票房成绩已经超过20亿元,但这不是终点。虽然有新片冲击,它仍然以很高的排片吸引着观众走进影院。单纯说它拍得好,已经不足以解释它的吸引力,一定有些因素,在推动着这部电影走向更远。 当然,从拍摄的角度看,《战狼2》无疑也交出了国产动作片前所未有的成绩,它甚至为自己赢得了“重工业电影”始创者的称谓。所谓“重工业”,无非是登场的武器更“重”,战舰、导弹、坦克等齐上阵;人物角色塑造得也更“酷”,吴京饰演的特种兵冷锋,在对手的枪林弹雨几乎以一人之力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成为大银幕上到目前为止最有战斗力的“孤胆英雄”。 冷锋的超级战斗能力可信吗,用理性的思维分析,这显然是虚构、是创作。但电影故事向来是感性的产品,只要在创作上有顺理成章的逻辑推动,在角色的性格与情感塑造方面算得上合情合理,观众是乐意看到银幕英雄“改天换地”的。好莱坞的超级英雄片都是这么干的,而观众也已经敞开怀抱拥抱了它们。现在,观众也以同样的标准拥抱了中国的超级英雄形象。 但和好莱坞的多数超级英雄不一样,冷锋这个形象的背后,还有着诸多的现实基础。也就是说,冷锋这个角色更容易落地,更接地气,更会让观众觉得这个人物真实存在。冷锋的出现,其实是满足了中国观众对于银幕英雄的渴望,如同当年对霍元甲、李小龙以及对成龙、李连杰的喜爱一样,吴京这次以更新的形式,成为当下观众最喜欢的动作明星。 《战狼2》是以形式的创新而博得观众关注的。而所谓“形式创新”,即是基于国际形势和国内民众情绪的基础上,在创作方面更大胆地想象,并在制作过程中,注入与当下观众思维特别吻合的娱乐元素,以娱乐为工具,来传递精神价值,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为目的,来启迪观众进行延展思考。这么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期公映的《建军大业》,也因为起用年轻演员而引来一些争议。但从娱乐性与话题性方面考虑,《建军大业》能够抛弃主旋律包袱,勇于向市场靠拢的做法,在思路上是没有错的。 电影是商品,首先要强调它的消费属性,但电影同时也是精神产品,只有看得人多了,电影才能够起到传达价值观的作用。能让观众开心地在影院坐稳两个小时是“硬道理”。 其实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早就完成了转弯。早几年的《风声》、《集结号》等片,已经认为是成功的“主旋律电影”,它们通过自身的娱乐性与看点,扭转了多年来观众对主旋律电影存在的一些“偏见”。现在再提到主旋律电影,观众可能最先想到的将是《战狼》、《建军大业》这样的作品。它们在市场上的成功,无疑会鼓励电影业把视线更多地投入到主旋律电影的创作中来,并且在长时间的实践里,逐渐摸索到专属于中国观众的新主旋律大片的模式。 但想要国产大片走出国门,让国外的观众也能喜欢,电影创作者还需要在巩固本土化元素的同时,让视野更开阔一些,敏锐地去发现电影创作的国际潮流,把自己的作品纳入世界电影审美体系之内。他们不但要满足国内观众的情感与消费需求,也要去琢磨不同国家与文化背景下,非中国观众的娱乐兴奋点。相信有了近十年的创作积累与经验,国产片会在不久的将来,拍摄出影响更大的动作片或者战争题材作品。 欢迎关注思客微信(sikexh),随时查看我们的最新消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