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京剧《锁麟囊》,对于很多的戏迷观众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锁麟囊”这三个字,在很多戏迷观众心目当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几十年间,经过几代艺术的薪火相传,这出戏已经成为几乎所有程派演员的必修课。然而这样一出经久不衰的华彩乐章背后,又有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跟随当代程派名家迟小秋和她的《锁麟囊》一起来重温经典,重新领略她台前的精彩和幕后的故事。 品读《锁麟囊》 “动人心弦好不惨然”的故事最终在大团圆的乐曲声中结束了,也许正因为编剧翁偶虹先生在对程派艺术深切体悟和对于舞台上故事深切感触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契合,才使得这样一出《锁麟囊》如此地深入人心。也正因为有着像如程砚秋先生这样一代代程派艺术家,秉承着继承传统不断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才使得一曲《锁麟囊》经久传唱,历久弥新。 京剧《锁麟囊》导读节选 (作者:哈鸿儒) 锁麟囊 1939年盛夏,程砚秋以清人胡承谱《只麈谭》中的“赠囊”故事作为素材,请翁偶虹编一出具有深刻含义的喜剧。他所需要的喜剧,不仅仅是以大团圆结局使人们皆大欢喜,他还要通过故事揭示人情、针砭世俗,颂扬人与人之间真与善。这是一种“狂飙暴雨都经过,次第春风到吾庐”的喜剧意境。这就是著名的程派代表剧目《锁麟囊》。经过近一年时间的修改润色,经程砚秋先生苦心琢磨安腔,就正于王瑶卿先生,该剧日臻成熟。1940年4月29日,该剧首演于上海黄金大戏院,引起上海剧坛的轰动,赢得了“秋云阅厚,韵绝尘寰”的美誉。 《锁麟囊》又名《牡丹劫》,故事围绕登州两个少女的遭遇展开。富家女薛湘灵和贫女赵守贞同日出嫁。薛湘灵嫁妆丰厚,出嫁前其母又循当地风俗给了她一个装有很多珠宝的锁麟囊,取早生贵子之意。而赵守贞没有妆奁,仅一顶残破不全的花轿。中途天降大雨,二人同在春秋亭避雨。赵守贞苦于身世失声痛哭。薛湘灵命家人问明缘由,深表同情,将锁麟囊相赠,且拒留名姓。六年后登州发生洪灾,薛湘灵与家人失散,漂泊到莱州。昔日佣工胡婆引她去卢府办的粥厂打粥,卢府收留她为公子卢天麟保姆。卢夫人即赵守贞,她将锁麟囊供在后花园东角朱楼之上,叮嘱薛湘灵不得闯入此楼。卢天麟玩耍时将球抛至朱楼之上,逼迫薛湘灵入楼寻找。薛湘灵无奈入楼,适见锁麟囊,伤心痛哭。赵守贞发现后仔细盘问,始知她是赠囊之人,遂奉为上宾,并使她与失散的家人团聚。 从文学角度来看,《锁麟囊》是京剧中文学水平较高的一出戏。《锁麟囊》产生的历史背景是北京已沦陷,人民在日本军国主义铁蹄蹂躏之下,痛苦地挣扎。这时,程砚秋到山东演出遇到水患,亲见灾民流离失所之苦,萌发了编演一出以洪灾为背景的醒世戏的念头。 从艺术角度来看,将《锁麟囊》列为集程派艺术之大成的剧目,名副其实。 程砚秋曾反复地与翁偶虹研究如何使《锁麟囊》具有最佳的艺术效果。他花费了近一年时间设计唱腔,并就正于王瑶卿先生。设计唱腔时,吸收了不同行当、不同流派、不同板式、不同曲种的腔调,甚至西洋歌曲的旋律。化成程腔时,绝无斧凿之感。观众听了会肯定它是京剧腔,肯定它是青衣腔,肯定它是程派腔。如“忙把梅香低声叫”的拖腔源自小生戏《辕门射戟》“将军休要逞刚强”,“把朱楼来进”的拖腔源自老生戏《洪洋洞》,“羞得我脸似海棠”是将“梅派”〔西皮原板〕的腔安到了〔二六〕腔中。他请翁偶虹多写突破京剧格式的长句,好创新腔。程砚秋创新腔,不是表现技巧,卖弄噱头,而是为塑造人物、表达人物情绪、渲染剧情服务的。 “朱楼”中〔二黄快三眼〕一段有六处拖腔,每个腔都根据该处人物的心理活动自成一格,耐人回味。其中两个【哭头】都是哭,但心情不同,唱腔变化非常大。前一个是感身世之变的巨大痛苦的总的发泄,腔很长,拖了十二板,腔由低沉委婉变得高亢激昂,由抽咽变成嚎啕,拨动了观众的心弦,令人潸然泪下。后一个是感到“囊赠人娘又丧命”的孤独,暗自伤心,腔比较短,像微风吹皱一湖秋水,虽有起伏,却很短促。不仅在一个唱段中避免重复,在全剧中,几段〔流水〕、两段〔四平调〕、两段〔二六〕、两段〔西皮原板〕,其腔也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程砚秋初看剧本时,读到“回忆往事”的这段〔原板〕时,感到只是一问一答唱下去容易把戏唱温,思索良久,他请翁偶虹把这段唱掐成三节,以便把《三进士》中周子卿夫人盘问孙淑琳身世时三让座的身段吸收进来。演出时,动人的唱腔,优美的让座身段,加上碧玉的嫉妒不服,使场上非常活跃,该段成为全剧达到高潮之前非常精彩的一个小高潮。 说到做工,不能不让人想到程派的水袖。这出戏中水袖表演很多,安排得都很是地方。“发水”一场,【乱锤】中薛湘灵翻舞水袖,使人感到舞台上好似一片汪洋,人是在汹涌的波涛中挣扎。“朱楼”一场,卢天麟说把球扔到楼上了,薛湘灵一惊,折袖,转身,云手,绕袖,盘卧,向“下场门”一望朱楼,亮个矮相,非常漂亮。(此处亮相,是程砚秋化用太极拳到身段中的一例)上楼时的身段,加上一段精彩的〔二黄散板〕,缓与急、动与静、唱与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又是一个精彩的片断。 《锁麟囊》一剧念白没有大段的,却很精彩。薛湘灵出场是该剧的一个亮点,它有意地突破念引子、定场诗、自报家门这种京剧固有的程式,采用幕内白的形式,刻画出薛湘灵娇矜使性、颐指气使的富家娇小姐的形象,达到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导读来源《中国京剧流派剧目集成》(第35集)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