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马化腾背后的男人:微信之父张小龙

 树悲风 2017-08-07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五分钟


首先来看一组惊人数据:


2013年4月,香港里昂证券报告曾就微信的估值,给出40亿至50亿美元的浮动区间。


2013年9月,腾讯的天天跑酷、节奏大师、天天连萌和天天爱消除四款游戏登顶AppStore免费排行榜。里昂证券预测,腾讯手游业务将在明年成为新增长动力来源,对微信估值上调至175亿美元。


2014年3月,里昂证券亚洲发布报告,微信市场价值估计640亿美元。


而就在2014年春节,微信借助红包功能火遍大江南北,展现了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强大潜力,也成了估值大涨的主要原因。


2015年8月,汇丰银行发布的报告,微信市场估值达836亿美元,几乎占到腾讯市值的一半,截止今年六月底,腾讯市值已经暴涨至 2135 亿美元,按照市值的一半计算,那么微信的市值将达到 1067 亿美元。


如果综合微信以及腾讯自身发展,和微信与同类产品 LINE 的市值比较来看,那么微信估值则会在 1067 亿到 1131 亿美元之间。本着中间值的原则,微信的市值至少会在 1000 亿美元左右。


如今腾讯市值已然中国第一,市值直破 3000 亿美元!


微信占你手机电量多少比重


我的手机应用电量比重:



我利用微信社交,阅读,支付等,相信大多数朋友对于微信的依赖大于任何一个手机应用。


最近苹果和微信在支付市场的竞争,如果手机装不了微信,那对我而言就是一块砖头,一个手机软件,一款移动互联网产品,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让所有竞争对手只能望其项背,腾讯的这一切功劳怕多要归功给一个人:张小龙



毫不夸张地说,微信是中国互联网五年来唯一一款世界级创新产品。


微信不变的底气



这是微信创始团队成员曝光的设计稿,是微信4.5版本的设计稿,这是13年2月发布的版本。你可以对照一下现在微信的聊天发图片功能,基本跟这个设计稿是一样的。

4年多,对于微信这样体量的产品来说,一个功能可以一成不变,真的难以想象。这只能说明当初的设计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的。

而这样的一成不变又还很好用的功能,在微信里面有很多。

比如朋友圈,微信团队默默地倾团队之力开发了半年,做了40多个版本才终于确定发布。而在朋友圈发布之后,它基本就没怎么修改过了,这是不变的底气。

张小龙式的产品

小龙评审微信的功能有一个习惯:不看原型图,不看设计稿,也不看Demo,要体验前后台代码开发好后的产品。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功能在给到用户之前有过n个方案,则前后端开发人员已经开发过n个版本的代码。

如果你从事互联网行业,特别是在创业公司,你肯定会知道:这是极大的资源浪费,并且对开发速度和质量要求都非常高,还很考验开发团队对产品经理的信心和耐心——他们只会认为这个什么都不懂的产品经理整天在瞎改。

但是微信团队做到了,经常是昨天半夜开产品会,想出了一个方案,今天半夜就能体验这个新方案,并且把它否掉了。

如果是别家的产品经理是这样的,那恐怕他活不到产品发布的那一天,不为什么,只因为他是张小龙。

人物历程


1998年,周鸿祎“批评”张小龙:只有情怀,没有商业头脑。


2000年,《人民日报》评价张小龙:他是这个时代的悲剧人物。


2011年,当腾讯为突破困局而焦头烂额时,张小龙的微信横空出世。马化腾长舒一口气:我们终于拿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站台票。


2013年,他继续完善微信,微信支付风生水起,亿级用户遍布世界。崇尚技术的他是天生的完美主义,产品不断更新迭代,用户体验一次次接近极致。他把一款互联网产品打造得老少皆宜。他信奉简单就是美,他崇尚颠覆性思维。


「2013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委会评语:


17年前,Foxmail在他手中诞生,造福了400万邮箱用户;


6年前,他带领团队锐意创新,以七星级的产品追求重塑了QQ邮箱,使这一产品起死回生;


3年前,他成功开发微信这一划时代的产品,开创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


他,就是微信开发者、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张小龙。


可为什么偏偏是这个对名利无感、只在乎情怀的人,做出了中国互联网最成功的产品?


张小龙和他的 Foxmail


张小龙,1969年12月3日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


1987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电信系;


1994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到广州工作,从事软件开发。此后,他开发了一款优秀的国产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FoxMail。



1997年1月,FoxMail1.0beta(英文版)面世,并在winsite上公布。 


FoxMail 有多火?

1997年,张小龙的Foxmail一推出便震惊业界,连美国最知名的科技网站ZDnet都给出了「五星」

很多人放弃了微软系统自带的 Outlook 邮箱,改用了张小龙的Foxmail。

中国上网计算机有600多万台,三分之一都用了 Foxmail。

但火爆归火爆,由于 FoxMail 是免费邮箱,所以即便拥有200万用户,但张小龙一分收入都没有。

十五万的交易


在 FoxMail 不盈利的情况下,多位 IT 界德高望重的朋友劝张小龙置入广告,开启商业模式运转,但张小龙则一度认为,他不能这样干,他的 FoxMail 要有情怀,以至于你今天才能看到一个有情怀的微信。


当时雷军还不是什么小米当家人,在金山软件出任 CEO,中关村软件园可谓是响当当的人物,雷军当时通过邮件的方式联系到张小龙,说出金山欲购买 FoxMail 的倾向!


当时的张小龙也灰心了,软件光靠情怀并不能带给他任何收益,他向雷军开口 15 万!


最后雷军接受了这个价格,因为自己忙于金山注资的事,就委托了一位研发人员和张小龙洽谈,研发人员了解后感觉不值,觉得这样的软件尖山一两个月就能做出来,FoxMail 的收购以失败泡汤。


13 年后,当雷军的米聊完败于张小龙的微信时,不知道他是否会为这次错过而抱憾终生。


随后两年的时间里,张小龙持续改进自己的 FoxMail,但依旧是赚不到钱,连「人本日报」都发文说:他是这个时代的悲剧人物。


心灰意冷的张小龙最终决定将 FoxMail 低价卖掉,去美国专心做一名程序员,两个月后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博大以 1200 万高价收购 FoxMail,事后张小龙说:“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事”。


此后张小龙进入博大出任副总裁,一连沉寂了五年之久,2005 年博大决定将 FoxMail 卖给腾讯,而张小龙,则作为「嫁妆」一同打包给了腾讯。


而马化腾当时的意图很明显,因为当时 QQ 邮箱在中国十分的落后,他一方面看重的事 FoxMail 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则看上了张小龙本人,在进入腾讯后,随即被任命为广州研发中心的张小龙,开始了他和 QQ 邮箱的征途,小马哥对张小龙将 QQ邮箱打造成全国第一深信不疑。

王牌邮箱诞生记


QQ邮箱这个烂摊子被接下后,张小龙可谓是进行了多次无谓的挣扎,一位的改进和对 HotMail 的模仿使得 QQ邮箱越发笨重,在这个巨无霸邮箱诞生后,连张小龙自己都不愿意使用它,笨重,超慢,用户量直接出现流失现象,这样了不增反跌很正常。

2006年,张小龙决定放手一搏。他果断推出了“千百十”行动:

每月在QQ空间等谈论相关话题互动一千次;

每月看一百篇相关行业重要分析文章;

每月与客户、消费者深度互动十次。”

几个月下来,团队人人都成了接地气的设计者。

然后,张小龙提出了一个著名设计理念——“没有设计,只有解决问题。”



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笨重缓慢。

药方:让邮箱变得精简而轻便。

2007年春天,QQ邮箱新版本上线,瘦身敏捷的它,开始绽放别样魅力。

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无法传送大邮件。

药方:推出“超大附件”功能。

此功能一出,用户开始快速增长。

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缺少人性关怀。

药方:推出漂流瓶。

漂流瓶一推出,每天用户增长达到骇人听闻的数量级。随后,QQ邮箱又推出了阅读空间等产品,用户开始更加持续稳定地增长。

2010年,QQ邮箱终于跃居全国第一,被腾讯内部评为“七星级产品”。


张小龙和他的QQ邮箱漂流瓶


QQ邮箱做成龙头邮箱后,张小龙基本进入半退休状态,此时的张一龙可谓是舒了一口大气,来腾讯首战告捷。


微信的诞生

2010年10月,免费发短信的手机应用Kik上线,短短半个月就拥有了100万用户。

看到这款软件后,张小龙给马化腾写了封邮件:“每个时代都有划时代的产品,我们应顺应移动互联网趋势,开发移动社交软件。”

马化腾回了四个字:马上就做。“整个过程起点就是一两个小时,突然搭错了一个神经,写了这个邮件,就开始了。”张小龙说。

几年后,马化腾感叹:“若微信是别人家的产品,那腾讯真的是难以招架了。”他得多感激这个“搭错神经”的开始啊!

经过一年多的风浪和准备,以及团队的组件和策划,2010 年 11 月 20 日,腾讯微信正式立项,由张小龙全权负责。



2011年年初,微信ios版上线,但用户增长并不理想。


张小龙突然意识到在微信上是否过于理性,增加一些文艺或者人性的元素会不会更好?也许现在的微信过于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


从那时开始,张小龙放弃理性思维,开始武装成一个文艺青年。同时,微信开始增加一些更贴近人性的功能,查找附近的人、朋友圈、摇一摇……


2011年6月,米聊用户突破300万。米聊高层放话:“坐等张小龙来抄袭米聊涂鸦功能。”张小龙反击:“我的微信不需要那种功能。”

反击之后,张小龙进行了彻底的反思。然后,他又提出了一个著名设计理念:做产品要满足人的“贪嗔痴”,让用户对你的产品产生贪,产生嗔,产生痴。”

接着,张小龙赋予了微信一个精准定位:“微信不只是一个聊天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当时,团队成员笑了,觉得他是马云附体了。很多人觉得张小龙越来越不像一个严谨的程序员,而是一个兜售概念的“忽悠大师”。

自此以后,微信一发而不可收拾。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目前微信还没有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张小龙还有足够多的试错机会,电商、广告、游戏都可以涉及。显然,马化腾已经将微信商业化的重任全权交给张小龙。

他们万万不曾想到,后来微信真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精准定位后,张小龙开始引导与满足用户的“贪嗔痴”。



第一个满足:满足便捷通话。

为了满足用户期望便捷通话的需求,微信2.0推出了语音通讯功能。微信用户终于开始出现较快增长。

第二个满足:满足陌生人交友。

当雷军的米聊深耕“熟人社区”时,张小龙说了一句:“互联网的最终目的,是让关系学见鬼去。”

微信推出了“附近的人”和“摇一摇”。“附近的人”一上线,用户迎来爆发性增长。“摇一摇”一上线,每天启动量超过1亿次。

一月之内,微信就完爆米聊。



第三个满足:让用户可以炫耀和得到认同。

在用户达到一亿后,微信推出了“朋友圈”。现在,“朋友圈”已成为炫耀和寻求认同的大平台。

第四个满足:让用户实现自我价值。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微信又推出了个人和企业的“公众号”。两千多万个个人和企业有了展示舞台。

2016年6月,微信用户超过8亿。

微信已不再只是一个工具,而真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个可以满足社交、情感、自我实现等所有需求的地方。



张小龙产品三句金言

第一句是:减法!减法!减法!

“你问我们和竞争对手比有什么区别,我们没有他们那些臃肿艳俗的部分。”

极简——是张小龙的产品设计法则。

“摇一摇”功能推出后,马化腾给张小龙发了一个邮件:“摇一摇真的很好,但要防止竞争对手抄袭,但为什么不把预先该想到的都想进去,让别人想模仿的时候都没有办法进行微创新。”

张小龙回复说:“微创新是永无止境的,别人总可以加一点东西来跟你不一样。但我们这个功能已经做到最简化。”

复杂的东西都是脆弱的,极简才能不被超越——这是张小龙的理念。



如何才能做到极简?

张小龙说:把自己当作傻瓜。

“乔布斯能瞬间把自己变成傻瓜。我不行,我要5分钟酝酿才能变成傻瓜。”只有傻瓜都会用的东西,才是极简的。所以张小龙的微信拥有两大极简。

第一个:不用人教你也会用。

“如果产品需要弹出Tip来告诉别人该怎么做,那你就失败了。”

第二个:把复杂功能简单化。

“微信做了这么久,功能增加了非常多,但界面跟第一个版本变化并不大,比如,你如果不扫二维码去定位一个公众号,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公众号是什么。

很多功能都是隐身的,你只有去用它时它才存在。”

大部分创新,都是把问题搞复杂化。但张小龙的创新一直是化繁为简。

“外在形式越简单的东西,智慧含量越高,因为它已经不再依赖形式,必须依靠智慧。”



张小龙第二句狠话是:口碑!口碑!口碑!

“我在生活上不是一个有洁癖的人,但对待产品却分毫必究。”

张小龙对微信细节的苛求令工程师们恐惧。大到一个按钮应该在左边还是右边,小到一个图像差了几个像素,都是他需要考虑很久的问题。

一次,张小龙问一个工程师:“微信3.1与3.0的会话列表有什么需要修改?”对方说:“没看出来啊。”张小龙答:“会话列表每一行高度少了两个像素。”

极致——是张小龙的产品开发法则。

每一款产品,都经过成百上千遍修改才被允许上线。

这位乔布斯的东方信徒,不允许产品出现任何瑕疵。

每次产品更新前,办公室都会传出大声的争执和叫骂声,张小龙可以为一个很小的细节与产品经理争执一个通宵。

“他是一个独裁者。”研发部前员工宋轩说。

但宋轩也不得不承认:“张小龙是一个牛逼的人,牛逼的人玩独裁是可以做出牛逼的产品的。”

有做产品的人都说追求极致,为何做到的很少?“因为很多人在极致之前,就妥协了。”

微信支付总经理吴毅说:“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张小龙。”


张小龙一直用着碎了屏的手机


在微信诞生两年后的一次公开演讲中,马化腾揭晓了一个秘密:“微信概念出来的时候,有三个团队都在做。”但最后,只有张小龙的团队坚持了下来。

微信上线后,运营商通过腾讯内部向张小龙施压。腾讯副总裁致电张小龙:希望停止更新微信版本。张小龙怀着发布最后一个版本的心情,破釜沉舟地授意下属推出了带语音的微信,虽然得罪了领导,但微信终于站稳了脚跟。

张小龙是一个极其“护犊”的人,开发产品时,腾讯高层让他添加很多商业功能。张小龙态度十分强硬:“等我离开腾讯你再加吧。”正是因为张小龙的这一个个坚守,微信后来才得以取得俾睨天下的辉煌。



做产品更是在做情怀

张小龙还有一句暖心话:产品要有爱。腾讯员工对他的评价几乎千篇一律:“他是一个有人文情怀的产品经理。”

有一次在一个产品讨论里,同事提出了一个很巧妙的方法,能引诱用户点击而提高点击和下载数。张小龙脱口而出:“不要这样误导用户。对产品人来说,善良比聪明更重要。”

情怀——是张小龙的又一个产品设计法则。比如,春晚的红包大战。

当时,竞争对手把这当成一个大战,说一定要在数据上超过微信。但张小龙定下的目标——不是超越对手,而是怎样帮助用户更高效的抢到红包。

“我们的产品逻辑就变成了废除所有多余过程,让用户花尽可能少的时间抢到红包。”但最后,微信的口碑特别好。当然数据也很好,不会不好。

这就是张小龙的情怀——产品要有爱。

就像“和菜头”描述的那样:“这个沉默到像谜一样的男人,是中国为数不多具有文艺气质的产品经理。

他是那种因为喜欢《蓝莲花》歌词,就一定要问许巍买下版权,挂在QQ邮箱入口的人。

他也是那种喜欢同事小女儿涂鸦,就把一幅涂鸦画和《蓝莲花》一样挂在QQ邮箱入口的人。”



主导者格局的胜利

在米聊、陌陌等多款软件抢占先机之下,微信为何能异军突起,最后雄霸天下?

行业人士公认:这是主导者格局的胜利。这格局就是极简的审计理念,极致的产品追求,坚守的毫不退让,有情怀的人文精神。



微信开机界面是一张“蓝色弹珠”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1972年12月7日。当时三名宇航员在阿波罗17号飞船上,用一台80毫米镜头的哈苏照相机,拍下了这张完整的地球的发光照片。

从45000公里之外看过来,地球像一只蓝色弹珠,这也是照片名字的由来。

微信开机界面就是基于这张照片合成的,只是外加了一个面对蓝色星球的孤独背影。

所有人都知道:那个背影就是张小龙。

张小龙曾多次引用一个用户的疑问:“为什么这个人站在地球之外?”背影,或许在他眼里已经不仅仅源自孤独,也源自深层次审视自己的渴望。



2013年5月,绰号“啃饼”的工程师,日夜不歇地完成张小龙下达给他的任务,开发“打飞机”游戏。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这位自述“天天坚持打飞机”的工程师一口气开发出4款“打飞机”游戏,其中包括彩色版、画风怀旧的黑白版,甚至有界面上时不时冒出鸡、鸭等小动物供玩家射击的搞笑版,供张小龙选择。

最终,那款黑白素描风格的“打飞机”被张小龙选中作为微信5.0的欢迎界面,这一画风符合张小龙一贯对“极简”风格的信仰。这并不是张小龙开发的最复杂、修改最多遍的软件。他的多数产品都是经过手下工程师成百上千遍的修改才被允许上线,这位乔布斯的东方信徒不允许产品出现任何瑕疵。


每周一次的网球,每天深夜的《蓝莲花》音乐,以及从程序员时代一直保持了下来的烟瘾。有人说,张小龙是沉默到像谜一样的男人,是中国为数不多具有文艺气质的商人。


如果世界上又出现了什么新鲜的APP应用,在发布后的48小时之内,如果你也下载尝鲜,可能你会遇到个名叫 Allen 的人,如果这人沉默不语,甚至连头像都没有。那么你也许已经遇见了张小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