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单位体检,咱家主骗(不是错别字)在体检中心漂亮前台的忽悠下,加做几个套餐外项目,最后发现根本没用!于是找小九吐槽:「你丫卖萌这么多年,咋不整点专业的科普一下?」 专业?从今以后,小九只为大家推送中国TOP100三甲医院官方的科普,够不够专业! 今天,首先有请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来解答类似小九领导这类人群的疑惑:70后、80后和90后体检,各自应该选择什么项目?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Top100 每逢一年一度体检时,面对几十种检查、上百个指标……不查不放心,查多了钱包又放心不下。到底怎么选体检项目、多久体检一次呢? 体检项目和时间需要全面考虑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状况和家庭病史等,来做出选择,基本选择标准如下。 1 20岁:基础检查即可 这时人的体质比较好,尚未被各种慢性病缠身,肿瘤的危险性也比较小,体检做一些基础检查即可。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公布的《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指出,「必选」体检项目包括—— 点击图片可放大 20多岁的健康人,每年做这些项目就够了。 此外,20多岁的女性,乳房发育已经差不多,自检也有必要(如摸摸有无硬块、看乳头是否凹陷之类)。 2 30岁:成年人的检查 30岁开始,女性要特别关注妇科方面的疾病。包括外阴部检查、阴道检查、宫颈检查、子宫及附件检查等等,再加上乳腺彩超。 而男性,则最好检查一下性能力,包括性激素六项、心血管系统的检查(心功能测定、心电图)、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规检查(前列腺液的化验、尿检、各种涂片)、阴茎多普勒超声检查等。 性问题是整体健康的晴雨表,如果丁丁勃起有问题,可能预示着全身其他血管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另外,如果有胃肠癌家族史,胃镜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检查、肠镜检查也十分有必要。 3 40岁:关注心脑血管 从40岁开始,无论男女都要开始关注心脑血管疾病。自然,少不了相关心脑血管体检项目的选择,常见的有: C反应蛋白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微量尿蛋白检查、高同型半胱氨酸检查、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负荷超声心动图等。 先根据传统的心血管病的风险因素,如年龄,体重,血压,血脂等来分析判断总体情况,然后再做深入检查。这样,预测到是心血管高危患者,也好及早干预,以防意外。 此外,女性对乳腺的检查也该提上日程。最好每年一次乳腺B超+钼靶X线照射,双重结合,查乳腺增生、乳腺癌的效率可高达80%。 4 50岁:筛查癌症三高 进入50岁,要全面关注健康。除了前面几个年龄段的检查,还要加上癌症筛查,外周血管动脉硬化风险筛查,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相关检查。 另外还有一些检查,具体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比如平常吸烟、有肺炎,那么肺部低剂量CT有必要;假如有间歇性跛行,下肢血管彩超要做一次;假如你是脑中风风险者,可以选择查颈动脉超声。 总之,年纪越大,需要做的检查越多。 最后提醒大家,做完体检之后的健康管理也不能忽视。体检报告上往往对各个项目有个详细的解读,需认真阅读。 不少人认为体检报告的解读可有可无,甚至经常有人在体检报告明确做出重大疾病诊断或异常阳性的结果提示、并给出明确指导建议后,因暂时没有明显不适不去及时问诊,错过了最佳治疗机会。 体检的目的就是让你查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发现了问题不解决,还体检做什么呢?
身体不听话,总有点小病小痛,但又不想跑医院? 体检报告出来了,数据一堆看不懂? 都把问题发给我们的万名医生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