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裴谕新:那些在日华人女性到底过得怎样

 高手叭叭叭 2017-08-07

我来日本的这些天,电视里几乎每天都有福建女教师北海道失踪的相关新闻。尤其前些天,当失踪女教师危秋洁的父亲来日,向警方确认,那封遗留在札幌旅馆的感谢父母的信件,他认为是女儿写的。之后,警方又公布了疑似危秋洁的女性,7月23号在钏路车站出现的镜头。从这个镜头算起,危秋洁失踪将近两周了。

点击加载图片

失踪女教师危秋洁

这件失踪案在中日双方引起的反响很不一样。中方网友里有很多推测危秋洁是黑下来了,或者被黑社会控制,而日本网友大多倾向于是自杀。我和认识的日本朋友聊起这个新闻,没有人不知道这件事,他们审慎地表示,觉得自杀的可能性比较大。

北海道本来就是自杀胜地,而按照日本人的逻辑,没有什么问题不是自杀不能解决的。中国网友热议的“黑下来”,或者“被黑社会控制”,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列。危秋洁的教师工作,在日本人看来是非常体面的好工作。而且一个那么漂亮的单身女性,想在日本合法地找到工作、或者生活下去,不是一件难事,没必要“黑”。

至于“被黑社会控制”,还是太戏剧化了。日本是有黑社会,但也是合法的存在,不会做这么暴力的事情。何况北海道的治安一向还是很好的,大东京圈反而稍微乱一点。

点击加载图片

美丽的自杀圣地北海道

在日本生活的华人女性,主要通过哪些合法途径留在日本呢?她们的生活状况如何?我说说身边接触到的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通过结婚来到日本,另外一类是通过来日本留学,结婚或者工作,成为日本社会一员。

结婚来到日本的,大多嫁给同乡的中国人,很多福建女性都是这样,而且是一个村、一个大家族的女性,你带我、我带你嫁过来,她们嫁过来之后通常都是做家庭主妇,生儿育女操持家务,一两年也都说起流利的日语,生活不成问题;同乡之间,或者因为孩子的关系建立起的朋友圈,还是有很多话题可聊的,因此留下来的,也并没有太多的文化不适应问题。

大概十几个女性里面,也有一两个不喜欢日本的,想要回国,主要还是觉得国内的生活比较热闹一点,但抚养孩子还是在日本更放心,何况日本政府鼓励生育,给有孩子的家庭特别的照顾,所以回国的想法也就是一个情意结而已,没有谁真的毅然决然回去的。

日本社会持续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相较于中国适龄女性近七成就业的世界第一就业率,日本女性就业率不到50%,年龄在35到40岁的女性就业率是最低的,因为这个年龄段是日本女性生育、养育的最高峰。而当女性完成这个育儿期,却往往发现自己经过“职场断层”,原来的企业已经没有自己的位置,想要换新行业更加困难重重。基于此,2014年“安倍女性经济学”在日本实施,目的是动员社会、企业、国家的力量,减轻日本主妇的育儿负担,帮助她们更好地重返职场。“安倍女性经济学”计划在2017年之前,新增40万个负责照看孩子的处所,新增可照看1万名学龄儿童的课后托管项目,以保障女性全天候投入工作。目前这个计划已经完成。2015年日本内阁府还成立“育儿总部”,重点解决“待机儿童”——也就是排队等候就近入托育所的问题。

点击加载图片

日本女性占劳动力人口比例图

除了解决女性育儿的后顾之忧,安培女性经济学还强调女性在职业上的发展,相关条例包括要在2020年以前把女性在企业管理层所占比例由2013年的7.5%提升至30%(2015年这个目标降到7%)。2016年4月政府又颁布生效一项条例,要求企业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组织编制和公开披露增加对妇女管理的计划。给做得好的企业发补助,但做得不好的企业,也没有具体的惩罚措施。这些条例主要是在倡导方面,政府无法确切监控企业是否有效遵守,但在企业普遍缺乏劳动力的情况下,从上至下的这些倡导,对于企业来说,还是有很好的警醒作用的。不少企业在内部实行了奖惩,尽量为女性再就业创造合适的环境。

我所了解到的一些嫁过来的华人主妇,在孩子上托育所之后,往往会采取“1.5”的家庭分工模式。所谓的“1.5”,也是安倍女性经济学里的一部分,就是鼓励全家有一位全职工作者,一位兼职工作者,当然,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是女性担任兼职。华人女性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当销售、收银员等按小时计酬的工作,十分抢手,因为日本服务业迎来大批的中国游客,会说中文是了不起的职场优势。

这种兼职工作一般一个小时一千日元,大概六十多人民币。对于嫁过来做家庭主妇的华人女性来说,是很好的贴补。关键是时间有弹性,她们不需要工作、家庭两头烧。

点击加载图片

日本非常欢迎中国游客

在日本留学之后留在日本的女性优势更为明显。

一位上海来的女性,留学期间和日本男友相恋,毕业后结婚生子成为日本居民。她会说英语、日语、上海话、普通话,一直有翻译的工作,同声翻译一个小时最高可得十万日元左右(约合6000块人民币),书面翻译一个字可达500日元(约合人民币30块左右),即便是兼职,收入十分可观。

还有一位学者,也是上海来的,毕业于美国名校,目前是东京一家私立名校的正教授,年薪约为一千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0万),是日本人平均年薪的2.7倍。然而,这并不是她的全部的收入。作为学科带头人,她拿到非常多的政府资金资助课题,这些课题的经费预算里,她是可以公开合法的拿到研究酬金的。而她每年的研究酬金,比她的薪水还要多。

同为高校教师,我仰慕这位同行,但她也不是我认识的人里面收入最高的。我的一位中学同学,留学日本后成了建筑师,开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建筑设计公司,每年的收入以上千万计。这位同学如果留在家乡,应该也有很大的一番作为。然而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一家建筑设计公司,得到同行和市场的认可,这样的女性,我在中国还没有遇到过。

点击加载图片

日本的高收入行业

大家对日本的印象可能是等级制度、男尊女卑。的确,在日本,等级已经被日常化了,比如职位高一阶的同事,在各种工作场合都会得到下属的“尊敬”,如果一起吃饭娱乐,你也可以根据座位、举筷先后、谁发言谁附和判断出“尊卑”。然而如果是同级的同事,女性并不会承担“端茶送水”、“照顾男同事情绪”等隐形的等级,低一级的男同事更加不会挑战女性领导的“权威”,职场的等级高于一切。所以职场上如果有男尊女卑这回事,是因为女性得不到提升、占领不了领导岗位而造成结构性的等级高下,而不是隐形的文化上的歧视。

而在家里,家庭主妇掌握财政大权,丈夫工作的时间女性可以很好地安排自己的闲暇,不会有人花钱还怕丈夫给脸色,更不会因为“不工作”而被视为“寄生虫”,家庭主妇就是一份工作,这是深入人心的事实。日本主妇对丈夫特别照顾,给予足够的尊重,不会抱怨“丧偶式育儿”,因为这也正是她们的“工作”,她们承担家庭的责任,享受家庭的福利,一切都是应当的。

点击加载图片

日本的职场“尊卑”

最近有一本书《低欲望社会》,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所著,描述了日本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甚至不愿意恋爱、不愿意结婚、不愿意生孩子,连对性都不感兴趣了。我的朋友侯虹斌刚刚撰文评述了这种现象,认为这种现象除了与日本国的经济低迷有关,更与日本男女不平等的传统文化相关。我基本同意这个论述。然而,我要说日本在保障女性的婚后权益方面还是比中国好很多。

生育率之所以下降,和中国中产所面临的育儿困境一样,是育儿的成本增加了,对育儿的要求提高了,而女性对于自身个体的生活质量要求也更高了。在日本看到很多处在育儿期的妈妈,精致得体和职业女性没有什么差别,这背后当然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在自己身上。

这种高期待值,令人对育儿望而却步。就像中国中产阶级不愿意生二胎,而大多农村妇女没有这个困扰,只不过日本的女性更超前一点:不婚不育。至于性冷感,也是出于差不多的原因:“如果不好,宁愿不要。”日本泛滥的情色文化还是一点没有萎缩的,人们满足性欲望的方式变了。

点击加载图片

日本精致得体的育儿妈妈

危秋洁的失踪依然是个谜,在谜底没有揭晓之前,我们依然怀抱良好的愿望,祈祷她的平安归来。在日本生活的华人女性,随着中国经济和市场的强劲,其实是比以前有更多选择的。也祝她们都安好,面对一个更友好的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