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028】从乳腺磁共振的7种基本强化形式看疾病性质

 云端个人书柜 2017-08-07

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

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世朋友

※※※※※※※※※※※※※※※※※※※※※

所读书籍:《乳腺磁共振征象图谱》

笔记制作:岸芷汀兰

征象1:无强化:

    注入造影剂后前90s和前7min钟内,MR信号强度增加<>


征象2:缓慢流入:

    注入造影剂后90s内MR信号强度增加<>


征象3:中等流入:

    注入造影剂后90s内MR信号强度增加50%-90%之间。常见与纤维腺瘤及乳头状瘤等肿块性病变及乳腺炎及新鲜疤痕等非肿块性病变。


征象4:快速流入:

   注入造影剂后90s内MR信号强度增加>90%。常见于浸润性癌,浸润性癌常表现为边缘不规则、霜敷征阳性、T2WI呈低信号。

征象5:平台型曲线:

    增强90s后信号强度不增加,呈平台样改变。常见于癌或乳头状瘤。少见于粘液性纤维腺瘤,乳头状瘤常见,且病灶增强前存在较高信号,平台水平高于或低于典型恶性肿块表现。

征象6:上升型曲线:

   增强90s后信号强化持续上升。常见于粘液性纤维腺瘤或乳头状瘤。

征象7:廓清型:

    增强90s后信号强度开始下降。多见于乳腺癌,因肿瘤血管动静脉瘘可能。炎性乳癌可见小灶性廓清型曲线。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