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业教育:走出消极,为积极而教

 昵称815848 2017-08-07
 

中国职业教育实践的反思

       反思当今中国职业教育,最为深刻的危机之一,就在于培养和塑造单一、单薄的“职业人”成为根深蒂固的职业教育价值观念,消极教育价值取向日益流行。然而,衡量现代职业教育,真正重要的不是毕业率的多少或就业率的高低,而在于能否找到真正有意义的知识技能,是否善于有效运用知识技能,做到理实一体、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唯有当职业知识技能被用于解决实际实践问题的时候,知识技能才真正找到了通向心灵与美德的通途,才能够转化成为幸福人生的积极力量和源泉。

       反思当今中国职业教育,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在为“人”成“人”的方面,忽视了人格和心灵的培养。职业教育放弃了自己最本真的使命,将人丢弃了,将人教没了。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无视、漠视学生的个性存在和个体差异,职校人才培养过程成为机器加工生产的“流水线”。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必定是培养健康健全的人格,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智力发展、学习成绩、分数名次或者技能等级证书。

 

消极职业教育

       消极职业教育的典型特征是人的迷失、消失和缺失,一些职业教育管理工作者手中丢“人”、心中缺“人”与目中无“人”,一些职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习惯于眼睛看着天花板、盯着地板或者瞧着黑板,对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心理感受、问题行为不闻不问或熟视无睹。突出表现在职业教育思想、目标、内容、过程、方法、评价与管理等方面,实践误区表现为技术训练主义、职业实用主义、就业完美主义、大赛锦标主义、升学应试主义、纠错惩罚主义、问题标签主义和包办保姆主义等问题现象。对待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需求与问题现象,消极职业教育管理的做法表现为过分揭短补短、过多批评指责、过度关注关爱、过高期望要求和过于严厉严格。而在积极职业教育中,每一个学生皆有积极的潜质潜能,通过职业知识技能的获取、职业思维的培养和职业实践的体验,人人都能发展成为富有积极人格、阳光心灵和现代品质的职业人。


 

积极职业教育

       积极职业教育是促进和引领职校生成长成人成才的“希望工程”“阳光工程”和“幸福工程”。积极职业教育倡导树立“全人观”,努力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最优的自我,做人格健全的现代人(自信人、乐观人、希望人),做与时俱进的职业人(潜能人、优势人、特长人),做卓越幸福的心理人(健康人、快乐人、和谐人)。积极职业教育要从心出发、用心而为,为积极人性、和谐人格、幸福人生助力导航。积极职业教育坚持推崇人本、人善、人和与人贵的价值取向,即发掘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优势,发扬人的特长,发展人的个性和发挥人的作用。

 

建构积极职业教育范式

1.建构积极发展目标

       我们倡导的积极职业教育,就是坚信今天比昨天优、明天比今天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不断追求、奋发进取的现代职业教育。积极职业教育,既蕴含有每一个职校生都很重要、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更预示着积极促进和引领每一个职校生各展其长、因势利导的发展目标。

2.建构积极教育理念

       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一定要努力更新教育理念。更新理念,核心是推进职业教育过程的积极优化,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扩大职业教育公平,树立为积极而教的人才培养观念,培养更多为社会所需要、符合社会期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建构积极教学过程

       职校教师要理性认识当代职校生的心理状态与特征,读懂95后、00后职校生心理发展需求。从过去的“要求学生适应顺应的职业教育”,转变成“创造适应学生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着力追求“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积极职业教育”。从“我只能(需要或被迫)在这里学习”到“我愿意(喜欢、乐意)在这里学习”,打造这样积极的“未来组织”(职校、班级和课堂)是积极职业教育应该着力努力的发展方向。

4.建构积极改革策略

       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要认准科学发展道路,不走错路或弯路。尤其是在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深化政产学合作助推现代学徒制等方面持续创新变革。对待消极职业教育的旧疾顽症,既不能拖延拖沓,也不能操之过急,特别是不能够急功近利。我们相信,只要真正用对“药”,假以时日,消极职业教育的痼疾定能祛除,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事业必将走上更加积极的快速发展之路。

5.建构积极社会环境

       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正越来越高,但还需要加快推动出台配套改革措施,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进一步营造和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环境和时代风尚,尊重有一技之长者。我们要不拘一格识才选才、育才、用才,大力宣传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贡献和典型案例,促进真正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只有职业教育真正受到各方重视、欢迎,才能培养出大批支撑中国制造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才能让技术技能型人才成就出彩人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多的才能落地生根。

 

创新行动,打造积极职业教育范式

       积极职业教育旗帜鲜明地提出“行动,才有收获;改革,才有未来;创新,才有奇迹;研究,才有成就;坚持,才有卓越”的要求,把现代理念、改革思维、创新意识、心理基础、工程视野、行动哲学和草根精神,作为打造积极职业教育学术共同体的重要追求。

1.幸福人生:积极职业教育的现代理念

       积极职业教育是追求幸福的教育,让每一个教师享受职业教育的幸福,让每一个学生接受幸福的职业教育。理想的中国教育梦就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积极职业教育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为每一个职校学生播种理想,点燃梦想,最终实现梦想,把自己的专业成才梦和中国现代职教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追求卓越:积极职业教育的改革思维

       职业学校要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的顶层设计意识,以精益求精的专业视野加强统筹规划,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推进创新工作进程,坚定坚持做积极的职业教育,用心做好卓越的积极职业教育,科学系统地建构富有中国特色的积极职业教育范式。以“永远追求卓越”为目标,用“永不放弃”的精神,“超越自我”的决心,“实现卓越”的使命,坚定地创造“卓越”的积极职业教育事业。

3.和谐发展:积极职业教育的创新意识

       积极职业教育就是要秉承“为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让职校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成就卓越人生的出彩机会,让每一个有志成才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自主发展空间和道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服务社会的有用之才。积极职业教育呼唤专业卓越、自主发展的教师,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教育素养,逐渐成长为一名有教育思想、有人格魅力、有实践智慧的职校好教师!

4.积极取向:积极职业教育的心理基础

       当代中国职教改革创新呼唤心理学,积极职业教育建构实践更要以现代心理科学为基础、为依据。我们要基于现代心理科学规律进行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建构积极取向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之路,为积极职业教育奠定坚实的心理科学理论基础。


5.助力改革:积极职业教育的研究视界

       在改革创新的语境下,探索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使命和转向、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职业教育公平治理以及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及教师的标准化等方面,成为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

6.系统统筹:积极职业教育的工程视野

       如何积极回应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现实问题、关键问题和主要问题,更需要我们统筹规划、自主推进、积极行动、注重实效。尤其要抓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案的进度统筹、质量统筹、落地统筹,理清各项改革的“联络图”和“关系网”,增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序性。

7.校本实践:积极职业教育的行动哲学

       积极职业教育不但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理想或梦想,更是实实在在的职业教育行动与实践。我们并不企求理论研究最好,但要追求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践行动更好。

8.执著坚韧:积极职业教育的草根精神

       我们要以积极为主线,直面问题、读懂学生、反思实践与创新行动,明确“建构积极职业教育,成就卓越幸福人生”的现代思想,提出“多元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本着“为职校学生卓越人生奠基,为教师专业持续发展铺路”的办学宗旨,遵循全员培养积极教师,全面开发积极课程,全力打造积极班级和课堂,全程培养积极学生,全方位构建积极文化,努力创建现代化、特色化、品牌化的职业学校。有执著坚韧这种草根精神般的时代品格,积极职业教育永远前行在希望之路上。

来源:《职教通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