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词客有灵应识我——古典詩文欣赏与吟诵(雲龍書院講稿)

 泮溪别馆 2017-08-07
词客有灵应识我——古典詩文欣赏与吟诵(雲龍書院講稿)X

词客有灵应识我——古典詩文欣赏与吟诵
主讲人:关永梅
今天能到云龙书院来为大家做这个古典诗文欣赏与吟诵的讲座我感到非常的光荣,也非常开心。因为云龙书院可以说是曾是我们徐州的最高学府。著名词人、探花冯煦当过院长,他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他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进士王钦霖、刘庠在这里当过教师,其学生韩志正曾当选为孙中山大总统时的中华民国国会议员。辛亥革命后,书院为战争所破坏,夷为废墟,前后共存182年。而冯院长寓居上海,以遗老自居。云龙书院是讲授中国四书五经诗词骈文的场所,这是书院里讲学的正宗,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修身之本。中国古代文人是没有不会做诗的,孔子也是一直推行诗教,因为学了诗,才可以使生命呈现出鸢飞鱼跃活泼泼的生机,才能真正的直达内心,变化气质。虽然诗人是天生的,但是作诗是可以学会的。我近来读到中山大学张海鸥教授转发的胡晓明教授的文章,文章里写到,吾国文学,宽入而深出,写好诗不易,然有此一设计,人生之不幸,人人皆可以文学而疗伤矣。女子作诗,尤以此观,兴观群怨之外,诗可以疗救也。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生本质就是痛苦,诗词可以辽救我们痛苦的人生,更大的意义竟是可以从无意义的人生中创造出意义来。
虽然云龙书院仅存182年,却留下了经年的芬芳,形成了“以诗书为堂奥,以性命为丕基,以礼义为门路,以道德为藩篱”的书院精神。
前两年正在复建云龙书院的时候,徐州曾为云龙书院举办了一次全国性的征联,我有幸作为评委之一参加了复选与终评。我也受邀为咱们云龙书院的梦华亭做了一副七言对联。
云龙书院梦华亭联
亭倚青山留月魄;
学收沧海毓英才。
梦华亭就在咱们这个讲堂的左手边。冯煦字梦华,这个亭子就是为了纪念他起的名字。我的这个联上联扣了地点,青山就是咱们云龙山,月魄即自然界的皎洁光华,也是一种人格的象征,下联从老书院院長长的事业着手。以沧海喻其才学,培养出了大批的人才。尽量做到以简概全,气格正,风骨清。云龙书院刚对外开放的时候,
我就来此寻觅,却发现亭子前的对联没有悬挂,非常失望,个中原委不明,我非常希望此联有一天能被悬挂在亭子前,因为古人历来是有亭必有联。
古代的人是上的私塾,私塾里的老先生教读诗书,不是只像我们现在这样的朗读,他们还有一种读书的调子,用那种读书调子来读书呢,能更好的体会所读之文的内在气格,也更有利于背诵记忆,古代的大才子小时候就可以背很多的书目,那时候没有网络,不像现在有网络,典故什么的一搜就可以搜到。那时候全靠记忆,那是要下死工夫的。我们今天也要介绍下古人的读书调子。古人的读书调子现在称为吟诵,可能不尽准确,现在就是约定俗成了。何为吟诵?自古读书皆吟诵。如朱熹说读书法:“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这里读的方式即是“吟”。作为古典诗词的活态,吟诵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现在已经列为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在叶嘉莹先生看来,吟诵就是“你把声音给经典,经典以生命酬答你”。吟诵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诵读,而是用汉字四声依字行腔,在感受语言文字平仄起伏、抑扬顿挫美感的同时,体会诗文作者或昂扬,或沉郁,或豪迈,或婉转的各种情感,由此引发心理上的共鸣。
叶嘉莹先生说“古人写诗,都是先吟后写的。学诗,必须要学习吟诵。你的诗句,就是你内心的感动,就会伴随着你所熟悉的那个吟诵的声音跑出来。
在中国古代,小孩子一入学,就先学吟诵。《周礼》的《春官》记载,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也就是教授诗歌,就是要把意义跟声音结合起来教,要教孩子能够吟诵诗歌。现在大家都知道,吟诵这个词指的是“中国传统读书法”,也就是人们印象中轻轻地、拉长声音、有点摇头晃脑、俗话说像老和尚念经似的一种读书方法。
我把古文诗词的吟诵统称为吟诵,其实他们还是有分别的,尤其是词的吟诵,古代填词开始是交给乐工伶人去演唱的,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曲,它跟读书调子是有区别的,因为时代久远,现在填词不再演唱,这些流传下来的古谱也当做了吟诵里的一种特别形式。
接下来,我们来赏析一些词,有古谱传世的词我会给大家吟诵,古文的吟诵后面会再介绍。我们先来赏析一下冯煦的一首词,
一、 冯煦的百字令
百字令 得少符吴中书,赋此答之,丁亥试灯日也 (清末民国初·冯煦
空阶飞霰,算东阳、带眼朝来都缓。一纸绵绵思远道,比似此情还短。
屧径萝凋,剑池枫落,莫弄参差筦 guǎn。春灯初试,峭寒犹恋孤馆。
悽惋。携手丛祠,霜前絮酒,曾送南征雁。廿载重逢青鬓改,愁与吴云俱乱。淮上秋山,彭城夜雨,独我肠堪断。故人休问,暗尘不上行卷。
这首词是试灯日所写,试灯日是元宵节前一天晚上。百字令,是词牌名,词共有100个字。又名《大江东去》、《千秋岁》、《酹江月》、《杏花天》、《赤壁谣》、《壶中天》、《大江西上曲》、《念奴娇》等。词开首就写空阶飞落小冰粒一样的霰,接着以沈约瘦腰之典写少符寄书来引起的绵绵愁思。使词人的腰带上的眼也比以前松了。接着转换到写吴中,屧径为西施之典,指的是春秋时吴王宫中的廊名,相传吴王令西施步屧,廊虚而响。剑池当指苏州虎丘的剑池。屧径萝凋,剑池枫落,不要再吹奏洞箫了。参差筦GUAN(古代乐器名。洞箫,即无底的排箫。亦名笙。相传为舜 造,象凤翼参差不齐。《楚辞·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唐 皎然《同李中丞洪水亭夜集》诗:“佳人但莫吹参差,正怜月色生酒卮。” 清 秋瑾《挽故人陈阕生》诗:“喜音时按玉参差,好客每陈金凿落。”以镌镂金银为饰的酒盏)因为景色清冷,诗人的心里更承受不了洞箫幽怨之音了。下面春灯初试写现在正是试灯节,峭寒犹恋孤馆。却是一个人在馆中的孤寂。这种感觉在佳节十分更觉明显。下面开头二字悽惋,接着回忆携手丛祠,霜前絮酒,曾送南征雁。廿载重逢青鬓改,愁与吴云俱乱。最后两句最精彩。淮上秋山,彭城夜雨,独我肠堪断。故人休问,暗尘不上行卷。淮上秋山也是有典出,出自唐代韦应物的一首五言律诗。
全诗为: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淮上秋山,彭城夜雨,独我肠堪断。堪为名句。最后写到故人休问,暗尘不上行卷。一种惆怅渺远之思久久萦绕于读者的唇齿间,引起共鸣。这是曾担任云龙书院院长的冯煦的词,堪称此中高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来学习这样一种美好的文体呢,它可以让我们的存在方式更为雅致,生命有意义。
二、李煜的词作欣赏
再来看看李煜的词作,李煜是南唐后主,也是我们徐州人,被誉为千古词帝,这点让我感到很骄傲。 王国维说:“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而且还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叶嘉莹先生说:李后主的词是他对生活的敏锐而真切的的体验,无论是享乐的欢愉,还是悲哀的痛苦,他都全身心的投入期间。我们有的人活过一生,即没有好好的体会过快乐,也没有好好的体验过悲哀。因为他从来没有以全部的心灵感情投注入某一件事,这是人生的遗憾。
我们先来看一首李煜早期作品 玉楼春。
李煜的《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可以说这首词写得明艳照人,令人愉悦而不俗。这是一首快乐的词,古人常说悲词容易动人,而快乐的词不好写,能把快乐的词写得如此动人,也是李后主不凡之处。上片第一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非常的有画面感,明眸皓齿的宫娥晚妆初了的舞队,这是多么活色生香的令人魂销的场景。第二句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霓裳羽衣曲》原是盛唐时的大曲,安史之乱后曲谱失传.嗜好音乐的李煜得其残谱,经天资聪慧又善音乐的大周后周娥皇演奏,失传近百年的《霓裳羽衣曲》又重现人间,所以在众多舞曲之中他独独钟情于“重按霓裳”.下阙写他临风闻到香气悠远,酒醉后拍着栏杆情味更浓,但是此时归去,并不要高烧红烛,只要踏着清月色就好了。这是一个词人独特清雅的品味。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意味。
再来看李煜成为违命侯时的作品,李煜的这首浪淘沙有古谱传世,我就用古谱为大家演唱一下。
浪淘沙 作者: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暮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此词作于作者被俘之后,心里巨大的愁苦只能以填词解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是景語也是情語,罗衾不耐五更寒,只有在梦里才能忘掉自己成为阶下囚的命运,一晌贪欢。下阙更是凄然,直抒胸臆,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过去的生活跟现在相比就如天上与人间的差别。就像春去后的巨大的悲愁,天地间也容纳不了。后主后面又写了一首虞美人,这首虞美人直接导致了宋太祖赵光义动了杀机,赐给了他牵机药毒酒,导致了李煜的死。
再来看这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是用生命来抒写的,是李煜用他独特的方式走向了毁灭。这首词具有伟大的悲剧感。宋太宗读到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后便动了杀机。此词历来传诵,千古名作,也没有多少难懂的典故,可以让所有的读者都能体会到他的家国之痛。徐晋如先生说这首词是一个词人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了一次高贵对卑贱,文明对野蛮的挑战。
三、 晏几道的鹧鸪天
鹧鸪天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这首词大概是在宴席上即兴而作,以其本事、暗讽和小晏的才情获得众人称赏,并广为传唱。据说连大理学家程伊川(颐)听到,也笑着说:“鬼语也。”(借鬼故事来戏作)言下颇有欣赏之意。
这里的小令,是东晋王珉称号,此借指座中某高官。上片是一副画面,勾勒熏染的很足,为下片的想象做足了功课,虚实之间,才思颖发。我在广州人文馆听了刘斯翰先生对此词的赏析。他认为这首词首句便点明了这是写某位高官的传闻,也是小晏自序中所说的“一时杯酒间闻见”。这位高官,小晏姑隐其名,改用“小令”代替。东晋时,王献之曾任中书令,后为王珉取代,由于两人当时齐名,就把王献之称“大令”,王珉称为“小令”。传说这位高官在一次宴会上,迷上了一位歌女,小晏也姑隐其名,而用“玉箫”称之。玉箫,原是唐人传奇中人物,据唐范攎lú《云溪友议》记载:“唐韦皋少游江夏,馆于姜氏。姜令小青衣玉箫衹侍,因渐有情。韦归省时,约五年至七年后取玉箫。后衍期不至,玉箫遂绝食死。后转世,仍为韦侍妾。”小晏在这里暗指两人一见钟情,今粤人称为“前世”者是也。传说高官兴致甚高,饮酒听歌,不觉酩酊大醉。这也就是“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所描写的情形。
下片写高官回家后的感觉,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楚宫,借指官妓所居。心里想的人儿离自己十分的远并且不能见,而自己的相思充塞于天地之间,还好,梦魂可以不受束缚,又踏杨花过谢桥。谢桥,谢家桥,指情人所居。典出张泌mì诗《寄人》: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我们下面再来看一首朱彝尊的高阳台。
四、朱彝尊的《高阳台》并序
  吴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气方绝,适元礼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友人为作传,余记以词。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
  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
  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小序文字清爽隽雅,寥寥数笔已把故事交代完整,这是古文的魅力。词开头桥影流虹,湖光映雪即写明了地点也描绘了景色,翠帘不卷春深引出了女主,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接着写游丝不系[xì]羊车住,此句用了卫玠乘羊车入市,见之者皆以为玉人之典,引出了男主这位翩翩佳公子。下面仿佛是女主心声,想要青鸟来传情,下面一句又从女主的心里转到女主的形态描写,写她倚遍了雕阑,梦遍罗衾。下阙从男主角度写,写他重来女子已经香消玉殒,朝云乃宋玉高唐赋中之典。接下来几乎句句有典,词人真是个用典的专家。明珠佩冷是郑交甫常游汉江,见二女得两明珠后又失之典。紫玉烟沉是吴王夫差小女紫玉喜爱韩重不得为夫妻,死后魂归,其母抱之如烟之典。至于桃花,江浔,相思路皆为语典。草尽红心典出【异闻录】:王生梦伺吴王夫差,闻葬西施,生应教之曰:满地红心草,三层碧玉阶。春风无处所,凄恨不胜怀。尾句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之意,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小序如一枝染露的红花,词便如一画轴慢慢展开,让你细细流连。
此事到底是不是真实的,我现在也不敢相信。因为文字有时候会写到极致。我百度了下这首词里的叶元礼,叶元礼(1642-1681),叶绍袁、沈宜修之孙,叶世侗之子,叶小鸾之侄,顺治十三年(1656),叶绍袁四子叶世侗和七弟叶世倕住在杭州皋亭山的佛舍里发愤读书,结果二人误食了毒菌身亡。那年叶世侗长子叶元礼只有14岁,从此元礼便由叔叔叶燮抚养带大,此后叔侄两人同进同出、形影不离,情同父子。这时的叶元礼巳经才华初显,与叔叔并擅文誉。 1656年,叶元礼14岁,流虹桥事件就发生在这时,同时朱彝尊为记以词。朱彝尊这首词很快就流传开来,一时轰动江南,人们争相传诵,争睹叶元礼风采,一些闺阁小姐,则从帘后、楼头偷窥。据说后来甚至惊动当道,把他召入官署中读书去了。流虹桥事件十几年后,也许是冥冥中缘分的牵引,叶元礼认识了卢氏。那时叶元礼已经二十几岁,应该早就成家立室了。1674年,卢氏和纳兰容若成亲,三年后,卢氏亡,叶元礼亲为卢氏撰写墓志铭。卢氏去世几年后,叶元礼于康熙年间在参加一次考试前病逝,年仅39岁。以上这些就是这首高阳台的写作背景。
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下唐调读书法以及另外一些吟诵调子,我跟从苏州的魏嘉瓒老师学习了唐调,唐调是以唐文治先生的姓氏命名的一种读书的方法,现在已经成为了全国第一大调了。魏嘉瓒老师是徐州人,他是唐调的再传人。古典诗文是一种高贵的美的享受。能够欣赏我们中国文化里最精彩最核心的古典诗文,这样的人生才是美的,这样的人可以称之为精神贵族。古典诗文包括诗词,骈文以及古文。诗词大家都比较熟悉,唐诗宋词也常提及。骈文是中国特有的文体,讲究句调音节之美,古代很多美文都是用骈文写成.古文它是与骈文相对而言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历来有很多名篇,比如大家都熟知的秋声赋,放鹤亭记等。秋声赋呢接下来我会用唐调来吟诵。我们先来吟诵几首词
下面这首白居易写杭州的著名的忆江南,这个调子是魏嘉瓒老师送我的最美读书声里的调子。她是两湖人,现在在苏州,这个调子是她小时候学的,也就不是苏州的调子。但是描写的却是江南的风景。现在我给大家吟诵一下。
1、《忆江南》 作者: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憶江南 作者:关梅卿
雲湖憶,渺渺眼波橫。春水船中歸白鳥,粉蓮香里立青蜓,何日到彭城?
雲山憶,软软黛青凝。古佛千年依鹤迹,杏花十里倚兰亭,何日到彭城?
2、长相思 这个调子徐健顺先生的调子,我特别喜欢此调的优美,对此词演绎的也很到位。
作者:纳兰性德 (清代)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 3、最早的宋词的音乐,是姜夔在白石道人歌曲里留下的十七首,我们来看其中一首暗香
·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赏析
原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注释】 ①辛亥:光宗绍熙二年。 ②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范成大居此,因号石湖居士。 ③止既月:指住满一月。 ④简:纸。⑤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⑥工伎:乐工、歌妓。隶习:学习。
历来的词人多以为此词是有寄托之作,徐晋如先生说此词其实是用一系列的典故表述了一副梅花的优美画面,是没有寄托的,是一首非常典雅的写梅花之作。这首词以健笔写柔情,开词家新境。
开头旧时月色四字便压倒了以往的咏梅之作,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古笛曲有梅花三弄。唤起玉人,玉人之典《晋书·卫玠传》:「﹝玠﹞年五岁,风神秀异……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这里借指美玉般的人,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⑦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后居洛思之,请再往。抵扬州,花方盛片,逊对树彷徨终日。杜甫诗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但怪得:惊异之意。此句是说人已渐老,正遗憾没有像以前那样为梅花写诗之时,却惊异竹外疏花,已将冷香洒上了瑶席。
下片用南北朝陆凯的《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之典。写在寂寂的江国,曾有的折梅赠知己的雅意。翠尊:翠绿酒杯,这里指酒。红萼:指梅花。 耿:耿然于心,不能忘怀。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这句回忆,千树压西湖寒碧,千树梅花的高洁与西湖水的寒碧,一个压字显花开之繁思绪之沉,并与湖水发生链接的数种情思。尾句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这是对梅花凋落之态的描写,梅花刚谢,早已起相思。整首词用了很多典故,引起人对梅花的美好联想,有虚有实,空际转换,如羚羊挂角,透澈玲珑。
【集评】
郑文焯zhuō 《郑校白石道人歌曲》:案此二曲为千古词人咏梅绝调。以托喻遥深,自成馨逸;其暗香一解,凡三字句逗皆为夹协。(协,即叶。叶韵。夹叶,就是在主韵外夹着叶韵。)梦窗墨守綦严,但近世知者盖寡,用特著之。
谭献《谭评词辩》:石湖咏梅,是尧章独到处。“翠尊”二句,深美有骚、辨意。
唐圭璋《宋词三百首笺注》:刘体仁云,落笔得“旧时月色”四字,便欲使千古作者,皆出其下。又云:咏梅嫌纯是素色,故用“红萼”字,此谓之破色笔。又恐突然,故先出“翠尊”字配之;说来甚浅,然大家亦不为,此用意之妙,总使人不觉,则烹锻 之功也。
4、古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童蒙读物,叫做声律启蒙。这个声律启蒙是把平水韵里的三十个平声韵部,用骈体文的方式把它写出来了。你可以通过诵念的方式,有助于更好的去记忆声律启蒙。现在我来给大家诵念下声律启蒙的一东韵。这是徐晋如先生的调子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4、吟诗呢要遵循平长仄短,平声字拉长,仄声字短,中国的近体诗是有格律的文体适合于吟。吟适合于近体诗或者菩萨蛮,临江仙了那样有很多律诗的句子的词。吟:适合于近体。平声拉长、仄音缩短,尾音腔化。遵循近体诗的格律原则,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也是徐先生的调子
我们再来吟一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古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里押的是平水韵里的八庚韵。
5、再吟诵一首七绝。用得是魏嘉瓒老师的吟诵调。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這首詩非常著名,成了蘇州形象代表詩。《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吟诵就是要多听多练。任何人在掌握了简单的规律后,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吟。吟难的还有一个原因,对诗词写作者来说不是问题,但是对于不懂的人来说就会困难些。因为你不懂,就不知哪个地方是平声,哪个地方是仄声。相反过来,你用吟的方式来读诗的话,久而久之,就会有一种语感,对你以后写作诗词等等都非常有好处。
再给大家示范唐文治先生吟诵古文的调子,唐文治先生是无锡国专与上海交大的创办人。他教给他学生的这种吟诵调被现在的人称为唐调。
6、诗经 关雎 先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7、木兰诗 / 木兰辞 魏嘉瓒先生调
【作者】佚名 【朝代】南北朝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我们再来看看用唐调吟诵的古文
8、秋声赋
【作者】欧阳修【朝代】宋代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我们用传统的吟诵来读书呢,有下面几个好处
(一)是诗文创作的一种手段。自古以来,文人们都十分注重研究声音(吟诵)和写文章的关系,也注重这方面理论的实践。这方面的论述很多,吴汝纶曾经对唐文治说:“文章之道,感动性情,义通乎乐,故当从声音入,先讲求读法。”即可证明。对此,不展开阐释。至于吟诵对诗词写作的作用,则更为明显。尤其是古典诗词发展到唐朝,近体诗的格律已经十分完美:押规定的韵,平仄字的“间、粘、对”,句式、词性、语法的对仗,等等,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富有音乐美的形式。古人正是遵循这种美的规律吟诗的,写诗必吟,如韵字要吟,二四六位置上字的平声长仄声短也要靠吟咏来区分等。唐人卢延让所说“吟安一个字,撚断数根须。”(《苦吟诗》),姚合所说“诗好带风吟”(《武功县中》),杜甫所说“新诗改罢自长吟”(《解闷》),都是唐人吟诗的写照。古人写诗是先吟而后录,可以说不吟诵就写不出诗。屈原江畔“披发行吟”,
(二)是传承国学的一种渠道。国学的传承当然主要靠早年的竹简、后来的印刷,但口耳相传也是一条重要渠道。特别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先秦文献依然能传承至今,主要就是靠口传心授,即靠的是吟诵。以后历代,靠吟诵传承国学也是很正常的一种办法。
(三)是陶冶性情、自娱自乐、健身养性的乐趣所在。诗文内容本身就美,加之声音的音乐美,吟诵就必然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诗与乐,是通向传统文化的最方便之门。古雅是中国文艺的最高标准。
孔门最重诗教。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又说,小子何莫学夫诗,又谓诗有兴观群怨之效,诗大序则云:凡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亦莫善乎诗。诗能培养赤子情怀,纯净人格。历代诗词,包含了中国国民精神的全部符码,中国人又讲究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先重人,再重诗,故读古人诗词,是与中国古人高贵的人文情怀相遇,用诵吟歌唱的方式来再现古人的诗古文词,更能深刻的理解古人的作品,也能够加强记忆。更能很好的激发我们对美的追求。
曾国藩在《处世金针·修身之要》篇中说:“君子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材,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我们用吟诵之法来读诗词古文,用心去欣赏诗词古文,进而学写诗词古文,我们的人生就会更充盈,人生就会更高贵。
我的讲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