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开吾手,走进自然

 昵称45041530 2017-08-08


——读《家长必修的21堂教育课》有感8

城市孩子天天出门就是高楼大厦遮天蔽日、人流物流川流不息、噪音污染铺天盖地。眼睛想看,却看不了多远;耳朵想听,却听不到一点自然之声。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的心胸会开阔起来吗?他们的心境会亮堂起来吗?那是不可能的。自然决定人,人的眼界开阔,心胸然就开阔;人聆听清晰、悦耳之音,心灵感受自然就清爽、宜人。————钱志亮


先生是教育专家,对儿童发展学有深入研究,对孩子出现的问题的研究也颇有造诣。他的观点很超前,打破了很多条条框框,可能会触碰不少家长坚守的底线。

其实往往直击人心的东西,才值得正视和思考。他告诉我们:儿童问题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我们每个人都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是不是犯过很多错误其实犯错也是一种成长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不行,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不是我们挣面子的工具。


这段话说的好:会生孩子的人,不一定会当家长,要当好家长,必须经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营养学、养生学、护理学、环境学等一系列的培训,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广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才能使我们的孩子远离发展问题,远离伤害,不致成为“问题儿童。”


这几年干班主任,我一直也在努力研究儿童的发展这门学问,收获挺大的,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凡事都要在尊重的基础上去做。

本文,钱先生,重点想介绍城市化带给孩子的问题,城市化虽然给大家的生活呆了了便利,但是如果不加重视,孩子们反而会受城市的影响被反噬。战胜城市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是不可能,而是大家都不敢来做这个实验,拿自己孩子作为实验品,心理这关不好过。钱先生告诉我们要培养孩子的精气神,并对精气神做了详细描述,我算是长见识了。


接下来谈了两点,我都比较认可:

第一点,儿孙自有儿孙福,别为孩子瞎操心。

说到底还是先让家长朋友们适当的放手,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城市化在大城市是比较严重的,在小城市,受影响还小一点。我们身为家长和老师不该这么安排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做呢?钱先生说:“家长第一要管孩子的身体;第二管的是人品;第三要管的是格调;第四要管的是浩然正气;第五要管的是才华和才干。


第二点,让孩子尽情的享受大自然。记得《大教学论》上特别推崇的就是自然教育的功能。看到这里的时候,我都有想法,玉米成熟的时候,不妨带他们去体验一把收玉米的生活体验。在城市,孩子们不走出去,永远不会去发现世界的奇妙,不会发展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让我们一块加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