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三百群共享课(8)--《摄影的四个转换(1)》】

 ruanrd 2017-08-08

  在3000年前,希腊德尔斐神庙阿波罗神殿门前的那一句石刻铭文:“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曾引起过无数智者的深思,后来被奉为“德尔斐神谕”。

多年来一直在追问自己:摄影是什么?我们真的了解摄影了吗?

谈及摄影是什么的时候,同样,我们对摄影的理解也会有各种观点,

比如有人说:

摄影是一种习惯;

摄影是一种修养;

摄影是一种表达;

摄影是一种快乐;

摄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摄影是用你的图片感染读图人的情绪;

......

假如把以上这些表述用于书法和绘画,你会发现依然也成立,

“绘画是一种修养”

“绘画是一种习惯

“绘画是一种生活方式”

......

因此这些表述都没有告诉你什么是摄影!

那么摄影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得从摄影做了什么开始谈起。

我玩摄影的时候来才十来岁,到现在年过半百了,从上世纪的黑白胶片家庭暗房到彩色胶片快冲,直至如今的数码年代,和许多人探讨并查阅许多书籍也没有得到完美的答案。却看巴布亚人杀猪给我了启发,人类为了吃肉把活猪肢解为猪肉的活动,工具就是杀猪刀(箭头)。这件事情给我了启发,摄影是什么?肯定不是之前的那些虚无的“生活”、“快乐”和“习惯”来能解答的,摄影不外乎用照相机这个工具,把现实世界中对光的反射转化为照片而已。

以下图片是巴布亚杀猪的过程,当地人还保留新石器时期的生活习惯,因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他们被文明社会发现时还处于新石器时期。以下各图是他们射杀猪肉之后火堆烤猪皮脱毛,挖坑用烧红石块烤熟猪肉的全过程。
   























   

把摄影过程好比猪转化为猪肉。很简单,很粗暴,但是很实用!而这种转换过程中,包含了那些具体的变化,摄影师如何超控这些变化是每个摄影师必须明白的,明白了变化你才知道怎么去超控,如何超控,就是摄影经验! 

摄影的转换之一:通过镜头拍摄的照片,是一次对现实世界三维转换为透视的影像。过去我们说的拍摄角度和选择镜头等问题都是为了完美地完成这次转换。

摄影的转换之二:把大千世界全部位置的清晰转换为某个景深范围的清晰过程。因此每次拍摄都会考虑到景深的问题和是否慢门让部分运动物件虚化等,都属于这次转换。

摄影的转换之三:无限大的现实世界中,摄影都仅仅在某个事件的某个空间上萃取了一个很小的局部,即无限大到局部取景的选择。选择拍摄什么题材,是纪实还是风光,纪实拍一个人还是一群人,还是某个社会现象呢?从无限多的事件中选择一些,从事件中无限多的空间中选择一个拍摄空间或者说是场景,这时摄影师每次都必须考虑并为之头疼的事情。 

摄影的转换之四:时间在流逝,摄影让时间凝固并仅仅凝固一瞬间,这一瞬间可以是千分之一秒,也可以是长时间曝光一分钟。 

有这么复杂吗?拍照就那么简单似乎不用故弄玄虚地搞明白这么多,这句话仿佛和钢琴演奏家所我们只要知道钢琴的键盘在那儿,敲击就能有声音一样可笑。 

我们简单地把现实世界光的反射记录下来的过程称之为摄影,许多人就误以为原来摄影就是眼睛说看见的,改为用相机来“看”,甚至有的摄影师会错误地告诉你,会错误地告诉你摄影就是拍照,人的眼睛就是精密的照相机,人看到的相同用相机就能拍摄下来。

实际上肉眼看世界时和相机透过镜头拍摄的世界不同。人眼看到的世界是一个清晰的很小的点,或者说是一个很小的面,这个面大约是视角3度所形成的。这样比喻我们看世界的时候情况,仿佛黑夜中或者拂晓时的一盏发射光线角度为3度的探照灯扫射着世界,这盏灯只能照亮一个很狭小的面。

怎么可能?我眼睛几乎可以看到180度的范围,的确你看到的范围非常的大。而在这么大的范围中你和我以及他,能看清晰看到的范围是非常的小,并只有3度左右的视角。

不信你可以可以做个实验,现在看看手机中的文字,你会发现你的眼睛能清楚地看到我现在打出的字并不是每一段所有的字,只能看清一行上几个字而已。以五号字为例,我们只能看清晰3-4个字左右,之后转动眼珠继续看下面几个字,因此我们阅读需要转动眼睛或者头颅,同理我们阅读大照片的时候更是这样,所以人们阅读速度并不能非常的快。

而相机却不是这样看世界的,相机成像的时候,在同一个焦点平面上都是清晰无比的。 这个平面称之为焦平面,或者叫物方焦平面。
   
 

观看和摄影成像的区别:肉眼看到景物仅仅只能看清视角为3度的景物,而3度以外是我们无法看清楚,而照片清晰的是一个对焦点所在的一个平面上(焦平面),这个平面上的中央到边缘都是清晰的。这已经是生理上存在,你我都无法挑战的事实。 

以此反观初学者拍照,他们给别人拍摄纪念照时习惯把人头放在画面的中心,经常没有拍下被摄者的脚,原因正是在此。

此时初学者可能看清楚被摄者的面部表情,当她微笑的时候按动快门,却无法看到被摄者脚是不是在画框外,这种最常见的失误就是因为初学者只看到人头这一点,不了解人观看的这个特性而造成的。

比如下图就是天空过多的一个例子:

 

简单地说,人肉眼观看是只有一个小小区域的清晰,而照片是清晰的一个面。了解这点之后,摄影师初学时在按动快门的之前,不仅看清楚人物表情同时,还要用眼睛的余光观察整个取景框的上下左右,这正是他是看不清而容易被忽略的。

摄影师用照相机为工具,在生产出照片同时或许创造出伟大的摄影艺术品,摄影师位置在现实和照片之间,摄影师把“世界变为照片”,而这种改变为什么有时是伟大的呢?那么我们首先必须搞明白“世界变为照片”时发生了怎么样的转变,由此找到摄影师思考的对策和创作方式方法。

现实世界是三维立体的,而且现实中这些物体有着极度的微小颗粒级别的清晰。换一句话来说,我们目前说的照片清晰和现实比较都是模糊的。当我们按动快门拍摄照片的时候,相机把三维世界转换为二维的平面照片。假设照片厚度忽略不计的情况下,此时用一个有限的长和宽中的影像来表示。

因此许多人都说相机是把三维转换为二维,这时的二维和我们平时所说的投影图的二维剖面图不同,照片的影像是依据相机的镜头和拍摄位置而呈现不同的透视效果,不同焦距的镜头产生不同的呈现明显不同的透视效果,所谓的广角透视效果大,立体感强都是转换的一种表现。

这是二维的剖面图:
 
图注:我们都知道相片的转换不是这种二维的剖面。 
图注:拍摄是类似这样的透视影像。

我们所说的拍照是把三维世界转换为二维的照片,是说照片上的影像二维,这种二维不是二维的剖面,不是立体几何中x和y轴上的投影。因此我们得到结论是如下。

摄影的转换之一:通过镜头拍摄的照片,是一次对现实世界三维转换为透视的影像。过去我们说的拍摄角度和选择镜头等问题都是为了完美地完成这次转换。

这种的转换存在,让摄影师需要考虑这种透视关系,即主体和陪体关系的问题就出现了,这种关系因为透视的效果存在,会有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研究前景、中景和远景的关系,我们要学会用不同的焦段的镜头和不同的拍摄距离来确定二则更多的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这是摄影师们都必须非常非常熟练运用的手段,所谓老法师必须非常清晰地意识到这种关系的存在,必须明白如何调整这种关系。

 

图注:我们假设左边是陪体背景,右边是主体,现在看起来是一样大的,关系是左右关系。

(1)当在相同位置,只改变相机镜头的焦段是无法改变主体(右边)和陪体(左边)的大小关系。   

图注:观察图中两者大小的比例,我们用较长的焦距拍摄一张进行对比。

 图注:虽然用较长的焦距拍摄,因为拍摄的位置没有改变,这时左右两个陶头像都按照相同比例增大。

看图得出结论:当在相同的拍摄位置,只改变相机镜头的焦段是无法改变主体(右边)和陪体(左边)的大小关系。(注意,是大小的关系,指的是左右两个陶瓷头像之间比例依旧相同)

(2)后面这张不是用长焦拍摄的,而是靠近一些拍摄,这时你会发现,无论是否改变镜头的焦段,这种大小关系会发生改变。

 

图注:靠近拍摄大小即可发生变化,这时右边陶头像是左边2倍大小。当然这里说的是二者必须具备前后关系。 
 
(3)当照相机做移动时,主体在背景中比如像右移动,摄影师左右上下移动,主体和背景的关系就会发生变化。  

图注:相机做右移动后,我们看到要是环圈中的字母是H。可以说成主体(钥匙圈)向左运动,或者说背景(键盘)向右运动。和背景的关系是随着 相机左边移动而发生变化。相机右移动会造成的效果是:主体左移动,或者说背景右移动),同理相机上下移动主体和陪体之间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看图得出结论: 当相机在和被摄体主体等距离地做左右上下移动的时候,主体和背景的关系会发生变化,当相机做右移动时,照片呈现出主体相对于背景做左移动,或者说背景相对于主体向右移动,相机的上下移动同此理。

通过以下实例我们看看摄影来研究这种转换的具体运用。

 

拍摄实例一:照片摄于四川的塔公草原,许多人在这里拍过照片,和也是许多人中的一员。我们都知道摄影就是把三维转化为二维透视图像,因为前景的花特别小,而花作为陪体却是我们希望能很好呈现的,花儿与少年。因此靠近花的情况下,选择适当的焦距和拍摄位置,让小花显得较大,这张照片有可能拍失败是这几种情况:

1、摄影师站立拍摄,小花太小,画面感染力被削弱;

2、摄影师选择的镜头焦段过于短,这时也蹲下拍摄画面中景的人物和背景的塔公寺也显得过小,表现力不足。

3、镜头焦距过长,前景消失,画面中只有人物和背景金塔寺,这样会造成作品流于一般,表现力也被削弱。

以往我们只知道前景中景和背景之间有存在关系,老师们也说了改变,但是没有说具体怎么改变,今天这课就直接告诉大家这是摄影转化的规律之一。


拍摄实例二:在北极看到这个场景,我是扛着三角形后退,距离前景下方那些人约
100米的地方使用长焦拍摄了这张照片,为什么要后退呢?我明白退的越远,背后冰川和人物相对会显得越大,好像之前作为陪体的陶器头像,因为我们靠近主体后,他们大小比例发生了变化,越近大小差别越大,防止则小。因此要把冰川拍的壮观,我的判断是后退在后退。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只谈摄影转换之一,其它转换(共四个转换),今后继续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