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好这5件事,公众号至少成功了一半

 茂林之家 2017-08-08

1


@胡不归的听课笔记

《模块二:如何科学搭建公众号框架?》

 


1. 公众号名字

 

符号是一切的起点,好名字就是一个超级符号,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更利于记忆和播传。

 

身处信息海啸、公众号泛滥的时代,要做好公众号、形成品牌力,再怎么强调取好名字也不过分。

 

2. 公众号头像

 

在一个读图时代,视觉和形象无疑更具吸引力。

 

好的 logo 和头像,会形成良好的首因效应,直接抓人心神,收获点击的可能。

 

好的名字匹配好的头像,直接奠定了一个公众号的印象和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头像甚或比名字更重要。

 

3. 功能介绍

 

微信公众号要做好定位,在受众心中形成专业偏好印象,如此才易于放大和播传,产生用户价值。

 

好的一句话或一段话的功能定位,直接表明功能价值所在,能锁定目标人群,形成内容期待,提高转化率。

 

名字、头像和功能介绍,是一个微信公众号的门面,这种第一印象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被关注与否。

 

4. 自动回复

 

“关注自动回复”是公众号和互动的开始。

 

“关注自动回复”的内容,会形成用户的第一观感和调性认知,好的回复会,使用户产生确定感和认同感。

 

要明确自动回复的核心诉求,做好自动回复的文案内容,就是要跟用户发生更多关系,形成更好的用户体验,逐步增强粘性。

 

5. 菜单栏

 

人是目录型动物,对“分类”、“树状”、“标签”有天然偏好,面对一个开放空间,需要被引导,增强把控感和确定感。

 

一个公众号需要以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为导向,做好菜单栏设置,引导访问,甚至刺激访问。

 

菜单栏是导航是入口,精准对位,提供核心服务、精选内容,为的是解决问题、满足需求,好的菜单设置就是向用户展开一个无尽宝藏。



2


@黄敏旭的听课笔记

《如何学习这门课?》



1.整体把握,制订计划

 

这就跟《如何阅读一本书》说的一样,要先做检视阅读,做到心中有数,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有的放矢。

 

做计划主要是安排好学习的时间,地点和内容进度,我参加了10日特训营,进度就是每日3节课,时间就是在上班路上学习,白天消化,晚上下班后写作业。

 

2. 保持进度,稳步推进

 

意思就是按部就班的去学就好了,不要贪多开始三分钟热情。

 

前几天每天学习很多课,然后后面又间断了。一下学很多吸收率就低了,不持续又会影响进度,有了一次例外,就容易出现很多的例外,最后就是半途而废了。

 

我目前在学习群里,分班分组,还打卡,外界的因素也会让我坚持的。

 

3. 学了就用,大量实践

 

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的,不过真要做到还比较难。

 

我想一定要给自己设定一个与自己切身相关的目标,要带着问题去学习,学到了知识就要想法去用来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目标达成了,才是真正的学会了。

 

4. 重点课程,反复听练

 

我们是在学习技能,不是再看故事娱乐而已。

 

任何一项技能都是需要经过大量的反复训练的,刻意练习,10000小时理论就是这个道理。

 

读100本书获得的收获,没有把1本书读100遍收获大,重复是学习之母。



3


@勇敢的蝌蚪33的听课笔记

《模块三:如何做好内容选题策划?》


 

今天学习了模块三,了解到了如何做好公众号的日常选题和如何判断、找到优质转载内容。

 

我个人公众号的内容定位是摄影样片展示、拍摄手记分享和提供约拍服务,是以原创为主的,很少做转载,所以,我目前的重点是在如何做好日常选题。

 

粥老师给的思路很清晰,让我脑洞大开,在《如何做好日常选题》的6个维度中,有很多都是可以借鉴的。

 

虽然摄影,尤其是儿童纪实摄影,这个领域很窄,几乎蹭不上任何热点话题,也很难去跟什么情感时尚扯上关系,可以说是只有本分做好手头的事情这一条路了。

 

但在听了粥老师的课后,我意识到,只要它有受众,就不会没的做。

 

结合我的公众号内容定位关键词、用户需求和痛点、借势热点等几个维度,我可以做出以下几种内容形式:

 

1. 儿童成长记录连载

 

拍摄小朋友的日常生活,定期更新,以有趣、有爱、有故事为编辑亮点。

 

2. 吐槽流水线拍娃,摆拍的那些事,具体形式还未想好。

 

3. 节日或假期发布相关图集

 

比如,六一儿童节是小朋友开心玩耍的图集,父亲节和母亲节则是小朋友和父母的互动有爱图集,寒暑假是小朋友和家人出去游玩的图集等等,当然都是我拍的。

 

其实应该还有很多种做法,但我最近总是很晚才能学习,而作为青年,一过12点,我脑子就不好使了,今天就先想到这里了,后面再慢慢想哈。


4


@周烨的听课笔记

《模块七:如何做好内容排版?》


关于排版:颜值与言值

 

1. 排版的三个作用

 

提升用户阅读:好的排版,必须是看得爽、看的舒服。

 

通过高标准且风格稳定的排版,塑造品牌价值,不能为排版而排版,就像不为设计而设计。

 

给用户一种内容精良的心理暗示。

 

2. 排版的10个技巧

 

1)确定标准模版,不要随便更换。

 

2)正文字号、颜色、等等统一,重点信息应该突出,保持自己的风格。

 

3)简单原则,不为排版而排版,不为设计而设计,简单就是最好的设计。

 

4)划重点一定要克制,全是重点等于没有重点。

 

5)文章配图要遵循3个统一:主色调、风格、尺寸要一致。

 

6)正文最好使用14-16字号,考虑大众需求。

 

7)字体最好不要超过3个颜色,黑、灰加品牌色即可,简单洁简。

 

8)单图文推送要自己写摘要,而不是系统自己抓取,最好不要超过15个字。

 

9)排版要就近原则,整体性原则,需要的要有一定的留白。

 

10)学会做好自己的排版参考库。

 

排版只是工具,提高自己审美才和感知能力是最重要。

 

3. 11个常用的排版应用

 

排版工具可以使效率大大增强

 

1)短网址生成器:i排版或者短网址。

 

2)二维码生成器:草料。

 

3)两端缩进:两侧留白。

 

4)字间距:在编辑器实现,用135和新榜。

 

5)图片之间无缝拼接:自适应手机屏幕宽度。

 

6)排版常用的小符号:i版本收集有常用的小符号。

 

7)文字和图片滑动框:i排版可以找到工具。

 

8)图片配文字:不用PS, 在i排版上实现。

 

9)自定义符号:12-14号。

 

10)自定义颜色:保存色值。

 

11)直接复制你想要的格式:借用别人的排版、不要为了排版而排版,简洁。

 

4. 公众号编辑必备的效率式具

 

排版工具“壹伴”,利用工具,可以提高效率:

 

1)排版功能。

 

2)文章采集功能。

 

3)图片采集功能。

 

4)网页截图屏直接上传。

 

5)题图制作功能。

 

6)编辑提醒功能。

 

好的工具可以让人事半功倍,太方便了我们日常排版。



5


@纸巾的听课笔记

《模块六:如何策划热点文章?》

 


1. 热点复盘:赵雷《成都》爆红

 

爆款选题成立原因:

 

1)满足了大众对社会的期许,草根+梦想+坚持=成功,大众想要这种努力就有机会,公平的、有希望的社会。

 

2)每个人都能在赵雷身上找到自己,看到希望,有代入感、有共鸣。

 

3) 赵雷做了我们想做却不能做的,坚持了我们想坚持却不能坚持的。

 

4)时机恰到好处,年后离开故乡时,干掉迷茫、焦虑,调整心态,好的开始。

 

2. 分析3篇“赵雷”相关热点文章

 

1)视觉志:《赵雷,你终于红了》

 

时间:登台第二天,不早不晚。

 

选题:故事满足大众期许,强烈共鸣。

 

写作技巧:注重具体信息的描述,比如赵雷演唱现场、与粉丝的互动、结尾是对赵雷的期许。

 

内容要素:优质文章内容+3短视频+5首歌+每首歌歌词。

 

标题:最有共鸣的7字短句,简洁明了+饱含情绪。

 

2)民谣故事:《再见,小众的赵雷》

 

注定能火,但不能大火,因为垂直细分,只是赵雷粉丝。

 

精准定位下的选题:民谣故事。

 

追热点时,勿一味求阅读量,要综合考虑,兼顾流量、内容定位和调性。

 

3)shelter《喜欢赵雷<成都>的人,你可能粉了一个假程度》

 

常见选题套路:怼热点、怼爆点,这是高风险,也是高回报。

 

3. 整体启示:

 

1)持续创作,能打败99%对手。

 

2)“关键行动领袖”常常是爆款人物选题。

 

3)直接用标题说出大众最想说出的话,最直接有效引发共鸣。热点发生后,敏锐捕捉用户大众反应,直接用标题代替大众表态、发声。

 

4)文章完成度要高,“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到极致。

 

2. 追热点时要避开的4个坑

 

1)急于表达,常被打脸

 

让事件的相关利益方都发声,快追的话,切勿表态、下结论,只做现有“事实”。陈述“事实”,不作判断,不作事实背书,可提前做好准备,坐等真相。

 

2)赚了流量,失了民心

 

追热点要有基本原则和三观。

 

3)追得太快,浪费推送

 

综合判断事件目前的传播节点 和后续。一边跟进,一边提前整理好素材。

 

4)角度不对,不符定位

明确公众号诉求,要克制,服务主要的目标用户群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