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牧野”的由来

 思明居士 2017-08-08

“牧野”的由来 牧野这个词出自历史上著名的牧野大战。牧野之战结束了商朝六百年的统治,为西周奴隶制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对后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周武王伐纣时的牧野大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古代战争。它不但决定了一个延续六百年的殷商王朝的灭亡,一个近800年的大周王朝的诞生,而且还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借鉴。抛开政治的,军事的大话题不论,单是成语或掌故就有长长的一串。比如小心翼翼、天作之合、黄钺白旄、白鱼入舟、赤鸟流屋、叩马阻谏、不食周粟、爱屋及乌、助纣为虐、百夫致师、前徒倒戈、血流漂杵、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等等。

“牧野”的由来

牧野战场在哪里?笼统地说,新乡就是牧野大地。因为在大部分的新乡辖区里,都有和牧野大战相关的历史地名和故事。它们有的有地方志书记载,有的是民间传说,有的还有先秦的典籍可作证明。要详细说,就要涉及许多的文献和考证,话说少了不容易清楚。幸好我们可以另寻捷径,从语法构词的角度,对“牧野”来点儿咬文嚼字,也可以明白个七七八八。

首先,“牧野”一词不同于以“牧”字构成的其他名词,如牧放、牧童、牧歌等;也不同于以野字构成的其他名词,如田野,视野、朝野等等。它是一个专门用来表达牧野大战战场的专用名词。借用时尚的话说,它是新乡的专利。

其次,是“牧野”除了具有专用名词的性质以外,在“牧野”二字的组合关系上还另有学问。它不同于“牧放”一词中的牧和放,如牧羊和放牛是并列关系;也不同于“田野”一词中的田和野,即田地和原野,也是并列关系。西汉时有一本叫《尔雅》的书,在注解“牧”字和“野”字的一般含义时说:“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意思是说,在邑落(相当于今天的城市或城镇)的周围叫郊区,那里是人们耕种的地方;郊的外围叫牧,是放牧的地方;牧的外围叫野,是野兽出没的地方。有的人不理解“牧野”专用词的性质,所以依据《尔雅》错误地认为,周武王与殷纣王之间的决战,是在殷都朝歌(当时的称呼是商邑,即今天的淇县)郊外的牧和野展开的。正确的解释是,牧本身是一个邑落,所谓牧野,是指这个邑落外面宽阔的原野。

再次,关于牧邑的具体位置,东汉的许慎在其所著的《说文解字》里说得最为明白。他说:牧邑在“朝歌南七十里地”,“周武王与纣战于牧野”。汉代的70里,约合现在的25公里,正是今天的卫辉市区所在地。另外,还有唐朝的《括地志》,说今卫辉市原名陈城,周武王为了牧野决战,曾在那里陈兵布阵并筑城。

“牧野”的由来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牧野战场的位置其实并不含糊。指的原是今卫辉市周围的广阔原野,而且主要是在东北的淇县方向。值得顺便一说的倒是,卫辉市从南北朝时的北周到清末民初,作为州、郡、路、府、道的治所,管辖的县份多处牧野战场,和今天新乡作为地级市的行政区域大同小异。为此,我们不妨比照唐朝张守节在《史记正义》里的话,再给牧野一个通俗而应时的说法。张守节说:“卫州,即牧野之地,东北距朝歌七十三里。”我们说:新乡,即牧野大地,市政府所在地东北距淇县约50公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