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部六病学术,让基层学中医不再难!

 lvzhifeng 2017-08-08

基层的医生,被药厂不断组织学习针刺,艾灸,拔罐,刮痧,贴敷,推拿,整骨,平衡针,放血,挑刺,简单方剂等一系列中医简便技术,就其诊治范围,包涵了基层常见病和多发病及慢性病范畴。但为什么经过多次学习,而在临床恰难以开展呢?这难道不能引起思索其中原因吗?


一、学而不精



虽然基层医生对于这类学习,应该是轻车熟路,因为都是学医几年及几十年,有一定医学基础,又由专业精湛的老师讲课及点拔,应该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虽然热情参与,却疏于课后钻研,又忙于惯性思维的西医治疗,无暇顾及拓展新的业务,故而收效甚微,根本无力开展。



二、村民不信服



基层医生与村民都是乡邻乡亲,村民对于村医的技术及特长都是了如指掌。长期以来,村医都是担当着配药输液的西医综合对症治疗,中医适宜技术的实效并没有为村民所信服。


村民在头痛脑热时第一反应,就是吃药打针或挂水。如果没有一定的信赖,及亲耳所听或亲眼所见,村民是不认可及不接受中医适宜技术,来代替几十年来药物依赖。



三、村医工作繁重



虽然系统学习了多次中医适宜技术,对于一些常见病及多发病和慢性病完全可以用这些技术来进行很好的治疗并预防,但是临床时碰到适宜的病例,因心中无底气,不敢运用。


而无底气的原因,就是对这类适宜技术一知半解,没有很好地学会及融会贯通。这就要求村医不断学习中医学的经典理论,充实自己的辨证认识,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取得好的疗效,经年累月,被广大村民所接受及传扬。


但现今村医的生存大环境中,村医终日忙碌于浩繁的公卫及一般医疗,很难挤出时间旁及再学习,故而放任荒芜,没有学以致用。



四、三部六病学术,为学习中医找到了捷径!



三部六病学说是一九九〇年六月根据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管理局作出的《关于采取紧急措施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决定》评定的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太原市中医研究所内科主任刘绍武主任医师,从既符合现代医学科学理论,又符合祖国医学传统的哲学理论的愿望出发,创造的新的独特的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理论体系。创始人刘绍武先生突破传统文献,做到古为今用的创新之学,已为越来越多的医界同仁所服膺。刘老所拟协调疗法十余方,对冠心病、慢性气管炎、慢性肾炎、溃疡病、慢性结肠炎、红斑狼疮等均有卓著疗效,颇受好评。

刘绍武(1907-2004)毕生研习《易经》《内经》《伤寒论》和现代医学后提出的崭新学说。该学说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和老三论、新三论形成了一套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完整体系,是对《伤寒杂病论》的继承和发展。

三部六病学说依据人体可区分为整体、系统、局部组织器官三个层次,逐渐形成了整体气血论、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局部证治观三部分内容。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由三个系统构成,它们是表、里、枢,合称三部。三部为病,表部形成表阳病、表阴病;里部形成里阳病、里阴病;枢部形成枢阳病、枢阴病,合称六病。

表部通天,完成气体交换、体温调节和运动等功能,是机体的躯壳系统;里部与通地,完成水谷的受纳、运输、消化、吸收、排泄等功能,是机体的腑系统;枢部通人,完成气血的传输、配供、调节、统帅等功能,是机体的脏系统。三部发生病变,表现为兴奋的、进行性的属热属实的症候群称为阳性病;表现为抑制的、退行性的属虚属寒的症候群成为阴性病。


学术中的三部六病九治法、四脉定诊、独创的纠偏疗法与协调疗法,为广大基层医生广为使用,信手拈来,得心应手,疗效显著,不亏为刘老一生临床经验的精华!


现如今国家对中医越来越重视,刘老的亲传弟子马文辉及其团队正在各地传播三部六病学术,在国药天江山东公司的运作下,已经七进山东培训基层医生3000多人次,为传承中医文化,促进西医转型做出了积极贡献。

广大基层医生的实践证明,三部六病学说是西医转型学中医的捷径,是中医总结提升发展特色专科的助力器,更是打造地方名医的有力武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