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圆明园四十景之十四:武陵春色

 憨痴呆 2017-08-09

武陵春色景区,是模拟晋朝末年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境界的园中园。这一景区四面环山,山桃万株,参错林麓间,多处建筑配以叠石假山岩洞,有两条溪河流入桃源洞,乘小船至洞中到达景区。经过150余年的风雨摧残,景区建筑基址尚在,山形水系仍然清晰,原桃花洞今尚存。
loading...
上图为清乾隆年间宫廷画师沈源、唐岱所绘《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之“武陵春色”。循溪流而北,复谷环抱。山桃万株,参错林麓间。落英缤纷,浮出水面,或朝曦夕阳,光炫绮树,酣雪烘霞,莫可名状。
武陵春色景区,位于万方安和正北方,匾额为乾隆帝御书。雍正时,总称“桃花坞”。雍正四年(1726年),弘历赐居于此,作为“文房之所”,在此居住三年(14至16岁),后移居长春仙馆。乾隆三年(1774年),其所作《桃花坞即事》一诗所述,“桃花坞”之名,是袭用吴下(今苏州)阆门内桃花坞之名,传说该地原为唐寅故居,事隔四十余年,在其诗中对他少小时在此读书、居住,仍时时“缅想赐居日”的情怀。景区中的“桃花坞”,位于景区北部,南向殿三间,有前廊,外檐挂有雍正五年(1727年)御书“桃花坞”匾额。该景区北部之桃源深处殿偏南有一书房曰:“乐善堂”,与紫禁城大内重华宫前“乐善堂”同名,弘历在其御制《乐善堂记》中说:“予有书屋数间,清爽函静,山水之趣,琴鹤之玩,时时于前,……堪以寓目。颜之曰,‘乐善堂’者,盖取于大舜乐取于人以为善之意也”。
乾隆九年(1744年),由旧总称“桃花坞”,正式改为“武陵春色”,并制成乾隆帝御笔“武陵春色”石匾安挂在“壶中天”洞口。“壶中天”位于武陵春色景区东南部,石洞内额有雍正帝御书匾额。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胤禛《壶中天》诗云:“峰峻疑无路,云洞却有扉。鹤闲时独唳,花静不轻飞。洞里春长驻,壶中月更辉。一潭空似镜,碧色动帘衣”。(《清世宗御制文集》卷二六)
loading...
雍正帝对此景区十分欣赏,他在《桃花坞即景》一诗中,描绘其景之幽,并抒闲情:“禁园宜雨复宜晴,别馆春深枕簟情,数片落花惊午梦,一声渔唱惹闲情。暂移榻向松间坐,恰听禽来竹里鸣。惟有东风知我意,满池新绿浪纹生”。对这一景区巧妙的设计,雍正帝也十分欣赏,亲自为一些建筑、景点题写匾额。并赋诗抒发其景其情。如《中秋月夜题于清会亭》诗:“深沉院宇桂香浮,寂寂溪园色相幽。静向亭中持佛偈,闲来月下泛扁舟。云迷入梦林间鹤,浪逐忘机水面鸥。对此清光神会处,岸芦汀蓼一天秋”,以此描述这里仲秋的月夜景色。又如《桃花深处》一诗:“溪外每闻犬吠,林间日听莺声。漫问武陵何处,且来此地移情”。在抒发其闲情逸致的同时,还引伸到武陵源的故事。
武陵春色景区,是模拟晋朝末年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境界的园中园。这一景区四面环山,山桃万株,参错林麓间,多处建筑配以叠石假山岩洞,有两条溪河流入桃源洞,乘小船至洞中到达景区。
《桃花源记》说的是陶渊明不安当时动乱的年代,希望社会能和平宁静,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他把这种幻想的境界,反映在他的《桃花源记》中。说的是武陵郡(今湖南常德市)一位渔人,走入桃花林,发现了可以避乱的世外桃园。“武陵春色”一景,就是取材于此。
武陵春色主要建筑及景点有“壶中日月长”,南临小池,轩宇三间;东为“天然佳妙”;其南为“洞天日月多佳景”。武陵春色西为“全碧堂”,其东南为“小隐栖迟亭”,自堂后山口入,东为“清秀亭”,西为“清会亭”,正北为“桃花坞”,坞西为“清水濯缨”,又西北为“桃源深处”,位在桃花坞殿的西南,南向殿三间,有前后廊,外檐悬有雍正帝御笔“桃源深处”匾额;桃花坞东北为“绾春轩”,南向轩两间,有乾隆帝御书“绾春轩”匾,轩东北为“品诗堂”,位在桃花坞东别院,三间南向殿,挂有乾隆帝御笔“品诗堂”匾。上述这些景点、建筑,在乾隆时代统称为“武陵春色”。从《日下旧闻考》所载之建筑,无“紫霞想”“天君太然”,以及为帝后观戏之“恒春堂”戏台,尚不清楚这些建于何时。但知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于桃源深处添建垂花门一座、游廊十八间,碧堂添盖房十四间,并添砌墙垣五十九丈三尺。
乾隆的一生嗜于作诗,他自己就说:“吾无所好好为诗”(乾隆四十九年《品诗堂》诗)。至写作该诗时,已达“四万三千余首”(注:乾隆在位60年,御制诗集共集434卷,收诗41800首,此外,在他即位前,当皇子时,有《乐善堂全集》;在他退位后,当了太上皇,有《御制诗余集》,这诗作还不包括在41800首之内)。正是出于对诗作的爱好,武陵春色景区内的品诗堂,成为他忆旧、赋诗的好地方。乾隆回忆皇子时品诗堂的情景写道:“四十年前此乐闲,倚吟清课绿窗间。偶然旧集重披检,祇合从头一例删”(乾隆三十五年《戏题品诗堂诗》)。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又专门赋诗写道:“幼时书室此棲迟,六十余年未废斯。题额仰看却失笑,一经入品总非诗”。该诗以此说明品诗堂的古老和在此赋诗的情景。乾隆主张以诗言志,纪事抒情,贵有内容,以此表现其勤政爱民的思想。所以他的诗“大都乐在臣民泰,亦每忧于旸雨乖”(乾隆五十三年《品诗堂》诗)。
总起来看,武陵春色这一景区,由于是弘历当年读书的书斋,因此这里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乾隆留下的不少诗作。圆明园被毁后,经过150余年的风雨摧残,建筑基址尚存,山形水系仍然清晰,原桃花洞今尚存。
loading...
武陵春色平面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