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车软件努力实现闭环 抢滩车联网+O2O

 qqcat5 2017-08-09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8月22日报道 据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的汽车总规模将突破2亿辆,车联网用户数将激增至4000多万,用户在汽车上的时间也在逐渐增多,汽车将成为下一个巨大的移动互联网入口。

从前端销售到后服务市场,汽车产业具有很长的产业链,涉及到新车销售、打车、租车、二手车、修车、保险等内容,而打车软件的崛起也引起了人们对于汽车产业发展O2O的遐想,车联网则是实现汽车产业发展O2O的理想方式之一。

打车软件努力实现闭环 抢滩

打车软件努力实现闭环 抢滩

随着智能交通建设的发展,车与X(人、车、路)的互联互通将成为可能,车联网即将全面爆发,有望创造千亿产值市场。不过,车联网的发展更大程度上仅限于车联网行业的从业人员,消费者始终对车联网的概念模糊,也并没有充分享受到车联网所带来的价值。若要实现汽车产业O2O的美好愿景,做好车联网的应用场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电召中心“固步不前”,打车软件异军突起

电召中心,可以说是车联网在出租车行业的典型应用,也是最能够给市民、司机以及出租车公司带来真正价值体验的一个功能。但国内出租车电召行业发展了很多年,电召系统做的并不成功,其原因就是电召中心这一应用场景没有做好。

首先是,电话叫车的习惯在过去从来就是稀缺的。此外,诚信问题也是阻碍这一模式做起来的关键因素之一,司机或者乘客任何一方的爽约都会影响电召的发展。不仅如此,传统的电召中心难以保证在用车高峰期的电话接通率,对于用户需求的响应无法保障。收费问题、司机与乘客不能直接联系以及评价环节设置不合理等因素也阻碍了电召中心的发展。

相比之下,同样以解决交通问题为准则的打车软件却大行其道,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打车叫车软件完美解决了传统电召中心无法解决的痛点,司机和乘客可以直接联系,绕过了效率低下的呼叫中心,保障了约车的成功率和精准的匹配。通过对司机和乘客的补贴,培养了乘客的叫车习惯,也提高了司机的积极性。对爽约的惩罚机制和鼓励评价的策略也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打车软件努力实现闭环 抢滩

可以看出,与传统电召的不招人待见相比,打车软件做好了应用场景,用户体验佳,打车软件也迅速发展起来并赢得了消费者的欢迎。打车软件的崛起也可以给车联网的应用场景带来更多的思考。

打车软件努力实现O2O闭环,车联网成风口

从当初的补贴大战,到滴滴Uber合并,双方强强联手几乎垄断了整个出行市场。通过以出租车类高频次、宽场景和强黏性的应用场景切入市场,进一步带动了专车、拼车等其他出行方式的使用习惯。而通过对用户网络足迹的分析能够摸清用户消费、位置服务等一切活动偏好。此外,滴滴Uber背后的BAT三巨头在地图领域的布局也是不遗余力的,可见结合位置服务、本地生活信息与用户出行大数据数据,未来将成为O2O营销的主要途径。

车联网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风口”,车与人、车、路甚至是智慧城市间的互联互通的属性也给予了“车联网+O2O”的巨大想象空间。

因此,车联网市场真正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是实时地记录和反馈车况信息,而且可以作出围绕汽车后市场服务的服务价值,从车机与手机协同效应上做到场景融合与软硬件产品有效衔接。

滴滴出行副总裁、滴滴媒体研究院院长朱平豆曾经对媒体表示,滴滴打车巨大的想象空间,即“O2O+车联网”。

打车软件努力实现闭环 抢滩

目前来看,随着打车软件为代表的O2O模式不断的深入,或者是车联网概念的逐步实现,供求信息便捷高效的交互使供求关系越来越和谐。

朱平豆认为,未来互联网的希望在四个方面,智能硬件、O2O、消费类电商、车联网,每一个领域都会产生为数众多的创业公司。而车联网与O2O是相辅相成的,打车软件打造O2O闭环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制高点。

不过基于位置的服务,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终究不能算是车联网。但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可以让车联网发展有所借鉴的是,应该切中消费者所关心的问题,再用新的技术手段去解决这些问题,让消费者感受到新技术的价值,这样才能让消费者主动参与到车联网行业发展当中,“车联网+O2O”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刘禹希 本文来源:网易汽车 责任编辑:刘禹希_NA56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