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怀疑

 qlhh88 2017-08-09
论怀疑

原创 彭翕成

亚里士多德说:“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是对权威的怀疑。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是对书本的怀疑。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的经典名言。但这并不是笛卡尔哲学的出发点。
就如同欧几里得编著《几何原本》一样,一个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都需要选择一些基本命题作为公理,并在此基础上构筑起思想大厦。地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选择怎样的基地才是牢靠的呢?
笛卡尔认为:一切从怀疑开始。他在《哲学原理》中开宗明义地说:“因为我们生下来的时候是儿童,早在能够充分运用理性之前,已经对感性事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判断,所以有许多成见摆在那里作梗,使我们不能认识真理。看来我们只有一种办法摆脱这些成见,就是在一生中有那么一次把我们稍微感到可疑的东西都来怀疑一次。”
这段话体现了笛卡尔怀疑论的精髓:一是我们判断中有相当多的成见,因而必须加以怀疑;二是我们不必怀疑一切,而只要怀疑那些“稍微感到可疑的东西”。怀疑而并非绝对的怀疑主义,怀疑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某些能够确信的东西。
笛卡尔是从怀疑走向“我思故我在”的。他甚至怀疑“我”是否存在。这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就如同庄周梦蝶的故事,是庄周梦到蝶,还是蝶梦到庄周,谁也说不清。笛卡尔认为只有思维是真实地存在。思维需要一个思的主体,这个主体就是“我”。我在是蕴含在我思之中的。
所以说笛卡尔的怀疑是很彻底的。
假如媒体报道:有专家实验证明,麦当劳的汉堡可以放一年保持不坏。一般人关注的是:汉堡真的一年不坏么?笛卡尔则会先质疑:这个专家真的存在么?是不是子虚乌有,记者杜撰出来的呢?
现代社会,虚假信息太多,捕风捉影的很多,无中生有的也不少,足见笛卡尔式的怀疑还是有用武之地。
罗素也是很有怀疑精神的,一件小事就足以说明。
罗素小时候,哥哥教他:若A=B,B=C,则A=C。罗素对此很怀疑。
罗素的怀疑并不是没道理。该结论的成立是需要传递性来作保证的。并不是所有性质都具备传递性。传递性也并不显然,若将上式中的等号改成不等号,结论就会出问题了。假定60分及格,59分和60分差不多,也及格;而58分和59分差不多,也及格……最后的结论就是0分也及格。又如同学关系:A和B是同学,B和C是同学,A和C未必是同学。又如猜拳:剪刀赢布,布赢石头,但剪刀不能赢石头。
在哲学家当中,休谟的怀疑理论是最具数学味的。休谟面对可疑的问题,并不是直接肯定或者否定,而是去比较两个对立面哪一个更可信一些。
基督教的《圣经》记载有耶稣复活的故事,说耶稣被仇敌钉死、被门徒埋葬以后,过了三天又活了起来,出离了坟墓。后来,还有门徒证明,说看到了耶稣现身。
休谟对此表示怀疑,他说:“以下哪种比较有可能:人死而复生,还是编造谎言?”
休谟的观点已经很明确了。虽然他拿不出明确的证据证明耶稣复活是真的,还是门徒撒谎,但以个人经验判断,编造谎言容易得多。
这一判断方法被后人称为休谟原则。当对遇到的问题缺乏了解,无法判断的时候,我们只能分析哪一方的观点更合理,更应该被接受。
 有资料记载:“拉马努金首先推测,e^(pi*163^0.5)是一个整数262537412640768744,因为他计算得到结果为262537412640768743.999999……。1972年,人们用计算机计算,居然得到小数后直到200万位都是9。”
对于这样的信息,我们应该表示怀疑。为什么呢?如果说小数后10位都是9,还是可以接受的,数学中确实存在比较特殊的数;只有与众不同,才会被单独挑出来说事。如果说小数后100位都是9,这已经叫人很怀疑了,有这么特殊的数么?如果是人为构造,还是有可能的,但这个数看起来很天然啊!资料却告诉我们小数后直到200万位都是9,这让人无法相信。我们虽无证据,但宁愿相信资料有误。
用计算机计算得:
exp(Pi*163^(1/2)) = 262537412640768743.99999999999925007259719818568887935385633733699086270753741037821064791011860731295118134618606450419308388794975386404490572871447719681485232243203911647829148864228272013117831706501045222687801……
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说“拉马努金首次发现”也有误,法国数学家埃尔米特在此之前已经作过这方面的工作了。
原来上面有些资料,如“小数后直到200万位都是9”等等,是1975年4月1日愚人节发表的!
休谟原则不是绝对公理,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且容易掌握。但人毕竟不能时刻保持理性,更多时候人是一种感性的动物,趋利避害是一种本能,大多数人还是不自觉地往好的方向去想。
譬如坐飞机,都知道飞行是可能出故障的,但此时的人们看到是不出故障的那一面。
譬如买彩票,明明知道中大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大家买彩票的积极性还是很高,这是小概率事件确实存在给人带来的侥幸心理。也许大家换个角度,当看到不中奖的概率是99.99999……%的时候,可能买彩票的人就会少些。
数学家也好,哲学家也罢,凡有志于追求真理者,都需要有一点怀疑精神。怀疑,不等于盲目排斥,其本质在于独立思考.人云亦云做不出真学问。
休谟原则是很有科学性的。人类面对太多不解的问题,我们不能只是疑,而是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去做尽可能可靠的判断。所作判断是否真的准确,那还需要更多的信息来支撑。但现在,也只能如此解释了。
鲁迅先生曾言: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