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 | 苔藓 | 微景观 | 传统文化 | 庭院情怀 | 视觉 新浪微博ID:@行行之沙 古时婚嫁迎娶用的礼盒、名媛贵妇用来梳妆打扮的镜盒、老百姓用过的雕花脸盆架、雕刻精细的大床、农居用的石磨……搁在旧时,这些老物件或许是大家司空见惯的,然而经过岁月的“大浪淘沙”,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多已不复得见。 在时光的蹉跎下,这些老物件也常给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怀旧之感,引得诸多藏家为之倾心,收藏这些民俗老物件,并不仅仅为了怀旧,更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 对老家具情有独钟 明式半桌、首饰盒、鸦片床、彩礼箱……这些都曾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老家具,如今再品味,不禁让人忽生时空穿越之感。 老家具收藏价值: 1、老家具不像其他藏品一样只能看,不能起到实际性的作用,而老家具不起能起到装饰效果,还能使用,实用性很强。 2、老家具的鉴定方法比较简单,它的工艺水平没有现在先进,有非常鲜明的特征,不易作假,因此仿品也不会出现的太多。 3、老家具的数量有限,因为家具的体格较大,不易保存,随着时代的逐步发展,老家具的保存量其实是非常少的了,因此它的价值也是日趋见涨。 “家具也可以看做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脉络。” 民俗石器 石器在旧农村时代非常常见,多数为石制用具,其中有取火器、石杯、石杵、石臼、石权、石磨等。 石杵是一种用石头制成的用来碾磨或捣碎研钵中物质的棒形工具,其实就是一种带长把的石锤。 石槽可以用来做鱼缸或盆栽造景的,以前喂牲口的石槽都是整石雕出来的,时间长了石面光滑看着古朴有观赏性。 石磨是用于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旧时农具机械。开始用人力或畜力。通常由两个圆石做成。 磨是平面的两层,两层的接合处都有纹理,粮食从上方的孔进入两层中间,沿着纹理向外运移,在滚动过两层面时被磨碎,形成粉末。 石权,俗称石秤砣,它是古代一种称量工具,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一直使用到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随着时代的发展,被铁权或其他称量工具所代替,石权才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便成了收藏者的宠物。 石权形态各异,有方的,有圆的,有长的,有大有小,慢慢地欣赏古人留下的这些石权,你会领悟在落后的年代古人的智慧,将一块石头雕刻成一个石权,解决了称量工具。这一个个石权不但是一个称量工具,而且是一件件古朴而精致的石头艺术品,凝结着古人的智慧。 石缸具实用和用途广泛的属性,因而也就自然被人们充分利用,使之具有了审美价值。说实话,此前我见过石缸,但没见过如此多的石缸集中在一起;此前我也常见石刻,但没见到过如此丰富多彩的雕刻于石缸上的石刻。 石缸制作很讲究,形状除了我们常见的圆形之外,还有正方形、长方形、矩形、扇形、杯形、六角形、椭圆形、莲花型等等,而且个个工艺精湛。雕刻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山川河流、花草鸟木、人物兽禽、民间故事等尽在其中,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成为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 石雕石鼓(抱鼓石.门鼓.圆鼓子.石镙鼓.石镜.门枕石)石鼓(抱鼓石、门鼓、圆鼓子、石镙鼓、石镜、门枕石)发展了宅门的功能构件门枕石,其等级是由居家的等级决定的;抱鼓石是中国宅门'非贵即富'的门第符号,是最能标志屋主等级差别和身份地位的装饰艺术小品;抱鼓石可分为'螺蚌'和'如意'两种形态,抱鼓石鼓顶的狮子是龙生九子之一的椒图;抱鼓石并非'门当户对'的门当,但可作为联姻家庭身份是否匹配的参照物。 农具民俗 压水井,姥姥家就有,压出来的水凉爽甘甜 辘轳和井 轱辘碾子 常用来碾谷物,如今在影视剧中很常见。 老式灶台,这种灶台大部分是烧柴的,最左边的是风箱,专门用来催火。 相镜子,老式装照片的镜框,里面都是满满的回忆! 木制盘子,以前农村红白喜事离不开它,现在多用那种不锈钢的盘子。 水舀子,水缸,水梢 风匣 那时候没电,也没鼓风机,煽风点火,全靠它了。 纳鞋底专用的“锥子” 小时候漂亮的绣花鞋都是妈妈拿它一针针纳出来的 簸箕 袜撑子 有认识的吗,是撑袜子之类用的吧 篦子 纺车是采用纤维材料如毛、棉、麻、丝等原料,通过人工机械传动,利用旋转抽丝延长的工艺生产线或纱的设备。纺车通常有一个用手或脚驱动的轮子和一个纱锭。 织布机,织机的俗称。最早的织布机,是席地而坐的踞织机(叫腰机)。使用方法是用足踩织机经线木棍,右手拿打纬木刀在打紧纬线,左手在作投纬引线的姿态。这种足蹬式腰机没有机架,卷布轴的一端系于腰间,双足蹬住另一端的经轴并张紧织物,用分经棍将经纱按奇偶数分成两层,用提综杆提起经纱形成梭口,以骨针引纬,打纬刀打纬。
承载着淡淡乡愁情的竹床
让我们收藏起来这些珍贵的照片, 虽然物件都不在使用, 但是能够勾起我们深深的回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