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姚常凤案︱杀人恶魔如何走上不归路?

 雁帛 2017-08-09

姚常凤,一名90后,涉案52宗,其中包括10宗强奸杀人案。自2011年犯下第一宗强奸杀人案之后,潜逃至湖南、重庆、湖北,时间长达6年,最终被抓获归案。

 

姚常凤背负4条人命,一对姐弟,姐姐7岁,弟弟5岁,一名9岁女孩儿,一名13岁初中女生。这个在母亲眼里还算听话懂事的90后,看上去还有点儿腼腆,远非人们印象中的凶神恶煞的模样,但是,人不可貌相,正是他,将含苞待放的蓓蕾一样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残忍戕害。

 

他作案的对象,指向单身女性,不论她是48岁的中年女子,还是10来岁的小女孩,也不论她长得是不是漂亮,按照姚常凤的话说,他不在乎年龄与长相,只要她落单了,他就会下手。如果碰到反抗,他就会杀掉她们。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就像在讲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没有一丝表情,没有一点悔意。当然,他眼中的那些敢于反抗的“她们”,不过是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幼女或者少女。

 

是什么让一名90后视生命如草芥?是什么让差学生走上杀人恶魔的不归路?

 

家庭残缺的爱

 

姚常凤会走上杀人恶魔的不归路,跟他的家庭背景息息相关。

 

在姚常凤的记忆里,家里非常穷。10岁左右,生父因为强奸姚常凤母亲同父异母的妹妹被抓进监狱,之后不久便死去。后来,一名汪姓男子入赘到母亲姚家做上门女婿,姚常凤随了母姓,而弟弟随了父姓。

 

继父虽然没有暴力相向,但在姚常凤的眼里,他总是很凶。他已经习惯了父母经常吵架,但他无能为力。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他改变不了家庭的局面,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即便他认为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也不像其他家庭那样,他也束手无策,除了将自己压抑。他没有读完初一,就辍学到外地打工。

 

姚常凤曾一直帮母亲和继父做农活,到十一二岁时,他已经是一把好手,可以去田里帮忙或者在大人农忙时回家烧饭。姚常凤的懂事,很难说是一种真实的心态成熟,或许,他在以劳动逃避现实,因为只有劳动的苦累,才能让他忘却贫困之于家庭的不幸以及由此带给自己的精神痛苦。

 

贫困,父母不合,生父强奸判刑,姚常凤年幼的心灵,不得不接受生活带给他的尊严挫伤和精神自卑。那时,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温暖和爱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与姚常凤而言,他不得不面对街坊邻居的议论和白眼,并在与别人大不相同的家庭忍受煎熬,那些所谓的温暖和爱,虽然至关重要,但却全部缺席了。

 

性格孤僻,情感冷漠

 

因为特殊的家庭教育和成长背景,姚常凤注定要有不太正常的人格特征,譬如不善人际交往,喜欢离群索居。

 

负责姚常凤案的刑侦警察说起姚常凤,就两句话:性格孤僻,胆大心细。

 

在警方问询或记者采访时,问他一句,就说一句。他并非刻意抵触,而是性格一向如此。记者采访他母亲时,她说,姚常凤一般不怎么说话,冬天一起与亲人坐着烤火,问他一下才回答一下。

 

他的情感世界是一片荒漠。或许,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猜疑,总有克制不住的攻击欲望。

 

他在犯下第一桩命案时,在房间里留下一张纸条,意思是对不起家里人,请弟弟照顾家人。可当提及他残忍杀害掉的小姐弟的时候,他立刻就像抽走了所有的情感,瞬间变得冰冷麻木。

 

一个性格孤僻的人,作案极可能是惊天大案。一个情感冷漠的人,杀人极可能是手段残忍。姚常凤都做到了。

 

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

 

人,总会遭遇不顺心事需要找人交流沟通,那时,有人倾听,就是最好的心灵疗伤。

 

可是,因为性格孤僻,学识短浅,姚常凤匮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上小学时,姚常凤的玩伴更多是男同学,很少跟女生接触。上班以后,生活单调,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打工,几乎没有别的消遣方式,也很少跟人联系,手机里只有少数几个通讯录。在犯下7宗强奸案的重庆梁平,姚常凤说,要不是被发现了住所,他想一直待下去。而那个住所,不过是荒无人烟处的一个山洞而已。即使在看守所,他也不愿意跟别的犯人住一个房间,否则,就会睡不着。

 

他从第一次实施强奸杀人开始,犯罪欲念不断得以强化,直至最后,他习惯了在逃亡中犯罪,在犯罪后逃亡。

 

姚常凤交代,在实施第一次强奸杀人时,是因为当时看了黄色小说。正青春碰到黄赌毒,难免心理世界翻江倒海,但看黄色小说之后便要强奸杀人,也只能说明,因为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他已陷入没有底线支撑的彻底的道德沦丧。

 

不知法律为何物,无畏生命是何价

 

对于犯下的第一宗强奸杀人案,姚常凤回忆时平静如水,称住在一起(隔壁),没有说过话,只知道是外地的,但不知道他们是哪里人。记者问他,杀人不害怕吗?他说,不害怕。

 

记者问他,从最初杀害小姐弟至今,26岁的人生轨迹犯下太多罪恶,想过自己可以有另外的选择吗?所有被伤害过的女孩和家属,会因为他陷入噩梦无法入眠吗?姚常凤坦然回答,没有想过。

 

别人失去亲人撕心裂肺的痛苦,在他的世界里只是轻描淡写的往事如烟。他作恶多端,杀人凶残,可能面临死刑的严惩,对此,他既没有对自己生命或将终结的一点恐惧,也没有对戕害他人生命的恶行有一丝悔意。这就是他对生命的态度,这就是他对法律的态度,充满了蔑视和不屑,跟这样的人同处社会,想想都不寒而栗。

 

杀人恶魔的不归路,或起始于童年,起步于家庭。但愿,在杀人恶魔的不归路上,人们不仅看到杀人的血腥,而且看到杀人犯的悲哀,如是,社会方能通过姚常凤案有所理性进步。

上海办公室设计上海办公室装修 办公室装修设计 厂房装修办公室装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