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分解读阅读理解题,老师把作者逼疯了

 雁帛 2017-08-09

阅读理解题是语文考试最为常见且必须要有的类型,因为难度大,分值高,被众多考生视之为考题当中最惨无人道的一种。在考生看来,即便是做数学题,解题方法也不止一种,何况是阅读理解题——对文学的审美,本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到语文试卷上,偏偏要让人做出标准的答案来,难怪令人觉得惨无人道。

 

今年浙江高考的阅读理解题是《一种美味》。文中记叙了一家人面对一条草鱼时的情节,结尾一句“它(草鱼)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要求考生进行赏析。有考生表示,太难,“高中三年,竟然输给了一条草鱼。”

 

考试过后,文章作者巩高峰被人肉了出来,考生成群结队到新浪微博上质问作者:“你告诉我你到底想表达啥?”“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到底是个什么鬼?”


 

现在,轮到作者的眼里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这不是作者出的题,而是老师出的题,标准答案在老师那里而不是作者那里,即便是作者,也不知道出题老师理解这篇文章的思路是什么,答案是什么。所以,作者巩高峰无奈表示,自己对自己的文章只能阅读不能理解,“标准答案没出来,我怎么知道我想表达什么?我怎么知道结尾有什么意义?”

 

对于文章进行过分解读以至于作者都理解不了自己的作品,似乎不只有这一例。有人曾对鲁迅笔下的“晚安!”进行鲁迅风格的解读——晚字表明了当时社会一片黑暗,人们处于水深火热的生活当中,而安字说明了人们不为所动,麻木不仁。结尾的感叹号说明了作者对当时情况的愤怒,实在是点睛之笔!一句可能带有特定情感的问候语,就这样被别有用心地解读出了新的内涵,新的高度,新的境界,似乎是以超乎常人“阅读理解”能力的方式证明自己对文学作品的把控高度和理解深度,然,不能不说,即便鲁迅活着,也得承认败给了老师。

 

作家王蒙在谈到中小学语文教育问题时讲到,有一次自己辅导上小学四年级的孙子的语文作业,也不会做阅读理解题。“题目说:窗户外面长着高高的杨树。让在四个选项里选一个意思相同的句子。我看来看去,四个选项都对,我还真不会。”作家都做不来小学生的语文题,原因是作家的阅读理解能力低,还是考试已经偏离了语文的正常轨道?

 

以阅读理解的考试方式对文学作品过度解读,美其名曰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但结果不仅令考生无所适从,而且令创作作品的作者都只能阅读而不能理解,不能不说是语文的怪胎。除了扼杀文学的魅力,扼杀文学本身带给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在考试机器上将学生思想压制成如规格统一的工业产品之外,还能有什么意义?

 

文学的价值,在于提升受众的审美,净化受众的心灵,引人向善,而不是用来考试。同一部文学作品,不同的人阅读,会有不同的理解,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时段和情感语境下阅读,也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过分解读文学作品,以至于令作者都只能阅读而不能理解,显然是语文教育的走火入魔,其导致的结果,或是将文学带给人们的审美享受消耗殆尽,并使人们在功利化阅读习惯支配下越来越偏离文学之于精神的熏陶和指引。

上海办公室设计上海办公室装修 办公室装修设计 厂房装修办公室装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