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能工厂(后记):个性化制造之路

 阿明哥哥资料区 2017-08-09



生产方式的演变


从蒸汽时代到电子信息时代,技术不断革命,生产效率呈指数式上升。刚开始,只能进行少量但个性化的生产,随着电气电子技术的应用,进入到大规模的批量生产阶段,产品变得重复单调,而如今,人们对于个性化产品的诉求又不断高涨,“私人定制”成为土豪的专利。个性化到批量再到个性化,兜兜转转绕了一个圈,工业4.0和智能工厂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传统的批量生产成本曲线 

VS 

规模化定制生产成本曲线


规模化定制在技术上已经不再是阻碍,也是近几年势在必行的趋势。规模化定制可以使得企业以批量生产的成本优势生产个性化产品。


“模块化”是方法


要实现个性化生产,但又不能降低效率,小编想到了别人玩过的“乐高”,只需几种类型的积木,却可以拼凑出五花八门的造型,飞机坦克可以“拆分重组”成鲜花水果。实际上,单一的生产设备也可以“拆分”成各个功能模块,然后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将他们快速重组,一台“新的”设备就此诞生,我们称之为“模块化”生产。

 


皮尔磁智能工厂模型——

实现规模化定制



皮尔磁智能工厂模型采用的就是模块化结构,用于生产个性化的名片盒和圆珠笔,客户可以通过电脑输入个人信息(联系人、地址等),并选择名片盒或圆珠笔,这些个人信息将最终印刻在所选的名片盒或圆珠笔上,实现个性化生产。


模型包含三个不同的功能模块:

  • 智能工件架的存储仓

  • 取料的机器人手臂

  • 激光工作站

 

我们的先进控制功能专为分布式架构和面向对象而设计——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均已智能化。为此,结合了机器开发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学科——机械、电子和自动化编程。控制功能可以“迁移”到各个机电一体化模块中。我们将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机电一体化方法。可将工厂分解为若干个独立运行的可管理单元。根据相同原理,甚至控制程序和可视化都可以细分成最小单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