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剩4天,你还没看?听大英展策展人解密背后的惊喜与遗憾

 沐沐宸 2017-08-09

朵朵说


讲座全程音频:在「耳朵里的博物馆」后台回复关键词闫志即可收听!



最意想不到

“知道人会多,没想到会这么多!”


朋朋哥哥5月31日,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100文物中的世界史》展就要撤展了,很多观众朋友抓住最后的机会走进展厅去了解这个展览。今天我们很荣幸再次邀请到了国家博物馆大英展中方策展人闫志老师做客「耳朵里的博物馆」,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和大家再来回顾这个展览。


首先想问一下闫老师,展览中的哪些情况是您此前策展时没有预见到的?  


闫志: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副研究馆员,也是此次大英展的中方策展人,闫志,非常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又一次分享、回顾这个展览。


到目前为止将近3个月的历程,我的感受非常多,最让我没有预料到的就是观众数量如此之多,社会关注如此之高!


截止到5月19日,我们社教部门统计观众数量达到了27万人次左右。相信到展期结束,这三个月的参观人数应该能够突破30万,这确实是我们之前完全没有意料到的。因为国博有一些外展是收费的,实际上门票价钱就是一个检验观众是否真正喜欢展览的试金石。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收费展并不会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因此在筹展期间,馆方决定收取门票的时候,我们推测可能大家会比较喜欢“大英博物馆”这个名头,但是因为票价问题不一定会来很多人。


展厅内 (图片来自网络)


今年1月份,我们的卢浮宫展的关注量也非常大,我第一次在收费展厅中感受到了摩肩接踵的感觉。当时我有点紧张,会不会大英展也这么多人?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大英展的参观人数是卢浮宫的两倍。当然,这里并不是要将卢浮宫展和大英展进行比较,因为不同的展厅、不同的展期都会影响到人数。关于大英展,由于我们的宣传做到了前面,同时很多自媒体进入,共同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所以导致了第一个观众潮,也就是在3月份整整一个月,平均每天都有3000-4000人左右。


大英展如此受到关注,我个人总结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


1、强强联合

首先,当然是大英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品牌效应,两方强强联合,打造了这个令人期待的展览。


2、自媒体的发达

其次就是自媒体的发达。当然我们也邀请了很多平面媒体、电视媒体报道,但是其中最活跃、最能够吸引观众的应该还是自媒体,比如说像朋朋哥哥的“耳朵里的博物馆”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观众已经准备好了

第三个原因就是十几年来,我们众多的博物馆和自媒体对于观众群体的培养,到了今天产生了一个井喷效应。这是向前推5年、10年都无法想象的一种盛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想不仅仅是展览,人们也开始更多地关注文化。我们可以看到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学术讲座、科普讲座、读书活动等文化活动非常多,如果您是文化方面的爱好者,可能都会应接不暇,面对这些琳琅满目的文化产品,失去了挑选的能力。这都是促成今天大英展如此受关注的原因,这也是展前所没有预料到的。


最印象深刻

“一把武士刀怎么放”的问题


朋朋哥哥:观众们的提问和反馈中,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闫志:由于大英展受到了很多关注,所以在展览期间,很多观众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向我们提出问题,有的甚至非常深刻和尖锐,所有这些问题在我们策展组能力范围之内都尽可能的一一作了回复。有的是直接在展厅里回答,有的是通过信息网络部门的收集分类回答。最近一个多月,我也在官微发表一系列的展品介绍和相关研究来进行回答。


在这其中,有一位观众提的问题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展厅中有一件展品是镰仓时代的日本武士刀,从它的形制和长度判断,这是一把太刀,属于日本的礼仪性道具。由于日本的刀具种类很多,每一种都有不同的佩戴和摆放的标准,于是这位观众就提出一个问题:按照日本太刀的摆放标准,应该是刀刃朝下,刀背朝上,并且刀柄应该朝左摆放,为什么我们这件展品的摆放恰恰相反?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展示的日本武士刀(图片来自网络)


为此我们也进行了研究,并且也通过文章向观众进行了回答。这位观众对于日本刀具非常熟悉,才能够提出这样专业的问题。在日本的很多刀具摆放规定中,大多数都是根据带刀鞘和刀柄的方式来摆放,而这件展品是裸刀摆放,并没有相关的规定。除此之外,如果把裸刀刃部朝下直接和支架进行接触的话,会使刃部钝化,因为毕竟这把刀是镰仓时代生产的一把刀,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因此对于文物的保护是应该是第一位的。同时,它柄部的铭文,也就是刀将的名字,是刻在外侧的,因此要想展示它,就必须得把柄部朝右摆放。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存在刀的摆放朝向问题,因为它是裸刀。其次,要根据这个展览的特殊情况和基于文物保护的目的,要让它更好的去为观众服务,这就是我们的考虑。


但是我非常欣赏这位观众,他的专业的态度以及他提出的勇气,使得我们也会针对这样的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


朋朋哥哥:根据观众们提出的意见,展览中途进行过调整吗?


闫志:展览过程中,观众意见最集中的就是以下几个部分:其一是灯光的问题;其二是说明牌的文字小、位置低,观看过程费劲;其三是展厅网络的问题,因为展品语音导览需要通过APP进行收听,但是展厅的wifi信号和4G信号都不太令人满意。观众最多的意见就是集中在上述三个。对此我们也是第一时间进行了处理。


首先,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进行了灯光的调整,配合展厅的环境色,以及整体环境,将灯光调到了最高亮度,但是因为有好多件散落在各个展柜展品,英方对它们的照度是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的,所以我们很难再进一步提亮灯光。


其次,我们就以最快的速度把一些裸展文物的说明牌提高了。关于说明牌的字的大小问题,我们也是反复跟设计师进行沟通。根据设计师的意见,他认为字体的大小需要和展品以及整体环境相协调。因为参观观众太多,导致后面的观众很难看到前面的说明牌,同时前面的观众也很难有耐心的在说明牌的位置阅读,再加上整体灯光和环境的过暗,导致了说明牌阅读的困难。与英方此前签署协议,在他们的人员不在场的情况下,我们是不能够打开展柜换其中任何东西的,所以能做的就是裸展文物说明牌位置的调高,这个也是我们对观众感到很抱歉的地方。


最有成就感

“为这个展览,倾尽全力”


朋朋哥哥:关于大英展,让您感觉最有成就的地方有哪些方面?



闫志:这个展总现在回顾来看,我能够接到这个展览本身就是我的一个成就。无论这个展览最后它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怎样的面貌,我确实是倾尽了自己的全力。同时,我相信我们的核心展览团队,包括我们部门的同事以及全馆的其他协调部门的同事也都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因为大家都认为这个展览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展览,不仅仅因为它是来自大英博物馆。


同时,这个博物馆巧妙的叙事,趣味性的展示,以及它背后所蕴含的深厚的学术功底,它对于当下社会的一种关怀,这都是我们所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在展览的筹备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从中学到了很多,它使得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使我们对于展览本身的认识更加深入。同时这个展览所要表达的理念对于当下的中国、当今的世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然,就像刚刚说的,观众们可能还是有很多意见,包括我们是否对展览本身要表达的理念进行了充分的展示,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但是这个展览能够引起关注,不管喜欢与否,只要对展览本身以及它背后的意图进行思考,哪怕是批判,我觉得这都是一件非常成功的事情,这也是这个展览成功的地方。


闫志博士在“大英展”背板前


最大的遗憾

“每一个展览都是不完美的作品”


朋朋哥哥:这个展览有让你感觉遗憾的地方吗?



闫志:其实每一个展览都是一件遗憾的作品,就像每一部文学作品。一个展览并不是简单的把展品组织到一起,陈列出来。实际上,它有着非常多的创造性在里面。


尽管这是一个很成熟的展览,我们在文本大纲的编撰方面并没有太多的拓展空间,但是它只要换一个地方去展示,那么落地的策展方其实也是进行着二度创作,如果没再创作的理念,就很难把这样一个有深刻意义的展览充分地表达和呈现出来,所以我们在展览的解读以及展览的呈现方面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现在回过头来再看,由于我本人专业的原因以及我个人能力的问题,虽然在筹展期间,我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但是我可能在一些情况下还是做了很多无用功。


由于我个人工作的原因,在开展之后,我在现场一共讲了60多场,每一次讲解完之后,我都会去回顾自己讲解,并且不断补充新的资料。当我在讲解的过程当中发现有些东西讲不下去或者讲起来比较困难时,我往往会回过头来再去读书,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于是我发现每一次讲解的内容和每一次给大家阐释的东西都不一样,我发现我的理解在不断的加深。如果说在筹展期间的读书是有一些盲目的,那么在展览期间就会有很多问题值得弥补,并在下一次的展览策划当中进行修正。


所以我觉得带着问题读书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从后现代主义的解释学角度来讲,作品的完成意味着作者的死亡,每个人都能从这个展览当中解读出自己能够看到的意义,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解释过程,我在这个过程当中觉得这样的遗憾的确值得去深深的挖掘。


展览结束

知识的福利不会停


朋朋哥哥:即将撤展了,您对观众们有没有些建议呢?


闫志:这个展览到5月31号就结束了,结束之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官微还会推出后续的内容,所以也请大家在关注上海站展览的同时,仍然能够从「国家博物馆」这里面获得很多信息。


比如我们还会把展品的介绍和研究以文章的形式发布出来。接下来就会推出一篇我刚刚撰写完成的关于刘易斯棋子的文章,基本上把刘易斯棋子的相关的研究都纳入到其中了。


同时我们还会在展览结束之后推出一系列与大英展有关的讲座,我们希望通过各种渠道,在展览的不同阶段对它有更加深入的表达。


如果说展前的宣传更多的是为了吸引眼球来扩大影响的话,展览期间的宣传和研究会更加的深入,展览之后的回味也会更加浓厚,会让观众觉得这个展览不是戛然而止,这也是我觉得值得期待的。


给爸爸妈妈的话

“有准备的看展览,越看越深”

“随性随心看展览,耳濡目染”


朋朋哥哥:刚刚闫志老师带我们回顾整个展览,我确实也学到了很多,尤其是大家所不知道的很多展览在策展和设计等环节中的一些知识,了解到了展览背后的一些故事。我们期待着后面闫志老师和团队里面的其他工作人员能有更多精彩的展览带给我们的观众们。


我们在前期分享的时候也和各位朋友们说过,要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去看这个展览,需要了解文明和文明之间不断的交融、碰撞带来的影响等,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人就说看这个展览还真的是需要一定知识储备,我想问闫老师,看这个展览的时候,要不要做一些准备,了解不同地区文明的历史呢?


闫志:我每一次跟观众讲解时,都会开宗明义地说道,为什么大英博物馆前馆长尼尔·麦克格瑞格说用100件文物来讲述人类的全部历史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可以给大家做一个对比,我们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一版基本陈列《古代中国》,用了两千多件文物来介绍中国的历史,上一版的《古代中国》,用了4000多件文物以及数百件辅助展品来讲述中国的历史,即便如此还有很多令我们不满意的地方。那么大英博物馆用一百件文物去讲述整个人类的历史,确实是无法完成,并且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可是它为什么能够去这样做,就是因为它并不是事无巨细的去表达人类的历史。


我们知道所有的文物都是人类文明过往当中的碎片,所有这些都无法完整地揭示古代历史的全貌,这样一来讲述历史的角度就非常重要。大英博物馆用“全球化”、“全球史”、“世界之文明之间的联系”这样的视角切入,它可以用100件,也可以用80件,甚至用50件或更少的文物去组织这个展览,同样能够表达得非常精彩。


与此同时,这就出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在脑海当中没有历史阶段的时空框架,那么我们可能会接收不到它所要传递的信息。在西方接受过高等教育,意味着他在大学里面接受过历史通识的课程,因此在他脑海里面应该有人类历史的时空框架。深入地说,这就说到其实中国和西方的关于历史教学的特点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一个英国人讲世界史,这个世界史是包括英国在内的整个世界的历史;如果是一个法国人的话,这个世界史就是包括法国在内的世界历史;但是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讲,世界史和中国史是分开的,世界史是中国以外的世界历史,这个就是中国的世界史和西方的世界史完全不一样的地方。



对于中国观众来讲,他们更熟悉中国史,但是对于世界历史可能没有太多的兴趣,可能有的时候还分不清希腊、罗马到底谁先谁后,因此,如果要想读懂大英展,能够进一步的去欣赏,确实需要在看展之前补充一些世界史的大体框架。


其实我觉得小时候读的《世界五千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读本,它提纲挈领式的把整个人类历史用一个一个的故事串联起来,或者完全可以借助《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这套书,它能够帮助我们大体上建立一个世界历史的时空框架。


其实任何一个展览都是这样,在看展之前都应该做一些功课,或者是看完这个展览之后对某一个部分产生了兴趣,回到家中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一些补充,这都会为你加深理解有所帮助。所以我觉得无论我们是去看西方的展览还是看国内的展览,看展前做功课会让你每次看展都有所提升。慢慢积累下来,你自然而然就变成了一个世界历史文化或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拥有者,你心中拥有的文化财富才会真正积淀到自身血液当中去,才能够影响你自己的生活。我想这就是看展览正确的打开的方式,以及如何让展览对我们观众有益的一种方式。


朋朋哥哥:越来越多的境外的大展来华,我们应该怎样去看这些展览?



闫志:确实,随着中国的世界影响力不断提升,包括国家财政方面的日渐宽裕,博物馆界也有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引进国外的展览。尽管到目前为止,其实我觉得真正意义上特别好的外展并不是特别多,但是毕竟数量不断增多,也给我们的观众更多的选择机会,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同时我觉得也并不是每个外展在观看之前都需要做很多功课。第一,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没有充裕的精力;其次,我们以一种欣赏国外文明的心态去看展览就好。


国外的小朋友经常要去博物馆,你会发现无论是校组织还是家长带领,这已经是他们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就像我们去公园、动物园一样,所以说对于他们来讲,可能从小也并不理解什么是艺术、什么是文明、什么是历史、什么是文化,无数次的耳濡目染当中,他们在学习,无意中这些东西就能够在他们心灵中打下烙印。在英国、法国、德国这样的国家,博物馆里面充斥着世界各地的文明成果和艺术,因此他们能够比我们更加便利的接触到异域文化。耳濡目染后,自然而然就会培养出自己对博物馆的兴趣,以及对于艺术、文明、历史、文化的兴趣。


我记得好像上一次在「耳朵里的博物馆」做节目,有的家长就提问如何让孩子喜欢上博物馆,我觉得这不是任何一个展览或者是几个展览所能承担的任务,只有让孩子不断的去接触,不断的去亲身体验,哪怕他不懂,哪怕作为家长来说自己也不懂,但是在无数次的重复和反复当中,你自然就会锻炼出对于展览的这种辨别能力。


作者:闫志,大英展中方策展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