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盏——陶土的魅力、窑火的艺术

 红豆居士 2017-08-09

在建阳市水吉镇的芦花坪附近,有一处古代龙窑遗址。龙窑依着武夷山脉而建,像一条巨龙,身长130余米,“龙头”高翘望着苍天,“龙尾”低伏,紧贴地面。从窑里挖出的泥土,干燥而金黄,带着“火”的颜色;那刚出土的瓷片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建盏——陶土的魅力、窑火的艺术

建盏来自陶土与矿釉,似乎为了赶赴一场前世的约定,完成一次生命的燃烧。铸铁成钢,寒梅吐香。即便是一把普普通通的陶土,只要敢于锻造,勇于磨练,甘受熬煎,就可以升华自己。一次炼狱,或许就是一次涅槃。感谢火。有了火的锤炼,陶土有了筋骨;有了火的修饰,釉面有了皮肤。纵然哪一天,她可能被碾成碎片,但经由炼狱、涅槃、磨练、熬煎也生而无憾。

建盏——陶土的魅力、窑火的艺术

在建阳的水吉镇,在建盏的制作作坊,陶土与水糅合的制胚工序。因为水的融入,陶土黏合紧密而不松软,釉水粘稠而不随意,这便具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更有了水的灵性。因此也感谢水。别拒绝水,上善若水。拥有火的炽烈,也无妨藏有水的温柔。水性至柔,柔极至刚。正如钢刀淬火,唯有水火相济,阴阳相调,才赢来钢的坚韧与锋利。建盏因为水的融合,才那么坚韧而柔媚,附有火的朗笑、水的潺潺。

建盏——陶土的魅力、窑火的艺术

上古时期,女娲因为大地的冷清而感到孤寂,灵机一动,用陶土仿照自己制作了“人”,进而创造了人类社会。近千年前,一个败家子赵佶成就了建窑。人与盏共同作为来自陶土与矿釉的奇迹和杰作,带来无限生机与趣味。没有人类,地球将会黯然失色;没有建盏,茶桌上也将减少几许美感。“一枝草一点露”,一棵小草因为一滴露水的眷顾,会化作生存的机会与条件。生命既然活在世界上,就有存在的理由,以及继续存在的条件与关怀,最终化为奇迹。纵然不过陶土,可能生长庄稼,也能化身如盏,建盏是修炼得道的境界。

建盏——陶土的魅力、窑火的艺术

“玉不琢,不成器。”在每一把建盏上,都流动着建盏艺人的灵魂,让人仿佛看见他们和高人悟道,听到他们在松风中歌唱,以及陶土的呢喃,火的舞蹈,水的笑逐。那专注的手拉出一个个胎体,宛如待嫁的闺女。釉在胎体上游走,或浅或厚,犹如在给待嫁的闺女穿上美丽的嫁衣。整个过程一气合成,洋溢着无限的意蕴。

建盏——陶土的魅力、窑火的艺术

凝视着一把把待烧的建盏,其实就是凝视生命,因为她们很快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是由远古而来的迟缓的脚步。

建盏有着唯一的独特特点,造就了建盏孤傲的个性,她们就如桑蚕用丝做茧把自己一层层包裹起来,要想重见光明,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咬破蚕茧,冲出黑暗。孤僻的她们就如同作茧自缚,高高再上。要想冲出孤独的包围,必须首先冲破自己心理织成的“茧”。大凡价值连城的文物,都以稀为贵,无论其精粗美丑。生命的价值在于不重复他人,活出一个真的自己。有个性更有价值。芸芸众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谁能禁受住浪涛的冲刷,坚持到最后,就将出局取胜。唯一或许就是第一。

建盏——陶土的魅力、窑火的艺术

在艺术的路途中,多少顶礼膜拜者,以一份怜盏惜窑的心情,将它轻捧在怀,怕雨淋着,怕风吹着,怕噪音吵着,把它看作中有灵性的至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