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科望诊特色:风池气池望诊法

 医本万利 2017-08-09
郑启仲教授从事儿科临床40余年,在诊断上特别重视望诊,尤其是对风池气池望诊进行了深入研究,成为其望诊的一大特色。
郑教授研究“风气望诊”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成为其儿科望诊的特色之一。
  • 风池气池色青

小儿风池气池出现青色,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一种异常变化,可同时出现,也可单见气池色青,常可伴见印堂色青。
1. 主惊
风池气池色青,同时伴见印堂色青者,多为小儿暴受惊恐,可见患儿惊啼不安,睡卧不宁。治宜镇惊安神,常用朱砂安神丸、远志丸等。
2. 主痛
多为木乘脾土,或脾胃中寒,可见脘腹疼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弦或沉迟等。木乘脾土者,治宜疏肝理脾,常用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等;脾胃虚寒者,治宜温中散寒止痛。常用理中汤、附子理中汤、小建中汤等。
  • 风池气池色赤

小儿风池气池出现赤色,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异常变化,特别是气池色赤尤为常见,可风池气池同时色赤,也可只见气池色赤。一般风池色赤时气池必然色赤,气池色赤时风池不一定色赤。
1. 风池气池同时红赤
赤色浓重者,为脾胃有热瘀蒸于外,可伴见口唇色赤,常见于积滞日久,化热内蕴,胃病及脾。治宜清泄脾胃之热,常用泻黄散、清胃散等;赤色浅淡者多为脾阴不足,虚热内扰,治宜养阴清热,常用张锡纯玉液汤、青蒿鳖甲汤等。
2. 气池色赤而重
为胃有蕴热,临床最为常见,为小儿积滞化热,可见患儿纳呆烦躁,大便秘结,舌红苔黄,指纹紫滞等。治宜消食化积,通腑泄热。常用保和丸、木香槟榔丸、王氏保赤丸、清胃散、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等。
  • 风池气池色紫

小儿风池气池出现紫色,紫为赤之甚,主火热之证。紫色多见于气池,风池较少见,这与阳明胃经、太阴脾经的生理关系有关。
气池色紫为胃经火热,常见于阳明燥火过盛,或胃火蕴郁日久所致,可见高热烦躁,口渴引饮,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治宜清泄阳明火热,常用白虎汤、清胃散、黄连解毒汤等。
若见气池风池同时色紫,说明胃病及脾,表里同病,治宜表里同治,用上方合泻黄散治之。
  • 风池气池色黑

小儿风池气池出现黑色,色黑兼紫者多为血瘀,治宜活血化瘀,常用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丹参饮、失笑散等;色黑而晦暗者,为脾病及肾,气血衰败,多至危候,当慎察病机,明辨病位,尽快救治。
  • 风池气池下垂

小儿风池(上眼胞)下垂不举,为脾虚气陷所致,常见于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小儿气池(下眼胞)下垂如袋,俗称“眼袋”,也为儿科所常见。小儿眼袋形成,亦脾虚气陷所致,常见于厌食、慢性腹泻、久病伤脾之患儿。治宜补脾益气,常用补中益气汤等。
若眼袋色白者,为脾胃虚寒,用补中益气汤合理中汤;若眼袋色赤者,为脾虚阴火,当用补中益气汤加黄柏;若眼袋色紫暗者,为脾虚兼血瘀,当在补中益气汤中加活血化瘀之品。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郑启仲儿科经验撷粹》,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