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小伙招揽近200名建筑讲师,靠互联网培训营收1000万!

 韵学教育 2017-08-10

这小伙招揽近200名建筑讲师,靠互联网培训营收1000万!

◆ 李纪翔在建筑学院4.0版本发布会上讲话。

文| 铅笔道 记者 石 伟

导语

在建筑行业创业,李纪翔是二进宫。之前离开该行业,是因为他作为一名建筑师,看不到未来发展的希望。

但是这次他重回建筑行业,是为了改变建筑师的现状:为了生意陪甲方应酬、接设计订单并不在乎自己是否擅长、无法积累专业知识。

2014年7月,李纪翔成立“建筑学院”。项目定位为建筑设计交易平台,一端连接建筑师,一端连接对建筑设计有需求的人或公司,平台撮合两端交易。

迫于行业客单价高、交易频次低等高壁垒,李纪翔通过整合行业资讯、举办线上培训、提供游学等服务,来积累用户、获取营收。现在,他正在撮合第一笔订单(建筑师与建筑设计院)。

截至目前,“建筑学院”已签约近200名讲师,课时累计约80万分钟,每年累计培训80万~100万人次,培训每月可营收60余万元。在App、网站、微信、微博、小程序端,平台已累计300余万用户,可覆盖全国约70%的90后建筑师。

注: 李纪翔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重回建筑行业

“你学建筑的搞外卖平台干嘛?凭什么能干得过互联网或餐饮出身的团队?”

受到投资人的质疑后,李纪翔思索接下来该往什么方向去走。当时他的第二次创业——爱后街(高校外卖平台),因为大规模扩张导致现金流管理不充分、资金链断裂而死掉。于是他前往厦门电子城寻找投资机构复盘。

这句话恰好给了他启发。建筑科班出身、曾创立过建筑设计所,他认为自己是建筑行业中少数懂互联网的人。

但由于之前的工作、创业经历,他偏偏对建筑行业充满“憎恶”。“建筑行业对年轻建筑师很不友好。”为了获取更多设计项目,建筑师需要吃饭喝酒各种应酬,接单并不在意自己是否擅长。

这小伙招揽近200名建筑讲师,靠互联网培训营收1000万!

◆ 团队在4.0发布会的照片

这意味着年轻建筑师将无法沉淀自己的技术与经验。针对这个问题,李纪翔希望构建一个平台——“建筑学院”,帮助个人建筑师对接有建筑设计有需求的人或公司(包括地产开发商、建筑设计院)。从而让在某方面有设计能力与经验的建筑师,能够专注于自己擅长的工作,比如酒店设计,并积累经验提高水平。

创业的三座大山

当实际调查后,有三个核心问题横亘在李纪翔面前:首先,建筑设计的客单价太高,低至上百万,高至上亿元,难以在互联网平台成交(每年合同额为800亿元);其次是交易频次太低,进而导致获客成本极高,“除了地产开发商等职业甲方外,大部分业主一生一般就请1~2次建筑师;再次,设计的好坏无法标准化,无人评判。

这三个问题如大山一般,看似无法逾越。但李纪翔并不信邪,“事情存在可能性”。

这小伙招揽近200名建筑讲师,靠互联网培训营收1000万!

◆ 建筑学院App中,图片建筑师味道浓郁。

他认为,当平台掌握足够多的建筑师资源和数据,可以知晓每个建筑师的作品以及擅长的方向。之后再将设计方案的业务线进行切分, 即把一套复杂的设计方案切分为总平面图、平面图以及各种细节图比如门窗大样、楼梯间大样、卫生间大样,每个环节订立标准,然后每人负责一个部分。

这个思路并非天方夜谭,而是李纪翔基于建筑设计院的现状所设计。建筑设计院接单后,一般会把复杂的建筑设计,变成一道道工序交由不同的人负责。比如新进的建筑设计师就会负责住宅楼的楼梯间大样、卫生间大样等,再由技术负责人审核把控。

只有完成建筑师的积累、拆分业务线后,“建筑学院”才能将客单价降低至1000元以下。同时因为拆分了建筑设计院的工序,李纪翔还可将建筑设计院纳入平台。后者作为需求方,可以向个人建筑师购买单个工序设计。如此一来,交易频次便可升高。

确定了整体打法,李纪翔于2014年7月拉了2个伙伴,凑了一部分钱作为启动资金,开始第三次创业。团队用一键App(一款可生成App的软件)生成建筑学院App。

这小伙招揽近200名建筑讲师,靠互联网培训营收1000万!

◆ 佛罗伦萨之行中,国家级设计大师赵元超与米兰设计周总策展人对话。

第一项工作便是获取建筑师。对此,李纪翔选择整合专业性的资讯来获客。“内容对于建筑师是刚需高频,且成本低。”于是团队开始寻求国际设计事务所与行业媒体的转载授权,以及翻译国际上最新的外文内容比如报告、设计方案等。

之所以选择转载而不是原创内容,是因为他曾测算过,转载文章的单位获客成本是原创内容获客的五分之一

但是由于建筑学院刚起步流量小,很大一部分媒体并不同意转载。李纪翔并不气馁,他开始转载经媒体同意的小部分文章。同时,他选择建筑系学生作为第一批种子用户,“受高校扩张的影响,90后的建筑师占据了建筑师的大多数”。

在通过地推获得第一批种子用户后,李纪翔接下来主要通过口碑进行App传播。“一是因为资金有限,二是市面无同类竞品,三是年轻建筑师对内容需求度高。”

项目逐渐有了起色,App的粉丝量在2015年7月涨到10万。等到流量起来,100余家国际建筑师事务所与50余家媒体向“建筑学院”敞开大门。

同期,“建筑学院”于7月获得2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由个人投资人投资。

有了资本加持,李纪翔开始扩张团队,更新App版本。与此同时,他开始摸索盈利模式,“前期为了养活团队”。

尝试变现

海外游学是李纪翔尝试的第一个盈利项目。同为建筑师,他知道建筑师有海外游学看知名建筑设计的年度规划。因此团队与旅行社合作,建筑学院负责设计路线以及提供讲师,后者负责提供出行住宿等服务。

国内线路客单价在3000~4000元,国际线路客单价在1.3万~1.4万元,李记翔知道这是一门好生意。但是没想到的是,试水的第二项盈利方式——培训,发展更为迅速。

当初考虑到主体用户为年轻建筑师,有提高能力的需求,团队在游学之后立马试水培训。与第三方合作,李纪翔邀请优质的老师、机构在自有平台传授建筑知识,授课方式包括直播、录播与面授等。

起初平台月营业额只有两三万,但随着一些网红讲师“崛起”,为平台带来了一批培训收入,“最高纪录为一节课报名1.4万人”。据李纪翔介绍,这批讲师专注于研究细分领域、或口才非常棒、或在高校有一定影响力。通过越来越来的优质老师加入,在1年半的时间内“建筑学院”的培训收入翻了25倍,为60余万元/月。

这小伙招揽近200名建筑讲师,靠互联网培训营收1000万!

◆ 佛罗伦萨之行合照

除了游学、培训外,“建筑学院”还开发了第三种营收方式——为建筑师当经纪人。凭借与国外媒体的良好关系,平台帮助建筑师把作品送外国外参赛、在媒体发布。

在赚钱养活团队的同时,李纪翔时刻记得自己的初衷——做建筑设计交易平台。但击破行业壁垒是一件难事。

为此,他开始接触建筑行业“金字塔尖”的专业人士,期望获取后者的帮助。今年6月,李纪翔邀请了1名工程院院士、6名国家级设计大师、7位设计院的院长,带着他们的22个作品去佛洛伦萨设计周展览。同时,他与团队在尝试撮合平台的第一单(建筑师与建筑设计院)。“希望通过影响和培训年轻人,重新构建未来的建筑设计市场。”

截至目前,“建筑学院”已签约近200名讲师,课时累计约80万分钟,每年累计培训80万~100万人次。在App、网站、微信、微博、小程序端,平台已累计300余万用户,可覆盖70%以上的90后建筑师。

现在,李纪翔正在筹备Pre-A轮融资。

【原标题:他招200建筑讲师至麾下 年授80万人次营收1000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