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评价午歌的小说《一生有你》?

 九峰山泉 2017-08-10


        虽然毕业很久了,去年听说午歌来附近学校做签售,很高兴地跑去了。我很幸运听到了他关于读书和写作的分享,感觉他是一个很特别的理工男。我一口气读完了他的暖床小黄书《晚安,我亲爱的人》,小蓝书《晚安,我亲爱的孤独》,也在第一时间阅读了他的新书《一生有你》,从微薄追到了豆瓣,在此谈谈对这本书的看法。

        午歌和普通的畅销书作者不太一样,他的文字虽然风趣、幽默,但骨子里却充满了对世界和众生的悲悯之情。故事既不刻意甜腻,也不专注煽情,活泼却厚重,诗意盎然的文笔让人回味悠长。他的写作特点是伏笔埋得较深,给人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之下,却满含隐喻,看似不经意的情节设置,常在峰回路转时让人眼前一亮,甚至小说中一个普通的道具、一段引用的诗歌或插曲,也都值得人好好思考和推敲。

        拿《一生有你》来说,我不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美好的青春爱情故事,只能说午歌的写法很简洁,直截了当,也干净利落。
一、先从这本书里插入的音乐说起吧:

        1.小说里第一次音乐响起来,是男主角欧洋为了吸引女同学注意,骑着自行车穿过校园去买发胶,当时校园里正放着一首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激扬的旋律和歌词,暗示出男主对未来的生活满心憧憬。在小说的最后部分,这首歌再次响起,是在宿舍众兄弟分别的前夜,当时宿舍大哥郝彬被劈腿,欧洋、孟一飞失恋,《我的未来不是梦》再次插入:

        “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 ,流着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 ,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漠 ,也不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

        同样一首歌,截取了不同部分的歌词,给人的心理冲击完全不同,众兄弟齐声合唱更增加了悲壮的分别氛围。同样一首歌,在小说开篇和末端首尾呼应,暗示了青春梦碎,未来将重新起航,意味深长。

        2.英语系跨年晚会上,礼堂突然熄灯,欧洋拿着大喇叭冲上舞台,弹唱了一首歌。当时全场漆黑,午歌却很有设计感地让欧洋弹唱了一首《闪亮的的日子》,紧接着男生点亮打火机,全场真的“闪亮”起来。欧洋机智的表现,为全场点亮了灯火,也照澈了女神方瑶的心。

“我们曾经哭泣,
也曾共同欢笑。
但愿你会记得,
永远地记着,
我们曾经拥有闪亮的日子……”

        3.校园歌手大赛上,欧洋腿部受伤,方瑶冒险营救她。此时欧洋深深地暗恋着方瑶,也深深地误会着她和董晨的感情。但这时欧洋竟然弹唱了一首《爱上你我很快乐》。歌词给人一种我心澄净,豁然开朗的感觉,足见欧洋用情至深,也体现了之前的误会在他心中微不足道。
“我只想那个告诉你,爱上你我很快乐。
就这样看着你,我永远不会转过头……”

        从最初《闪亮的日子》中婉约的表白,到《爱上你我很快乐》欧洋大胆直白的尽抒胸臆,歌词中情绪的递进,也暗喻出欧洋和方瑶情感上的升华。

        4.小说中两次出现了盲人拉二胡曲目《赛马》的情景,一次是欧洋上交了十首新歌踌躇满志地准备出版专辑。另一次是几年后,欧洋专辑终于上市,再次路过同一个地方,满心欢喜地听到同一首歌,这也是一个很有诗意地呼应的情节。《赛马》是由著名作曲家黄怀海创作的民乐金曲,乐曲表现的是内蒙古人民在传统节日“那达慕”盛会上进行赛马比赛时的背景,曲子热烈奔放,气势磅礴。“赛马”本身具有极好对生命的隐喻色彩,我记得以前看过一本书叫《人生犹如赛马》,里面有句话说得很好:人生犹如赛马,要成功就时要找到你身边最好的赛马,骑上它。反观欧洋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后来发现自己的独特地音乐创作天赋,成为知名的歌手,无疑也符合“人生如赛马”的理论。

二、接着说说午歌在《一生有你》这本小说里对诗歌的引用。
        1.小说的题记中引用了诗人鲁米的一首名句:“你生而有翼,为何愿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蝼蚁?”,开宗明义的说明了这是一本关于人生的“梦想之书”,诗的视角有种俯瞰世界、悲悯终生的姿态在里面,很符合午歌一贯的文字气质。有人说这是一本爱情小说,还有说什么表白神书啥啥的,其实我觉得那只是表面上故事的形骸而已,本质上《一生有你》是一本关于人生和梦想的书,甚至结局也不像有些读者想象的那样简单美好(后文有详述。)

        2.“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疲倦的风啊,你漂流天空,像是被世界驱逐的客人。”
这首雪莱的诗出现在众宿舍兄弟跃跃欲试地准备欢迎新一届的女同学时,大哥郝彬很不屑地拿出诗集,大声朗读。“浅水是喧哗的”无疑在暗讽众人的轻浮,“深水是沉默的”又是在标榜自己的深刻沉稳。后一句“疲倦的风……像是被世界驱逐的客人”是郝彬更加露骨的讽刺众人,自怜自爱的写照。

        这一处的引用,诗文和情节极为贴切,可是这首诗竟然午歌嫁接的作品——后一句“疲倦的风啊……”出自雪莱的另一首诗歌作品《时间的流浪者》,但似乎午歌嫁接的很好,如果你不是雪莱的忠粉,你几乎读不出任何违和的地方。如果你恰巧是雪莱死忠粉,你就会知道原诗是这样写的:
        “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饥饿和爱情统治着世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午歌巧妙的拼凑,回避了诗歌的后半段,可是,当你知道后半段诗歌后,你就会发现:原来此处是在暗示着主人公爱情的春天就要到来了。这种诗歌嫁接是不是很有趣,也很见功力?

        3.“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昏沉……多少人曾爱慕过你青春时的容颜……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岁月在脸上的皱纹。”

        方瑶首次登台亮相,背诵地就是这首叶芝的《当你老了》
        不得不说这首歌意境和《一生有你》歌词非常相似,也为欧洋多年后回想起初见方瑶的惊艳时,灵光乍现地写下《一生有你》,埋下长长的伏笔。

        4.“假若他日相逢,我将何以贺你,以眼泪,以沉默……”
        这首拜伦的名句,出现小说中方瑶借给欧洋《拜伦诗集》的扉页上,对小说大结局的暗示作用不言而喻。不过当时欧洋接过这本诗集,完全沉浸在喜悦之中,此后随着情节的推进,这首诗多次出现,在最终两人重逢的瞬间,也回光返照般有了一次闪回,前后呼应,做到了漂亮而文艺的“点睛”。

        5.方瑶在欧洋的歌词速写本上读到一首诗《雪》,是他们在那个浪漫的跨年雪夜之后,欧洋写下的。我觉得这首《雪》写得干净、美好又寓意深刻,去查了出处才知道,这首诗是午歌自己写的,是去年冬天下雪的时候,他随手发在自己微博上的一首诗。
“雪
是怎样的深情
才有这样铺天盖地的吻
这样细碎的,绵延的,却悄无声息的
他亲自为她披上头纱
在白色盛开的季节
沉静而澄明

最后,太阳升起来
嵌在晴空
他和她一起融化
明晃晃的像一场沉默的偶遇
而只有沁入泥土的水才知道,
他们曾经,真的相爱过。”

       这首诗把雪比作天空对大地绵延而无声的吻(那个雪夜欧洋确实想吻方瑶来着),把雪比作天空给大地披上的白色头纱,写得非常唯美。紧接着笔锋一转,写到雪融:“明晃晃像一场偶遇”,让人觉得心头一亮,“只有沁入泥土的水才知道,他们曾经真的相爱过。”寥寥几笔又写出了恋人之间幽微却无言、眷恋而无奈的情感,诗歌的意境和男女主角的心境及故事发展的情节十分吻合,更让人感叹又让人吃惊的是,此处插入的诗歌竟然午歌随手拎出出自己在一年前微博上发过的一首小诗。

三、接着来看小说中话剧及话剧台词的运用特色
        1.小说中共出现过三场话剧:《雷雨》、《三姐妹》、《屈原》。在公众号“午歌”的后台,我私信了编辑“为什么故事开篇用《雷雨》?”,得到的回复是:
“因为是在向周星驰的《喜剧之王》致敬,在电影《喜剧之王》里,男女主角就是在话剧《雷雨》中对戏而产生感情的,午歌实在太喜欢周星驰啦。另外,“雷雨”很有隐喻色彩,有句话说的好:青春就像一场大雨,既是感冒了,还盼着回头再再淋一次。”
收到这样的回复,让我很惊喜:作者君以话剧《雷雨》开篇,既是像偶像致敬,又是对读者的暗示,一石两鸟,充满诚意。

        2.《三姐妹》是契诃夫小说改编的名剧。其中方瑶扮演的二姐“玛莎”和军官“韦尔希宁”一见钟情,是追求自由恋爱的情侣典范,但迫于时势,玛莎不得不忍痛送别韦尔希宁走上战场。此处暗和方瑶即将送别欧洋,欧洋也将迎来人生最大的挑战。话剧的运用对小说的情节走向,有极好的暗示作用。

        3.欧洋鼓起勇气表白的那天夜里,方瑶被董晨骗到人艺看话剧《屈原》,屈原的故事家喻户晓,才华横溢而被奸人陷害,也暗合了欧洋的命运走向。
        更精彩的是午歌在这些话剧里台词的设置,很好的推动情节、隐喻故事走向、升华人物情感。
《雷雨》:
方瑶的台词:
        “我深深地相信,我将用我一生的全部来爱一个人,我的哭,我的笑,我的任性,我的温柔,我的无私,我的贪婪,我的疯狂,我的安静,我的执迷不悔,我的午夜梦回,在凡俗世间,用尽我的天真……”
这一串话剧台词简洁有力,意境逐句升华,简直堪称为“一生有你”做注的咏叹调!仔细看:《三姐妹》、《屈原》中的台词,也有这样让人惊艳的段落,余不一一。

四、再来说说书中的人物塑造与命运选择
        从定义看,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核心,是以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载体。人物站不住,再精彩的小说情节也不能算是成功的作品。《一生有你》的优点在于小说整体的情节曲折流畅,酣畅淋漓的书写,让人有种捧得起、放不下的感觉。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让读者忽略了故事的人物塑造,可仔细分析《一生有你》中的人物,性格优缺点非常鲜明,甚至人物的命运结局和性格缺陷也是相辅相成的。
        欧洋仁爱多才,却难以战胜心中的自卑。孟一飞仗义机敏,做人却浮皮潦草。郝彬看似彬彬有礼、正人君子,暗中却虚伪懦弱。王小川足智多谋,却流于油滑。马驰热衷哲学,满口的笃信诚挚,行动上却迂腐可笑。不难看出,午歌从人性“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对主要男性人物进行了预设和塑造,也揭示出“物有所长,必有所短”哲学思想。“仁、义、礼、智、信”被称为儒家的五常,对应中国传统元素的“金、木、水、火、土”,这样生克制化有情有序的人物性格,在五个人物集体出场的“群戏”部分,必然会擦出火花。小说中,五个兄弟的集体对话,常常被写得活色生香、异彩纷呈。
        董晨、武雄健这样的反派人物,戏份不多,但也能跃然纸上。董晨每次在小说中出场,都给人一种富有才华、攻于城府的奸诈之相。武雄健名字极为阳刚,行为却十分娘炮,善于媚上欺下,他对欧洋从轻视、刻薄,到接受、同情,最终崇敬不已的转变,既从侧面很好反映出男主人物成长,又让读者对现世小人物的转变感到人间情味的温暖。

        《一生有你》中的三位女性角色,代表着水木大学女生的三个层次。方瑶是天生惹人爱怜的女神,是天上人物;张蕾是中间层,是女汉子;黄金凤是学校最平淡无奇的女性角色,也最包容。整个故事,方瑶和欧洋的爱情纵然光滑剔透,让人羡慕不已。但最能打动我的却是蕾蕾和孟一飞的爱情。他们的戏份不多,每次出场必然集中火力,火花四溢。从校园的偶遇,到翻墙出逃,再到最后的办公室“照片”事件,笑中带泪的对话,前一秒还针锋相对,后一妙便芳心暗许,接地气的爱情,历久弥坚的初心,最让人动容。

五、最后,我想来谈一谈我对《一生有你》结局的一点看法。
        有的朋友说,小说结局很圆满,午歌在结尾处暗示了男女主角他日重逢之后,终于走在了一起,证据是:
欧洋掏出手机,打开微信,轻声说道:“不用来接我,在家好好画画吧,我很快就到北京。”
你可以认为因为方瑶爱画画,所以欧洋在微信里说到的那句“你在家里画画”,是说给方瑶的的。但这不是终极证据,甚至不能作为明确证据,证明“欧方”恋功德圆满。小说结尾是开放性的,甚至可以说,午歌给出的结局是不圆满却圆融的。这也是我认为这本书最有魅力的地方。

        1.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欧洋写给方瑶的表白文字:
        “我有两次生命,一次是出生,一次是遇见你。我爱这世界,因为我爱你。”
        这段话选自卢庚戌的原创歌曲《墓志铭》,大意是说,女孩离开了男孩,男孩的第二次生命没有了,这首歌便成了“墓志铭”。
我认为午歌在这里引用《墓志铭》的歌词作为欧洋对方瑶的表白,是有暗喻意味的,是暗指欧方恋终将要在未来走向尽头。

        2.以拜伦的诗歌结题“假若他日相逢,以眼泪,以沉默”,也能看出,作者也只是深情地暗示了两人日后重逢而已。

        3.当小说中的我,反复追问欧洋和方瑶最终的结局时。欧洋也只是说:“也许重逢是人生最大的美好吧。”此前,欧洋已经真诚而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的爱情与梦想往事,为什么在此时没有直说“我们在一起了”,而只是提及了“重逢”?

        4.所以最有可能的结局是:欧洋和方瑶只是水木大学百年校庆上重逢。欧洋的太太也爱画画,但那她并不是方瑶。或者说得再深情一点,因为欧洋爱方瑶,所以他最终选择太太时,也找了一个同样爱画画的人。但不管结局如何,这样开放式的收尾不但为小说加分,也增添了读者的无限遐思。我感觉到了午歌在写作上的诚意,他始终为读者考虑了很多,他没有明确地给出答案,却让每个人都触摸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美好。

        “飞机呼啸着冲上天空。东方已微微发亮,朝霞如藤蔓般生长在云天深处,顷刻间灿若烟花。”

        小说的结尾着实写得漂亮而温暖,让人有种被朝阳拥抱的冲动。读完《一生有你》一周后,我看到“十点读书”对午歌新书的专访,他在采访稿的最后写到,自己很喜欢莱昂纳多·科恩的一句诗:“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原来《一生有你》是一部写给裂痕、写给遗憾的书,故事的结局已然不重要,而我们每个人,终将朝着云天深处的光芒,冲上云霄。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也许并不成熟,愿以此献给容易被读者忽略的午歌和这本《一生有你》。

版权归Dii所有,我只是搬运工~


宁波图书馆《天一讲堂》2017-07-01 午歌主讲
 
 



 2
《每个优秀的人都有段孤独时光——漫谈青春与梦想》
信息来源:宁波市图书馆 作者:应珂/文 张紫艺/摄 发布日期:2017-07-06 浏览次数:52


  午歌,作家,机械高级工程师、“花点时间”数据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超级畅销书《晚安,我亲爱的人》《晚安,我亲爱的孤独》作者,在各个领域之间自由切换,游刃有余。作为畅销书作家,他的文字飞扬恣肆,荷尔蒙四溢,内里却又深情坚贞、单纯干净。笔下的故事元气淋漓、三分搞笑三分毒舌一分无厘头,最终却归结于满满的感动,因此也被称为“文学界的周星驰”。

  孤独的时光

  每个优秀的人都有段孤独的时光。这段孤独的时光最大的作用就是用心发现自己的真爱,你真的爱什么,投入精力,由此才会成为一个在这方面优秀的人。午歌老师和听众们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经历,从小热爱写作,参加了作文比赛,发表诗歌、散文。机缘巧合下还接触了民事诉讼书,在他人沉浸于动画片的年纪,午歌老师就从诉讼书中看到了众多的悲欢离合,使其对感情的看法也萌生了自己的理解。少年时期,坚持拟写诉讼书的经验,也是人生中一段难得的积累,回头再看,给了午歌老师认识不同人生、情感的机会。因喜欢文科,午歌老师还提及自己曾想报考文史专业,但接受了母亲的建议,选择了理工科,从文科生变成了理科生。结合自身的经历,他建议听众,孩子在中学后,心智已成熟的情况下,应该尊重子女自己的选择,走哪条路,按照孩子自己的规划来执行。高考时,午歌老师因平时的积累发挥出了作用,取得了不错的语文成绩,然而其它的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四课的成绩相对均衡。备考法硕的心得,到最后读了理工专业的硕士。从业进入研究院,完成一次难忘的海上实验作业,将心得感悟化为笔头动力,着笔写作生活。文字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在豆瓣发表个人的文章为起点,午歌老师和听众分享了他一步步的写作心路历程。改编文章,创造剧本。随着《晚安 我亲爱的人》出版,《世界上一切都是胖子》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午歌老师接到了水木清华组合的主唱卢庚戌老师的电话邀请,与其分享青春经历。他向听众们一一讲述回忆了大学的青春时光、音乐生活、感情经历。不能忽略真爱的力量,即使个人选择回避此事,但遭遇重大选择时,平时的积累能够发挥出作用。真爱的力量是很伟大的,会赋予人无穷的动力。

  青春和梦想

  回顾人生经历,午歌老师坦言自己并非算得上是优秀的人,但是的确是在人生路上,通过孤独的奋斗,受益匪浅。就像其刚来到宁波的时候,因为一场爱情而来,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同学,在这个城市像是一个三无产品,确实是一个很孤独的状态,但是这个孤独的状态用来读书、用来写作、用来思考人生,这就会变成一个非常积极的状态。人生很难言断言判断事情的好坏,就像塞翁失马的故事一样,永远不知道现在过得好还是不好。好的故事它本身就在的,并不是人把它创作出来的。当这个故事从脑边划过的时候,就像蝴蝶从你的眼前身边飞过,就像闪电从你的耳边响过的时候,人应该有美丽的嗅觉抓住它,灵感的积累在于平时的日常。“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认为一个好的作家,不但是应该有写作的灵感,或者说文笔上的卓越,更多的是他对世事洞明之后的一种觉察、觉悟,是对人情练达之后的一种总结,光有灵感是不够的,还要对社会有自我的体悟。不把读书作为人生的一种标榜,要把读书作为一种自己自发的一种习惯,在读书种收获知识、获得乐趣、引发思考,把读书作为像日常生活,融入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行为,这才是读书本来的意义。

  如果不知道青春该如何度过,如果现在正处在人生的一段孤独时光,或者说一个迷盲期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知道自己的真爱是什么。在孤独中为了梦想和真爱去奋斗,回顾故事发现其实人生如此,只有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并为之奋斗。这段时光才会变得非常有意义,充满力量,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

  演讲之后,午歌老师与现场听众进行了交流互动,气氛活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